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日报

发布时间:2025-09-08 12:34

观察食品上是否有农药残留检测报告。 #生活知识# #生活小知识# #环保生活窍门# #有机食品选购#

  标题导航 · 以高质效检察履职服务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 开垦林地种植农作物是否构成非法占用农用地罪?
· 聚焦高标准管理强化行政检察高质效履职
· 深化协同协作 促进黄河上游生态保护
开垦林地种植农作物是否构成非法占用农用地罪?

  咨询类别:普通犯罪检察

  咨询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42条第1款规定,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占用耕地、林地等农用地,改变被占用土地用途,数量较大,造成耕地、林地等农用地大量毁坏的,是非法占用农用地罪。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2008年联合印发的《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第67条第3款规定,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占用林地,改变被占用林地用途,在非法占用的林地上实施建窑、建坟、建房、挖沙、采石、采矿、取土、种植农作物、堆放或者排泄废弃物等行为或者进行其他非林业生产、建设,造成林地的原有植被或者林业种植条件严重毁坏或者严重污染,被毁坏林地数量达到相应规定的,属于“造成林地大量毁坏”。2023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关于审理破坏森林资源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中,关于造成林地“毁坏”和“大量毁坏”的情形中不包括“种植农作物”的情形,那么,是否可以理解为擅自改变集体林地用途,种植农作物的行为不构成非法占用农用地罪?(咨询人:四川省第二地区人民检察院 李焰梅)

  答疑人黄明雪(四川省人民检察院):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擅自改变集体林地用途、种植农作物的行为不构成非法占用农用地罪。非法占用农用地罪的入罪要素包括三点:一是“违反土地管理法规”;二是“非法占用耕地、林地等农用地”并“改变土地用途”;三是“占用农用地数量较大”且“造成耕地、林地等农用地大量毁坏”。同时符合上述条件的行为,构成非法占用农用地罪。

  在认定“造成林地毁坏”的问题上,最高法2005年出台的《关于审理破坏林地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下称2005年《解释》)与最高检、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的规定,在表述上完全一致。这些法律文件都是依据当时的森林法制定的。

  2019年,国家对森林法进行了修订,相应地,司法解释也需要作出相应调整。最高法研究室有关负责同志在《〈关于审理破坏森林资源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理解与适用》一文中提及,2019年森林法的全面修订是制定2023年最高法《关于审理破坏森林资源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下称2023年《解释》)的重要考量。

  在禁止毁林开垦的问题上,修订后的森林法立场没有变化。相较于2005年《解释》,2023年《解释》在规定“造成林地毁坏”的具体情形时,没有明确列举“种植农作物”的行为。但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解释》第1条第1款第三项已明确将在林地上“进行非林业生产”纳入规制范畴。2023年8月,最高法公布2023年《解释》的同时,还发布了依法惩治破坏森林资源犯罪典型案例。其中“于某鹏等非法占用农用地案”显示,被告人使用挖掘机清理林地内的树根、石块后,在林地上种植人参,造成林地原有植被严重毁损。法院审理认为于某鹏等人的行为构成非法占用农用地罪,对其判处了刑罚。该案是在林地上实施种植行为(人参种植属农业生产范畴)仍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典型例证。

网址:检察日报 https://klqsh.com/news/view/226845

相关内容

顺德检察院
佛山市人民检察院
为心灵“减压”,为检察“蓄力”——太子河区人民检察院举办心理健康讲座
检察干警送来依法带娃“锦囊”
【检护民生】“未检”+“心理疏导”原州检察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绝望的张母在检察院门口拦住了林之桃
体检报告有效期是多久
重庆万州:举办“检察官讲述办案故事”活动
甘肃省景泰县人民检察院联合漫水滩乡富民村开展共驻共建主题党日活动
武汉江岸区检察院:阳光洒满心灵路,法治护航少年行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