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觉前、起床后,哪个才是记忆的“黄金时间”?|大象赠书

发布时间:2025-09-10 02:32

利用早晨或睡前的黄金记忆期学习 #生活技巧# #学习技巧# #高效学习环境#


大象按:你有没有发现身边优秀的人除了有惊人的毅力和良好的习惯之外,记忆力也更胜一筹?今天推 荐的文章里,《哈佛长时记忆法》的策划编辑@谢明 就和大家聊一聊关于“记忆”这件事。


每个人的记忆都有正确的打开方式。 最新的脑科学研究说明,每一个人的大脑都有记忆的潜能。 只要你有一个好的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就能激发大脑的无限潜能,甚至可以做到过目不忘。 《哈佛长时记忆法》里面有很多方法和理论,我觉得很实用,自己也在尝试着使用,自我感觉很有效果。 下面,就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几个重要的观点和好用的方法。

第一个观点:关于记忆的温度

《哈佛长时记忆法》中多处记载了脑科学方面的最新成果,提高记忆力,作者用了什么特殊方法呢?那就是长时记忆法。这中记忆法与众不同:第一,与只能保留几十秒的短时记忆不同,长时记忆是能够长久性甚至永久性存储的记忆;第二,将记忆揉进个人体验和经历中,长时记忆是一种习得性记忆;第三,开启长时记忆模式,我们就能自如应对环境干扰,随时提取急需信息。

书中有一个重要观点,就是: 长时记忆不是冷冰冰的记忆芯片,长时记忆是有温度的故事,要把记忆揉进个人体验和经历中。

情节记忆是指与个人的亲身经历有关的记忆,这些记忆与特定的时间、 地点、 人物相关联。

我们回忆一下上学时,你或许很容易想起《荷塘月色》中“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那一段出现在中学语文课本的什么位置,就如同你很容易想起某家小吃店位于你从家到学校途中的什么地方。

你或许熟悉自己书架上每一本书的气味, 只要把你的鼻尖放在书页之间,你便会记起各种往事。

一本书像一座建筑,回忆一本纸质书时,我们会在脑海里依照这本书的物理模样重塑其内容结构。

一本书像一杯咖啡,跟视觉或听觉记忆相比,嗅觉记忆不仅难以遗忘, 而且不容易受到干扰。


而这些阅读过程都伴随着长时记忆。长时记忆的形成,需要外部信号的重复刺激让神经元生长出新的突触终端,终端则通过局部蛋白质的合成来维持生长,我们的记忆就存放在这里。

书中有一个例子,“那年3月,毕业典礼结束后,我和几个朋友去了卡拉OK唱歌,我们喝酒喝到第二天早上”“我前天晚上吃的米饭”,这种记忆就属于情节记忆,特别是前者与一生仅有一次的“自我成长经历”紧密相关。这种记忆又被称为“自传体记忆”。

如果只使用大脑记忆,有时就会受到“先入为主”的观念或自我意识的影响而犯错。

因此最有效的记忆方法是将大脑输入的记忆付诸实践,即体验这些记忆。

请你回想一下化学课上的情景。大家会把从教科书或课堂上学到的知识通过实验来确认。这就是将大脑输入的记忆付诸实践的过程。我们在体验时瞬间产生的感觉、 情绪会被大脑主动地接收并作为长时记忆被存储下来。

因此,先通过大脑输入记忆内容,然后尽快体验,这才是最快的记忆方法。

我的一个朋友,她就在自己的孩子身上用了一把这种类似的方法。

石头小朋友上幼儿园大班了,有一天老师布置了认识钱、学会换算钱的作业。5角(硬币/纸币)、1元(硬币/纸币)、5元、10元、100元,这么多种不同单位、不同形式的钱怎么搞懂?难不倒这一届家长群——开商店——在实践中认知,在习得下记忆。

潦草的剪彩仪式过后,“石头小菜店”正式开张了。商品琳琅满目,有黄瓜、土豆、胡萝卜、大葱……老母亲是唯一忠实的顾客。黄瓜5角一根,给1元要找5角钱,没有零钱找,就赠送一根5角钱的胡萝卜。东西卖完了,什么叫交易和换算也懵懂理解了,还顺便学习了加减法。有时糊涂了,提醒一下黄瓜怎么卖的,就能秒懂。实际上,石头妈妈就用到了情节记忆。

第二个观点:关于身边的学霸

我们每个人一出生,记忆是一个人的本能,母语就是反复训练中自然习得的。长大后,记忆力是一个人的本领,超强的记忆脑能让我们出众超群,比别人多了几分彰显自我的机会。

我们回想一下,身边的学霸,他们除了具有超强的理解能力之外,记忆能力也非常的强。记忆是以人类IQ的重要构成部分。人类知识的传承最主要是通过记忆。记忆是每一代人智慧的叠加,人类精神文明的传承。

