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字如金的人生导师蔡澜:最好的人生就是尽量地吃吃喝喝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定时定量吃饭、喝水。 #生活常识# #家庭常识# #老年照护#
大家好,我是甄女士。
“女生要不要主动追男生?”“要。”“我不想结婚,这是不是一种病态?”“正常。”“人这辈子怎么活才算活得好?”“吃饱喝足。”“有什么对年轻人的建议吗?”“别靠父母。”
他说,欢迎大家来提问,并且介绍中写道:“关于烦恼,钱到消除”。
这个惜字如金的人生导师叫蔡澜,是和金庸、倪匡、黄霑并称的“香港四大才子”。
他最出名的是有一张好吃的嘴和一杆厉害的笔,还有一颗永远不老的心。
倪匡说“蔡澜是少有背后没有人说他坏话的人”,黄沾说“蔡澜是我最值得信赖的朋友”,金庸说“论风流多艺我不如蔡澜,他是一个真正潇洒的人”。
而蔡澜说自己像老顽童,“平稳的人生,一定闷,我受不了闷,我决定活得有趣。”
蔡澜出生在南洋,刚开始,他爸爸说:“你就叫蔡南吧,南方的南”。后来发现有一个长辈,名字也有个“南”字,所以就改成这个波澜的“澜”字。
因为父亲蔡文玄是邵氏兄弟新加坡公司的第一位职员,家境富裕,蔡澜从小就住在戏院的楼上,一探出头就能看到银幕,因为父亲喜欢写诗,他从小耳濡目染也对写作十分感兴趣。
长大后,蔡澜几何代数课不好,经常交白卷,老师用尺子在他头上敲了不少包,他还逃课跑去看电影,最多的一天整整看了五场。
14岁那年,他就在新加坡报纸上发表影评,在报纸上匿名批评父亲写的诗。
蔡澜就拿着报社寄来的稿费,请同学们大吃大喝,简直不要太快乐。
高中毕业后,蔡澜到日本大学学习电影编导,并担任邵氏公司的驻日代表。
在日本的时候,邵逸夫问他,你喜欢电影吗?
蔡澜回答说:喜欢。
邵逸夫告诉他,你要喜欢电影的话,就要做得长久一点,只要有人看的电影,你都要拍。人要先活下来,才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
后来,蔡澜很幸运的赶上了是香港电影的黄金时期,他监制了《龙兄虎弟》《城市猎人》《福星高照》等商业电影。
然后他向邵逸夫建议,可以试试一年拍40部电影,其中39部用来卖座,另一部单独拿出来专门“艺术”,但他没有得到回复。
慢慢的,他开始感到电影的商业化有些无聊。
40年后,他离开了电影,他离开时感慨道:“浪费了40年才发现自己并不喜欢电影制作,爱的只是看罢了。”
然后,他发现自己的文字可以给带给很多人快乐,他便开始写作。
“我是一个天生喜欢让别人快乐的人。总觉得要做点事情,留下点记录。”
他在书中写到:人生的意义就是吃吃喝喝,找找乐子,足矣。
不仅如此,他还创立了暴暴茶、亲自操刀的各种美食旅游电视节目、开设旅行社和精品店,还成为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总顾问。
1980年代起写美食专栏,至今出版著作超过200本,成为家喻户晓的“食神”。
他出差在外,行李箱里常备水壶和电炉,方便煮食,酱油和鱼露也带在身边。
去菜市场拍节目,工作的同时,蔡澜也会顺手带些食材,拍摄结束后,一个人回到酒店房间,打开电炉给自己做一顿喜欢的小面。
他最爱去的地方就是菜市场,总是早上背个袋子,悠闲地从家里走到菜市场,运动十五分钟,然后把各种的蔬菜买回家中。
他还喜欢吃各种的馆子,亦舒时常骂他说,一有钱就请客吃饭,直到把钱花光为止,一点积蓄也没有。
蔡澜的母亲九十多岁了,喜欢用粽子当早餐,很多朋友会劝他,说糯米不好消化,不要多吃。
蔡澜则笑嘻嘻地,并不搭理别人。他觉得自己母亲已经九十多岁,喜欢什么就应该吃什么。
如今蔡澜也马上到了80岁了,他说:“我作为电影人,是一个很不称职的电影人;作为写作人,是一个可以说很轻浮的写作人,也不算是很称职;我做商人只是做小买卖,也不算是很称职的。我想我比较拿手的是能够逃避现实,能够笑一笑,我的心情比较愉快,我能够把坏的事情往好的地方想,这种天塌下来当被盖的性格让我成为做很愉快的人的专家,这个我很称职。”
就是这样爱吃的“快乐专家”,一次他晚上坐飞机,突遇气流,颠簸不止,身边一位澳洲人死死抓住座椅扶手,蔡澜却一直在喝酒。
飞机稳定后,那人不解:“老兄,你死过吗?”
蔡澜缓缓放下手中的酒杯,说:“我活过。”
举报/反馈
网址:惜字如金的人生导师蔡澜:最好的人生就是尽量地吃吃喝喝 https://klqsh.com/news/view/231987
相关内容
蔡澜去世,享年83岁,蔡澜曾说人生不过吃吃喝喝吃喝玩乐过一生,风流才子蔡澜告诉焦虑的年轻人的生活哲学
蔡澜和他的那些书:不止是谈吃
82岁蔡澜:人间清醒的快乐哲学,散尽家财酒店养老,这才是真正的潇洒人生!
蔡澜:活过便好
人生的最大意义,就是吃喝玩乐
生活的真谛:如何吃好、睡好、玩好,优雅面对人生
享受生命的哲学家:83岁蔡澜的快乐养老生活
蔡澜《人间好玩》:晚年人生的美好与哲学
蔡澜:如何潇洒人生?他的金句与综艺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