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的长河中,有数以千计的学生曾在我的课堂上短暂停留。我时常听到的,不外乎是这样几句充满歉意的话语:“抱歉,我没听课”、“抱歉,我读错了”、“抱歉,我没有坚持下去……”凌晨的空旷教室中,耳边回响着这些“抱歉”仿佛更是在反映一种社会现象:学习的谨小慎微和自我耻感。学业成就的压力、对他人成功的羡慕,让我们习惯性地用道歉来掩饰自身的不足。 然而,在我的社群中,我一直倡导的是另一种学习心态:不抱歉地学习。 近年来,我的社群致力于推广每周阅读一本英文书的活动,每当我见到社群里的小伙伴,90%以上的人会对我温和地说:“虽然报名了你们的社群,但在阅读速度上还是跟不上。”而我总是微笑着告诉他们:“跟不上是正常的,因为这条路本来就不简单。” 我创建这个社群,分享的并不是单纯的知识或技巧,而是一种全新的学习和生活方式。我并不是想要成为他们的高峰,而是希望用我的经验成为他们的灯塔,让他们在学习的路上找到自己前行的方向。 记得自己曾经在学习上并不积极,但当一个人真正想要去学习的时候,之所以有所顾虑或感到压力,往往是因为我们被自己的内心所羁绊。学习的过程中,时间的投资是相对长久的,任何成果和习惯的建立都不可能在短短的数月之间反复形成。因此,问问自己,为什么一定要您跟得上每个人的进度?为什么总是要对无法完美遵循学习计划的情况感到内疚?如何重新定义“跟得上”,如何调整我们的学习思路,使自己心中有平和和释然,都是我们值得深思的议题。 我在写文章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别人的优秀不应成为施加在自己头上的压力,而是一种激励和羡慕之情,反映出我们内心深处对于成长的渴望。作为个体,无论是60分还是100分,重要的是我们拥有去努力争取的勇气和决心。对此,我曾特别写过一篇文章,阐述为什么我并不强求每个人都像我一样每周读一本英文书。我希望大家在生活中能融入自己的兴趣,而不是与他人简单地进行比较。 最近回国的几天,我对这种“抱歉,我没有学好”和“抱歉,我没有跟上”的状态感触颇深。在我成长过程中,成绩或许并不出色,按照现在的标准,我可能也算不上一个好的学生,但我对于学习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 在清迈的国际学校里,孩子们每年的成绩单上,不是以分数进行评价,而是通过相关反馈,比如“正在发展中”、“达到目标”和“优秀”。这种非传统的教育理念让我意识到,学习成绩并不是我们唯一的追求,真正重要的是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所获得的成长和思考能力。而拥有自己的“内分数卡”(innerscorecard)则使我能仔细审查心灵深处的追求是什么。 当我停下脚步,回望自己内心的疑问,“我当初选择的自由是否值得?”面对这样的疑惑时,我明白,这正是我渴望逃离既定框架,选择不被他人定义的道路上的自然反思。我没有让孩子在国内接受应试教育,也没有自己投入传统的职场文化,而是选择专注于自媒体创造,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享我的经验和智慧。 通过每周阅读英文书籍、写下阅读笔记,开展线上课程,我成功给自己的生活增添了新的色彩。虽然我的收入有时并不稳定,但我却觉得相较于物质的丰盈,内心的持久成长才是更值得追求的财富。 生活是多样的,而我的小家庭也因此生活得更加幸福和放松。我们有比较灵活的时间,随时可以选择想去的地方,或者进行自己热爱的事情,这岂不是一种充实与快乐的生活状态吗?这种对内心的坚守也是我自我安慰的一种方式,尽管自己未能做到某些事情,但我依然能找到值得欣慰的理由,让生活增添更多的“加法”心态。 我可以说:“虽然我没有读完一本书,但我也完成了大致的了解,甚至在Eric的直播回放中学到了一些知识。”这种心态让每一步的努力都被赋予了意义,而不是一味地给自己减分。然而,很多人会喃喃自语:“我这个没做好,那也没做好,一切都中规中矩。”久而久之,陷入这种负面的自我评价中,便容易产生习得性无助的心态,仿佛自己怎也做不好。 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应当清晰自己的“内分数卡”是什么,为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生活指导”(liferazor),把重心放在探索生活的意义上,而不是一味追求他人的标准和进度。我们许多人对于目标可能已经有了概念,只是缺少提问和反思的过程。寻找方向、提出问题,才是我们走向未来的必要过程。绝对没有必要因无法一次性走出“抱歉”的心态而气馁,因为多年的经验和社会习惯的磨砺,让我们自然而然地接受这种规定。但最终通过诚实的审视自己,我们可以理解内心的歉意,其实背后藏着社会对我们的影响,理解这一点,便是向自我解放与勇气的第一步。 活在当下无须抱歉,我们拥有感谢生活的理由,每一个学习的瞬间,每一次心灵的火花,都在为我们的人生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放下抱歉,重拾学习的勇气与快乐
发布时间:2025-09-08 18:22
学会放下,才能拥抱真正的快乐:放下烦恼,接受不完美 #生活乐趣# #生活分享# #生活哲学感悟# #快乐生活的启示#
网址:放下抱歉,重拾学习的勇气与快乐 https://klqsh.com/news/view/227175
相关内容
智慧生活哲学,放下执念,拥抱快乐郑州抑郁医院:抑郁症患者的生活态度,积极面对,重拾快乐
解读快乐的定义:重拾快乐的自己
放肆生活的真谛:追寻内心的自由与快乐
如何放下手机,重拾生活的真实乐趣:拥抱无屏时代的心灵解放
2025年必读的5本心理学书籍:重拾快乐与自信!
重拾生活乐趣的技巧.pptx
治愈焦虑的青春文学:这本书让你重拾生活的勇气
五本经典书籍助你走出人生低谷,重拾勇气与希望
中年难快乐?学会这些方法让你重拾生活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