大咖点评|朱骏: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摄影爱好者?

发布时间:2025-09-05 06:52

一点胶卷:复古摄影爱好者的交流平台 #生活知识# #摄影技巧# #摄影学习平台#

人民摄影新媒体特别推出

任何一个有深度有高度有热度的评述都会启发他人,铭记于心,特约各路摄影大咖为摄影爱好者的作品指点江山,极度发酵和放大摄影作品的同时达到相互交流,提高境界,抛砖引玉,增加看点。

《初秋的雨》 摄影:杨光(河南漯河)

评析:生活,就是不容易的,瓢泼的大雨中,他要奔向一个怎样的未来?摄影师的技术都运用到位了,留给我们的就是一个普世的同理心。

《牵手留恒》 摄影:李荣伟(四川成都)

评析:机位高度恰到好处,既展示了大桥的结构,又交代了周围的环境;新人、工人,身份要素齐全。可遗憾之处就在此,除了信息的图解,看不到婚礼现场更重要的人的情绪和情感,就是一场秀,不动人。摄影传递感受比展示摄影师技术水平更重要。

《夏日老街》 摄影:张晓(四川广安)

评析:上个世纪的老屋、上个世纪的着装,以及上个世纪的生活方式,突然被一个玩平衡车的小孩打破了。摄影师厉害啊,他把这个小屁孩放在最不起眼的角落里,通过内容元素的变化、动静节奏的变化、明暗光影的变化、冷暖色调的变化,依然让他成了主角。

《临别留影》 摄影:刘心中(山东菏泽)

评析:现在送孩子当兵的离别场景没以前那么依依不舍了,都看不到家长哭,可是为什么一定要哭呢?来个合影,高高兴兴入伍,平平安安回家,多好!

《童车上的“宝贝”》 摄影:杨军(北京)

评析:时代发展变化都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的生活瞬间体现的,狗从家畜成为宠物也是近几年才普遍出现的。摄影师对时代的观察从具体的现象入手,值得称赞。但同时,我们应该利用精湛的摄影技法更精准地把握瞬间,尽量不要通过加暗角来突出主体。

《关爱》 摄影:芦延华(河北邯郸)

评析:聪明的摄影师让照片替自己说话,这个社会的爱在简单的人物关系间,通过两把小小的伞交代得清清楚楚。我不忍挑这张照片的刺,生怕破坏了你观看这张照片时的心情。

《童年时光》 摄影:王俊华(辽宁沈阳)

评析:这些蹦蹦跳跳的孩子们,多么无忧无虑,等他们再蹦高一点,拍得再清楚一点,我想看到每一个孩子在运动中快乐的表情。

《海岛晨光》 摄影:杨跃新(广东揭阳)

评析:这个瞬间满足了我们对大海诗意般的想象、对清晨文学性的表达,它是普遍意义的美,但看不到摄影师的想法。我选这张照片不是因为它足够好,而是给出一个案例,在此刻,我更想感知摄影师的知识、观察,和他想说的话。

《耐心解说》 摄影:宋文勇(山东济南)

评析:肢体语言传递细微文明,在一旁的摄影师敏锐地抓住了这个细节,好的细节胜过千言万语,你发现了吗?构图再耐心点,是不是会更好呢?

本期大咖

朱骏

嘉兴日报摄影记者,浙江省常山县摄影家协会副主席,青年纪实摄影师联盟“拾城”轮值主席。作品曾获得中国新闻奖,2019年、2020年连续两年在人民摄影“金镜头”新闻摄影作品评选中获奖。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摄影爱好者?

我们许多刚刚接触摄影不久的朋友们常常以“摄影爱好者”自居,有的拍了几十年的老摄影师也喜欢自称“爱好者”,极力和“摄影家”划清界限,有时是谦虚,有时也是不自信。其实“摄影爱好者”也是水平参差不齐的,学习能力强弱直接就决定了各自的差距。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摄影爱好者,拿我自己的经历举例,和大家谈谈心得。

读图

上个月,单位的摄影兴趣小组去采风,有位“爱好者”提问:我每次出门拍照,总不知拍些什么,到了现场无从下手,这个要怎么办?

