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怎么都写不出的《蕾丝花边》,正是周华健的坚持和拒绝

发布时间:2025-09-07 09:02

不要怕拒绝,坚持自己的底线 #生活常识# #购物消费技巧# #家居装修砍价#

之前,看到周华健的新歌《蕾丝花边》预热时,其实非常好奇这首歌曲他会写什么?唱什么?直到完整听完这首作品,才发现这首歌曲想要表达的主题,以及它所体现的形式,都超过了一般人预想的边界。简单来讲,就是你怎么都想不到这首歌曲会以这样一种形式表达。

而这次因为《蕾丝花边》这首独特的新歌,我觉得也是一个重新了解经典印象之外的那个周华健,以及借周华健来谈一谈关于这个时代和音乐表达的有关命题。

先简单概括一下,《蕾丝花边》是一首处处有新鲜感的作品,从结构到音乐走向再到表达内容,都非常与众不同。

从结构上来讲,这是一首独白+歌曲的作品,而且独白的主体,也是周华健的母语:广东话。而就像周华健在谈及这首作品时自己所说的那样,这肯定不是一首适合卡拉OK的歌曲,因为它本身就不是一首以旋律为主导,让人可以快速记住并不断跟唱的作品。

《蕾丝花边》里的独白,来自于词作者娃娃之前写的散文,周华健也把它亲切地称为“少女文学”。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一次周华健其实是通过独白的语调和歌唱的语调,再加上独白语调里粤语和国语的交替,从而形成一种非常独特的韵律型文本,将原本二维的书面文字,变为三维立体的新载体。

也可以说周华健是用一种很音乐、但却不是工业模式化的音乐表达,重新解构了娃娃的文字,从而形成一个全新的“立体音符工程”,这和以前为旋律填词,或者为歌词谱写旋律的常用创作形态,可以说大相径庭、截然不同。

但《蕾丝花边》从创作上虽然极其艺术性,但又有一个好的艺术作品,应该有的共情和共鸣点,那就是看似抽象实则却可以延伸意象,让更多人能够感知到作品的内核点,而不是面对过于高大上的艺术作品所面临的那种疏离感。

从创作意图来讲,周华健想要表达的就是一次偶然的邂逅,发现人群里有一个似曾相识的朋友,并且因为这个人而激活了某些记忆,展开了某些联想。比如他是谁的男朋友,他这些年过得怎么样,以至于延伸到人生聚合离散、更替重叠,因此想到那些走散的人、消失的人、不知去向的人,你的记忆和联想因此也会“越走越远”,远到像人生一样宽阔辽远、无边无际,歌曲因此也有了某种生命的浩瀚。

当然,类似的主题可能有人也想到过,或者也曾经创作过近似的一些作品,但《蕾丝花边》这首歌曲的高级之处,就是周华健很好地运用了“蕾丝花边”这个意象,并将其聚焦定格。

作品里的那些聚合离散、似曾相识,都被冠以“蕾丝花边”的意象,你说这两者之间有具象的关联吗?当然没有。但这恰恰就是艺术作品意在言外的高级之处,艺术创作并不是一就是一地平白,它有时候会跳跃,有时候需要想象,一个简单的“蕾丝花边”印象,看来和作品文本的输出和走向,没有关系,但你有时候不得不承认,就在你的生命里,也同样有一些无法被平替和取代的关联。

比如看到一只鞋子突然想到了毕业,看到一支铅笔突然想到了飞行,有些事情说起来没有道理和逻辑,但它作为事实本身却又实实在在的成立,而艺术创作的魅力之一,就是能将这种在循规蹈矩者看来莫名其妙的联想,最终化为朦胧抽象的美,并且能够让人共鸣与共情,从而触发自我的记忆与联想。

或者,以后再说到“蕾丝花边”这个词,很多人就会因为周华健的这首作品,在第一时间想到了重逢、邂逅、老友等等意象,“蕾丝花边”也成为一种抽象却极具艺术的指代,指代那些美好的重逢、人生的无常、生命的玄妙,等等等等。

除了音乐的文本结构,周华健作为演绎者的处理细节也非常好。虽然早就知道周华健是从中国香港到台湾地区发展的歌手,他也曾经推出过多张粤语专辑,但我还是第一次在一首作品里,听到周华健如此多的粤语独白。粤语本身的韵律,加上周华健如今的中年磁性嗓音,两者相得益彰,既厚重又有故事感,像是多年老友的倾诉,也像是午夜电台DJ的旁白,入味且充满韵味。

而恰到好处的旋律及吟唱穿插,既像情绪的延伸,也像是一种不同形态的对话,文字够不到的边界,用音符的延伸和转化,从而拓展了空间维度。两者的反复交替使用,也让人的情绪在这些醇厚的声线、敏感的文字和悦耳的旋律中,形成一种声音的交响,也成就了作品的“立体音符工程”。

