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文化讲座
历史文化讲座:博物馆讲解,古建筑讲座 #生活乐趣# #生活分享# #旅行生活体验# #文化旅游推荐#
内容简介 · · · · · ·
中国人建屋为什么要建成那么有别于其他国家的形式?屋顶上为什么有曲线?为什么那么五颜六色?为什么用木材而不用砖石这些都是独特的价值观与行为模式所造成的。建筑是文化的产物,一个民族的文化最具体的表现就是建筑。
作者在书中讲述了中国建筑在本质上是一种人生的建筑,反映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的思想与生活,比如知识分子怎样求得心灵的安顿,统治者怎样展示权力的象征,殷商巨贾如何追求生活的逸乐,凡此种种,都能表现在简单而几近原始的空间架构上;建筑是技术、艺术与人生的综合,它不但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技术与科学水准,那个时代的精神,当时的审美观念,而且忠实地记录了当时人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中国人从来没有刻意地要改造建筑,造成式样的改变,却也不受建筑传统的过分约束,常适度地予以修改中国文化在这方面一直保有原始的、纯朴的精神,把建筑看成一种工具,一种象征。
这不是一部中国建筑史,作...
(展开全部)
中国人建屋为什么要建成那么有别于其他国家的形式?屋顶上为什么有曲线?为什么那么五颜六色?为什么用木材而不用砖石这些都是独特的价值观与行为模式所造成的。建筑是文化的产物,一个民族的文化最具体的表现就是建筑。
作者在书中讲述了中国建筑在本质上是一种人生的建筑,反映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的思想与生活,比如知识分子怎样求得心灵的安顿,统治者怎样展示权力的象征,殷商巨贾如何追求生活的逸乐,凡此种种,都能表现在简单而几近原始的空间架构上;建筑是技术、艺术与人生的综合,它不但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技术与科学水准,那个时代的精神,当时的审美观念,而且忠实地记录了当时人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中国人从来没有刻意地要改造建筑,造成式样的改变,却也不受建筑传统的过分约束,常适度地予以修改中国文化在这方面一直保有原始的、纯朴的精神,把建筑看成一种工具,一种象征。
这不是一部中国建筑史,作者的用意也不在于写一部中国建筑史,而是从文化的角度切入,对中国建筑进行深度省思。 作者根据多年来对中国建筑梳理、研究的成果,给予文化上的诠释。通过对中国文化特质的了解,更深刻地认识中国的建筑,更生动地欣赏中国建筑空间中包容的生活。从建筑与文化的交互对照中,把握中国建筑的意义与价值。
中国建筑文化讲座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汉宝德,台湾建筑学者。1934年出生于中国山东日照,1960年-1970年曾任台湾东海大学建筑系的系主任。
经历:
台南工学院建筑系;
美国耶鲁大学建筑学硕士;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艺术硕士;
东海大学建筑系主任;
中兴大学工学院院长;
自然科学博物馆筹备处主任及第一任馆长;
台南艺术学院筹备处主任及创校校长兼博物馆学研究所所长;
台湾宗教博物馆馆长。
主要著作:
《建筑的精神向度》;
《透视建筑》;
《细说建筑》艺术与生活丛书。
《建筑与文化近思录》;
《不耐平凡》;
《博物馆管理》;
《博物馆展示规划》;
《汉宝德谈美》;
《筑人间、汉宝德回忆录》;
《斗拱的起源》;
《明清建筑二论》。
目录 · · · · · ·
序
第一编 中国的建筑与文化
第一讲 建筑文化的基础
建筑与文化的关系
包装的原始文化
生命的建筑
· · · · · · (更多)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我国的建筑也可说是人本的建筑,但是这种精神只是因为我们的文化是现世的,未受宗教牵制的,因此产生的建筑不具有神权的严厉与威仪而已。它是没有思想基础的,所以无法与欧洲各人文主义建筑相提并论。 中国建筑是以人为主的,是没有理论的人本建筑。简单地说,中国文化在这方面一直保有其原始的、淳朴的精神,把建筑看成一种工具,一种象征。 对于中国人而言,一座古老建筑的倾圮是天经地义的。……所以古老建筑的保存对中国人而言,是陌生的观念。 (查看原文) 由于家族的本质是以族内的独立与完整为最高原则,其空间的图式是向心的,不希望受到外界的干扰,也不希望干扰他人。 由于院落的形成,我国传统士人在行为上更趋于内省,所以正心诚意的修养过程与安静的院内空间构成不可分割的关系。反映在汉代的画像砖上的住宅空间,已可看出院落即天地的生活观念。 家族主义在建筑上的另一个决定性特色是生物性。指的是有机的多变的本质。 (查看原文)>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中学图书馆文库(共58册), 这套丛书还有 《国学常识》《汉字王国》《三国史话》《傅雷书信选》《谈美》 等 。
喜欢读"中国建筑文化讲座"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3.99元