这个问题我认为是照片的阅读量不够,以及看完作品没有做有效的整理,便不可能转换成自己脑海中的素材积累。

学习摄影之初,我就养成了每天留出固定时间专门上网看国内外摄影作品的习惯,看到好的作品就顺手下载存档,作为自己的学习资料。下载是第一步,分类才是更重要的一步。我会按照题材、视觉技巧、镜头焦段的不同做非常具体的分类,同类的就放到一个文件夹里。例如,不同的摄影师是如何拍摄春运、留守儿童、老龄化、高考等题材,我也会根据我近期想关注的选题专门去找相关的作品来看然后存档;例如保存利用剪影这种手法拍摄的不同作品,研究什么环境下适合利用这样的拍摄手法;再例如别人是如何用广角镜头拍摄照片的,又有哪些瞬间用70-200mm的镜头拍摄,甚至什么情况下用了大光圈、什么时候要收小光圈。对这些好作品的下载和分类让我脑海中积累了大量的拍摄素材,掌握了不同题材不同的切入方式,熟悉了摄影技法的合理利用。

再后来,我还经营了各种自媒体号,自己做每周国内优秀新闻照片精选,从各种网站发布的作品中选图、写点评。用这样的方式,锻炼读图能力,将别人的优点为我所用。

参赛

参加比赛是很多摄影爱好者参与摄影的重要方式之一,许多人成了“发烧友”往往就是最初的那么一两次摄影比赛有所斩获,受到了极大的鼓舞,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当下,摄影圈内影展影赛众多,一派繁荣、遍地开花。如何甄别展赛的专业性和含金量其实也是每位爱好者应该提前做的一门功课。然后根据自己之所长,选择合适自己的比赛。同时我们也要摆正心态,摄影评选本身就是一个关于美学上主观的东西,获奖与否并不能证明一切,胜不骄、败不馁,仔细分析每次成败的原因,同时虚心向获奖作品学习,总结经验,久而久之,提高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千万不要以比赛作为自己创作的出发点,哪里有比赛就去哪里拍,需要哪类照片就拍哪个主题,功利心爆棚,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任何题材都是蜻蜓点水、泛泛而拍,最终忘记了初心,迷失了方向。术业有专攻,于摄影而言也是如此。瞄准方向,坚持不懈,必有所获。

看书

看书是许多摄影爱好者的习惯,但好多人仅限于翻翻摄影画册,过过眼瘾,如果读点理论性的文字就失去了耐心,甚至只是买了一堆书但都放在柜子里,很少打开,这就成了对物的占有,斩断了书和自己的深度联系,也失去了进一步提高的机会。

杭州有位摄影好友葛亚琪在闹市区买了一间小房子,房号“1908”,他把这间小屋变成自己的摄影书图书馆。书放在书架上没有人看就是一堆纸,他不甘心,就又把它变成一个阅览室,取名“1908阅览室”。阅览室定期举办读书会,每次都精心设置主题,网上招募读者,主人做一些导读,大家坐在一起静静翻阅,轻声交流,慢慢成了一个有活力的空间,书就成了摄影爱好者的链接物,催化了不同的思维方式,触发了不同的创作灵感。

这几年,我自己也开始看越来越多的书。除了摄影书,我更多看的是历史、人物传记和社会科学之类的书,这些阅读往往都围绕我正在进行的创作展开,阅读帮我养成了带着问题去创作的工作习惯,作品慢慢和社会有了更紧密的联系,也带给阅读我作品的人更多思考。这种循环和互动,让我觉得摄影越来越有意思,解答了许多困扰我的问题。

摄影的成长离不开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对兴趣的持续守护,不管用什么方式,只要我们一直在进步,就不辜负“爱好”一场。

统筹 侯思远 | 编辑 杨凯凌 | 美编 盛璐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网址:大咖点评|朱骏: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摄影爱好者? https://klqsh.com/news/view/217565

相关内容

一个摄影爱好者眼中的“仙居新八景”
优秀影评剧评书评
如何评价宫崎骏的电影
摄影爱好者的最佳礼物
如何成为优秀的综艺节目剪辑师?
【旅游摄影】如何拍出好照片?来自摄影大师的44个建议
如何培养领导力,成为职场中的优秀领导者
《如何写影评》:一本影评写作指南
“蓝眼泪”摄影摄像展开幕 光影艺术点亮文旅名片
最爱摄影,分享摄影爱好者的拍摄技巧和经验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