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骗你,你的注意力正被手机撕碎,谁越专注,谁就能获得更大的成就

发布时间:2025-09-09 00:22

记录和展示你的创意成果,获得成就感 #生活乐趣# #乐趣# #创意乐趣#

你有没有这种情况,无论是在做事,还是发呆中,手机一响,就马上拿起来看看是什么信息;刷完短视频放下手机,突然想不起刚才拿起手机是要干嘛;临近中午还没下班呢,思绪已经飘到中午吃啥了,根本无心做事。

注意力被各种琐事切割的七零八落,但我们往往还浑然不知。

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注意力越来越碎,像碎玻璃一样。怎么理解这句话?

就是我们现在已经很难专注的做一件事了,特别是持续较长一段时间专注的做一件事,哪怕就是发呆也很难专注的发呆5分钟了。

于是,就明显感觉做正事的时间不够用。我们以为忙了一天,其实忙正事的时间没多少,我们不过是一种“低效的勤奋”。

为什么我们总被“分心”牵着走?

因为我们的大脑天生爱偷懒。刷短视频时,大脑分泌的多巴胺让人快乐,刺激感来得又快又猛;而专注学习时,大脑像推着石头上山,累得要命。这种“即时满足”和“延迟满足”的较量里,90%的人都会选择后者。

更可怕的是,分心会形成“恶性循环”:越分心,越难专注;越难专注,越依赖碎片刺激,最后连认真思考的能力都被偷走了。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两个办法。

第一个是“物理隔离”:我们做事时把手机放到另一个房间,或者锁进抽屉里。既然大脑天生是懒的,那就让他懒得起身走过去拿,或者还要麻烦的解锁打开抽屉。

第二个方法就是番茄工作法。死磕专注20分钟做事,这段时间把手机调成“免打扰”模式,告诉自己“这20分钟,我只属于眼前这件事”。等闹钟响了才能拿起手机,然后再慢慢增加时长,提高专注的时间。

千万别信什么“我一边回消息一边工作两不耽误”的鬼话,这样左右切换,至少损失20%的效率。

专注不是“苦修”,是“精准打击”

有人觉得专注就是“硬撑”,其实它是“精准打击”——砍掉所有干扰,把精力聚焦在目标上。我有个同事,以前总抱怨“工作太杂”,后来他每天早上列3件“必须完成”的事,其他杂事统统推到下午。结果他说:“以前忙到晚上10点还焦虑,现在下午6点就能下班,效率反而翻倍。”

专注力的本质,是“精力管理”。就像手机要关后台程序才能流畅运行,人的大脑也需要“关掉”那些无关的念头、消息、诱惑,才能把有限的认知资源用在刀刃上。

专注力,是现代人的“核心竞争力”

这个时代,最稀缺的不是信息,而是“深度处理信息”的能力。你能在1小时内读完一本书并提炼出核心观点,比刷100条碎片知识更有价值;你能专注3个月学透一门技能,比同时报5个网课却半途而废更有竞争力。

专注力,就像肌肉,越练越强。刚开始可能难受,但坚持21天,你会发现自己能轻松进入“心流”状态——那种忘掉时间、忘掉疲惫,只被目标牵引的沉浸感,才是真正的“高效人生”。

现在,试试这个方法:关掉手机通知,选一件今天必须完成的事,设定20分钟倒计时。这20分钟里,哪怕脑子冒出“等下吃什么”“朋友有没有找我”,也告诉自己:“现在,我只属于这件事。”

你会发现,当注意力不再四面八方跑,生活反而变得更“简单”——不用追着时间跑,不用被琐事牵着走,你终于能掌控自己的节奏,而不是被碎片化的世界推着走。

那么,假如5分钟后开始你的20分钟“绝对专注时间”,你会专注于哪件事情呢?

【往期主题】

我怎么那么懒,懒是一种病吗?

不要把自己的不幸传给孩子

痛苦不是成长的必经之路,所以不要没苦硬吃。

不要以吃苦为荣,要让自己不吃苦,那才是智慧

你以为的“善良”可能正在害你,明白这点,人生至少少踩一半坑

举报/反馈

网址:不骗你,你的注意力正被手机撕碎,谁越专注,谁就能获得更大的成就 https://klqsh.com/news/view/228230

相关内容

人生低谷时应该高兴,落魄时注意这三点,你就能转败为胜
男星身高大比拼:谁是真正的高个子男神?谁的身高又让你意外?
十大被强行洗白的动漫角色,你不能接受谁?
懂得取舍,越专注,就越能享受生活 – 极简主义生活方式
获得成功的十大秘诀,你能记住几个
你不努力,谁也给不了你想要的生活
九大成功秘诀,从专注到自我管理,助你成就非凡
大妈无意穿出“迷惑”图案,谁才是真正的时尚黑手?
推荐几个值得关注的公众号,让你的碎片时间更有意义
骗子骗人的手段到底有多狠,稍不注意就会让人上当!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