这里的建议是——听周华健的《蕾丝花边》,你一定要至少留出绝对的五分钟。在这五分钟里,你不要切歌,不要刷手机,不要拉快进条,而是从一开始就完全进入到这首作品里,沿着这首歌曲的“皮肤纹理”,一直走下去、一直陷进去,充分汲取每一个字、每一个音的养分,让听歌重新回到听歌,让音乐重新回归音乐。

之所以这么说,也是让我想到,在这个一切都被数据化的流量时代,甚至一首歌曲也被切割成不同的段落,以至于最后被简化成15秒到30秒的短视频型音乐,才能更好地被传播,被更多人通过感官而草草接收。

而周华健的这首《蕾丝花边》,无疑是流量时代的反义词,或者说是对这个时代的反向奔赴,奔赴到音乐最初的源头。所以,这首歌的结构和设计,从一开始就没有任何可以切割的点,它没有你们需要的洗脑Hook,它就是一个连贯的文本、完整的整体,它就是一首歌、一首完整的歌,从任何地方截取都会让这首歌不再成为歌。

几分钟的时间很长吗?其实真的不长。而像《蕾丝花边》这样五分钟的歌曲,实际上却可以换来无限的回味和联想,甚至完成听者与歌者的灵魂共振,以至于一些脑海里的延伸共创,作品因此也不再仅仅只是洗脑旋律的感官刺激,而成为一种无形的滋润。

即使15秒的神曲,是这个时代的潮流,其中可能也不乏有抓耳的美妙旋律,但你同样可以有坚持和拒绝的勇气。坚持你更为沉浸式的聆听需求,拒绝数据整合的AI作品,让音乐跳过音符、节奏与耳朵的邂逅,而是回到创作者和聆听者灵魂共振的角度。

其实,这次周华健推出这首《蕾丝花边》,我丝毫不觉得意外。毕竟,从2011年的《花旦》开始,再到之后的《江湖》、《赛貂蝉》、《水浒三部曲》和《少年》等专辑,周华健早就将民歌、侠义、舞台剧、乐府等等多元的内容,不断融合到自己的音乐体系里,从而形成古典与现代、传统与潮流,甚至于不同维度的经典与时尚之间的多元交错融合。

“有没有一首歌能让你想起周华健”,我想每个华人心中可能都会有一首、两首、三首,甚至很多首周华健,这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花心》、《爱相随》、《让我欢喜让我忧》、《风雨无阻》、《朋友》等等经典。但在这些大经典的背后,同样还有一个可能不为更多人所知的周华健,他们是《江湖》、《赛貂蝉》、《水浒三部曲》和《少年》等专辑里的周华健,其实也是更早在《摆渡人的歌》、《寡妇村传奇》等唯美的艺术型作品里,就已经露出创作野心端倪的艺术家周华健。

这次听《蕾丝花边》这首歌曲的同时,也看了周华健在视频里对作品的一些解读,其中背后硕大的“滚石唱片”Logo,也让我想到作为1986年就加入“滚石唱片”的周华健,此后也开始了他和“滚石唱片”这个华语乐坛历史上最具人文属性音乐厂牌长达近四十年的合作,所以他的作品一直在传唱之外,一直有着人文烙印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除此之外,也不能忘了当年的周华健,曾经就是民歌餐厅诸多驻唱歌手中的一员,是民歌运动的经历者和参与者,所以不管外在的音乐风格如何转换,包括这次新歌《蕾丝花边》在内的许多作品,周华健其实始终保留着一种内敛、人文和自省的创作及表达,并且在经历四十多年的音乐生涯锤炼后,通过底色的坚持和持续的创新,成就了《蕾丝花边》这样一首新意十足又充满底蕴的作品。

举报/反馈

网址:AI怎么都写不出的《蕾丝花边》,正是周华健的坚持和拒绝 https://klqsh.com/news/view/223685

相关内容

AI无法完成的《蕾丝花边》,正因周华健的坚持与拒绝
[流言板]歌手周华健时隔六年制作新歌《蕾丝花边》今日已上线
写作妙招丨怎么让孩子坚持写日记?(附范文)
写日记好处那么多,该怎么让孩子坚持呢?
日记好处多!怎样让孩子坚持写?(附范文)
秋日复古风穿搭指南:蕾丝花边连衣裙的百变魅力
多次订购的流苏花边“缩水”,买家拒绝交付货款获法院支持
快乐教育绝不是拒绝“辛苦”,而是拒绝“痛苦”!
什么才是真正的自律?成年人的顶级自律,是坚持做好这4件事
真正厉害的女生,都是怎么过周末的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