12.99元

1.99元
喜欢读"中国建筑文化讲座"的人也喜欢 · · · · · ·
我要写书评中国建筑文化讲座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2 条 )

摘抄_中国建筑文化讲座
《中国建筑文化讲座》 汉宝德 生活 读书 新知 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3044-3 也许建筑根本就不是一门学问,而是一个思想的范畴。 ……我发现理性并不能解决沟通的问题。 在民族学中,文化的定义较接近民俗文化,把文化看作生活的方式。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生活方式,其中... (展开)

建筑的文化解释
“建筑是文化的产物,一个民族的文化最具体的表现就是建筑”,因此不通过建筑就无法真正欣赏一个民族的文化(《中国建筑文化讲座》,汉宝德著,三联书店,2008年11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说来惭愧,我对建筑一窍不通,所以按照汉先生的说法,笔者对自己民族的文化了解得并不全... (展开)

建筑与人生
依作者所讲,此书的目的是对中国建筑予以文化上的诠释,也从中国文化的特质出发,更深刻地认识中国建筑。总的来说,中国建筑是一种“人生的建筑”,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中国人具有现世主义的生活态度,宗教意识较弱,缺乏纪念性艺术,因此建筑在文化上的象征地位不能与西方... (展开)

文化和建筑间的推演解释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面对着那些纹理天成的原木,尚未启封的漆料,冷硬崭新的砖瓦,我们总要好奇它们是怎样构建成为栖身的寒屋,庄严的宗祠,高大的朝堂,怎样的组合使一切具有了生命。 一 包装的原始文化 作者阐述所谓的原始文化,就是“在原始时代以本... (展开)

读《中国建筑文化讲座》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中国建筑文化讲座》由台湾省的建筑学家汉宝德先生所撰,三联书店于2006年出版了简体字版,并在2008年将其收入“中学图书馆文库”中再版。这本小册子共两编:第一编《中国建筑文化讲座》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汉先生的五篇讲稿的基础上整理的,第二编《认识中国建筑》包括他写的... (展开)

为什么我们的建筑越建越丑
出差数天,村里丑陋的钢筋水泥瓷砖房又疯长了几栋。归家几天,一路上见到的村庄县城的丑丑的房子同样让我抓狂。在城市为了出租赚钱建这种拥挤封闭的房子还有个说得出口的原因,在群山环绕的优美环境中同样建这种密闭高耸的房子,用密密麻麻的不锈钢窗网阻断和自然的交流,就真... (展开)
> 更多书评 22篇
按有用程度 按页码先后 最新笔记论坛 · · · · · ·
求《建筑与文化》2009年第1期 来自在水一方 2012-08-09 11:28:19 刚买来看 来自减法菠萝 2009-03-16 11:08:53网址:中国建筑文化讲座 https://klqsh.com/news/view/225948
相关内容
建筑城规学院开展大师引领专家讲座“建筑形式的乐趣:探索美国建筑”讲解建筑风水
从一颗咖啡豆到一座建筑:咖啡文化的多元呈现
带上文化去旅游 西图带您了解中轴线上的建筑及匾额
“感受中国历史文化的魅力与活力”(外国友人镜头里的中国古建筑)
新时代的企业社会责任:普及中国古建筑文化
历史建筑的文化内涵解读.docx
《建筑与风水文化鉴赏》教学大纲
济南古建筑与文化体验之旅:从非遗技艺到红色记忆
古建筑美学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江易奇门遁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