「学霸常用的睡前醒后记忆法」

大脑在记忆时,先摄入大脑的内容,会对后摄入的信息产生干扰,使大脑对后摄入的信息印象不深,也就是容易遗忘,这叫“前摄抑制”。同样,也存在“后摄抑制”。这两种抑制现象决定了记忆需要时间间隔。在大脑中消化,再开始新的记忆,才能避免先后摄入信息之间的相互干扰,从而加强记忆深度。 睡前和醒后是记忆高潮——这一点已经被很多学霸巧妙地利用过。

南怀瑾曾说过:能控制早晨的人,方可控制人生。早上的时间确实很重要。更具体地说,应该是起床后的2-3小时非常重要。因为这个时间段是一天内注意力最集中的时间段。这与大脑神经递质之一的5- 羟色胺有关。在我们早上起床后,5- 羟色胺的含量会上升。而且,这个时候如果能沐浴阳光,5- 羟色胺的上升速度会加快。在这个时间段,交感神经也非常活跃。因此,这是发挥大脑功能的最理想时间段。

如果我们在早上做一些能频繁使用大脑的事情、 自己喜欢的事情或当下正在挑战的事情,就可能达成目标。因此,我建议那些将起床后的2~3小时用于通勤的人要尽量早点起床,把这段时间用在脑力开发上。


「优质的睡眠有助于长时记忆」

睡眠对于提高记忆力非常重要。身体健康的人闭上眼睛后在10分钟以内就能进入睡眠状态。睡眠时,我们的大脑会进行清扫,神经突触的间隙以及神经突触的周围都会变得通畅。脑内环境会因此得到优化。

另外,被称作“夜间荷尔蒙”的褪黑素与“成长荷尔蒙”也会在睡眠时分泌。它们具有“为觉醒做准备”的重要作用。

在睡眠期间,我们的记忆会更容易变成易于想起的长时记忆。 也就是说,学习之后的充分睡眠可以巩固记忆,让我们处于能够随时想起的状态。

哈佛大学医学院专家罗伯特的研究表明,如果想掌握新的知识和技术,那么在学会它的当天就必须保证充分的睡眠。

研究进一步指出,一夜不睡的“临阵磨枪式”记忆法并不会将知识铭刻在信息的储藏库(颞叶)中,这些知识在几天内就会被完全忘记。

有一个黄金时间非常适合记忆。睡觉前的时间对提高记忆力非常有帮助。 睡觉前的15~30分钟是记忆的黄金时间,请大家一定要把这段时间设定为背诵时间。请在床上进行每天最后5分钟的复习。一上床,大脑就会做入眠准备,人就会慢慢进入朦朦胧胧的浅睡状态。θ波对提高记忆力有很大贡献。作者建议将睡觉前的15分钟作为背诵单词和短语的黄金时间。


第三个观点:关于记忆的反刍

「反复输入和输出,让你的记忆变成回想」

说到记忆,人们往往重视信息的输入。但是,活用输出可以有效地将输入的信息变为长时记忆。

把输入的信息和大脑里既存的记忆联系起来就会形成一些想法。我们需要找到一种输出方式把这些想法表达出来。

因为我们在输出时可能会遇到问题、发现不明白的地方,所以我们就会再次调查,记忆就会变得更加深刻。

请尝试在输入之后马上输出,输出之后再输入。 也就是说, 不是一味地持续输入,而是通过形成想法达到记忆的目的,然后再输入。这样的话,你可能会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一个领域的优秀人才。这样做还可以使连接左脑和右脑的脑梁神经纤维束变粗, 使大脑的协作能力变强。“输入→形成想法→输出→输入”这样的不断重复是提高记忆力的诀窍。

输入信息,形成想法,再次输出——不断重复这一过程,我们对某个领域的兴趣就会加深,也会形成自己的见解并乐在其中。 我有一个诀窍,就是在输入信息之前就事先计划好怎样输出,这样就有了目标,记忆的效果也会更加显著。当你读完一本书后把这本书的内容和别人分享或者写在日记里,看完一部电影后与朋友交流一下观后感等,这些都是很不错的做法。

本文内容来自 人民邮电出版社《 哈佛长时记忆法 》


福利时间!

欢迎在留言区分享

「你的高效记忆方法」

我们将在留言区抽取3名象亲

各送出 哈佛长时记忆法 一本 !


网址:睡觉前、起床后,哪个才是记忆的“黄金时间”?|大象赠书 https://klqsh.com/news/view/231065

相关内容

孩子在2个“黄金时间”睡觉,不仅大脑发育好,对长高也有帮助
早睡早起好在哪?研究发现:每天早睡早起1小时,身体发生8大改变!
怎样才能“睡个好觉”?超详细睡眠健康指南来了
大学生怎样才能在一个爱睡觉的宿舍早起?
早睡早起6个小技巧,让你轻松告别懒床
“伴侣睡眠效应”:跟心爱的人一起睡觉,是大补
睡得越深,质量越高?“睡个好觉”到底有多重要
有哪些书适合每天睡前读
睡得香也是好医生
关于睡觉的经典句子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