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轩辕先生
来源:轩辕先生(ID:Sherry20190701)
这两天看了一本书《发现你的天赋》,日本作家八木仁平所著,是他在《如何找到想做的事情》之后又一本畅销书。
一旦发现天赋,你的人生瞬间就会改变!
《发现你的天赋》
(日)八木仁平著
我一直以为自己已经年届中年,这一生没有机会发现自己的天赋了,想看这本书,主要是想为孩子找找天赋,但没想到的是,看完书,我先给自己梳理了一下天赋,简直是惊喜,开心好几天了。
发现了自己的天赋,我就想按照书里所说的,认真记录下来,也认真思考一下如何发挥自己的天赋,让自己的后半生过得更加精彩。
书中定义的天赋不是指具体的事情,而是你“下意识”做事的思维和习以为常的行为模式。
我们平常所说有唱歌画画天赋、打球天赋等等并非真的天赋,音域表达力和身体协调才是天赋,只是这类天赋在唱歌、打球这些领域可以发挥得更好,而有音域表达力和身体协调能力天赋的人,如果能在这些领域从事相关职业,那将是如鱼得水,做起事来也比普通人更轻松,更容易取得成绩。
所以,什么是我“下意识”做事的思维和习以为常的行为模式?什么是我的天赋?
#1
天赋一:独立思考、决策和冷静判断
从我记事起,每遇到大事需要决策和判断时,我都会按自己的想法去做,而不是听从父母和他人的建议。
比如小学时,父亲曾打算让我辍学帮忙干农活,我死活不肯,还说如果父母不供我读书,我就自己离家去讨饭、讨学费,10岁不到的孩子,并不理解读书的意义,但就是要读书。
初中毕业时,填志愿,爸爸想让我读中专(因为三年后就可以分配工作,就可以赚钱了),而我想读大学,便自行决定填了普通高中。
父母不想我远嫁,不想我嫁给现在的老公,我也没有听他们的话。
包括嫁人之后,生娃、买房、创业等等重大决策,好像都是我在“一意孤行”,甚至“逼”他人就范。
之前我曾经一直以为自己是一个很异类、很叛逆的人,现在才知道,这是我“下意识”的行为模式,是我的天赋所在。
#2
天赋二:不夹杂情绪
冷漠,不会共情,心比较狠,六亲缘浅。
这个天赋一度被认为是非常大的缺点,也曾经体会过“众叛亲离”、“离经叛道”,显得与现实的世俗社会格格不入。
这在我婆婆过世的葬礼处理上,非常突显。
后来我在豆豆的小说《遥远的救世主》主人公丁元英身上找到了共鸣,我并非是“不孝”,只是在不夹杂情绪地处理事情,只是想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孝,如此而已,但却不被世俗理解。
还有我小时候,经常和父亲顶嘴、吵架,和很多亲戚(对我不好的亲戚)都不亲近,甚至比较明显地讨厌他们。
我奶奶生病卧床需要照顾,姑姑来到我家里,放下东西就走,我拦着不让走,还把包给藏起来了,但她说家里还有很多事做,还有一头驴要照顾。我一边哭一边骂她:“你亲娘也需要照顾,你就照顾几天都不愿意,你家驴都比你亲娘还重要!”,一路跟着姑姑从村尾走到村头,也没有留下姑姑。
奶奶过世时,我把我伯父伯母大骂一顿,生前一天没有尽孝,死了才知道回来。
谁对我好,我就对谁好,这是我曾经发过的誓。
而在这背后我还有一个潜意识:如果谁对我不好,伤害不大的话,我可以转头就走,老死不相往来;伤害大的话,即使拼上性命也会让对方不好过。
所以周围了解我的人,都会知道,我是真的会选择断亲的那种人,而且可以做到冷漠无情,丝毫不会顾及面子。
我不会难过吗?当然也会,但我有很快翻篇儿的能力,转头就忘记,不会沉浸在一种情绪中,拿一件过去的事实反复折磨自己。
事实为大,过去了就是过去了。
#3
天赋三:有逻辑思考能力,
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佛说:“凡有所相,皆为虚妄。”
面对问题或事情,我“下意识”地去思考内在的逻辑关系、思考本质和真相是什么。
所以当学习到“买股票就是买公司”的时候,我真的是一秒就接受了这一观点。
后来所有的读书、学习,都在印证和实践这个道理。
还比如“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人生就是一场独特的体验,每个人都有自己独有的体验。
我不执着于“结果”,而更注重过程。
因上努力,果上随缘。
在“求因”的道路上,我非常乐于探索,也有很好的沉浸式体验,就是那种有心流的感觉。
我自己日常更新的公众号口号正是:关注投资,更关注美好的生活。
#4
天赋四:考虑风险
如果有危险或是风险,我的本能反应就是保护自己。
所以我老公说我像刺猬,好的时候,会仰面露出柔软的肚子,一旦碰到危险,立即炸毛,谁碰扎谁。
在处理一些得寸进尺、总想占便宜或是想道德绑架我的亲戚关系上,我表现得非常冷漠无情,会守着自己的利益,不让他们多占半分便宜。
我对风险有天然的、下意识的规避意识。
2014年那波牛市,把前10年的积蓄放进股市,完全靠着运气,赚到了第一桶金,在最热闹的行情中,我把绝大部分的资金转出了股票账户,保住了绝大部分的成果。
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是我深刻认同的投资理念。
#5
天赋五:观察他人,善于模仿
学什么像什么,这是小时候老人们常常夸我的话。
做农活、学武术,都比周围小伙伴们快一些,做得也更好一些。
曾经我还想过要走体育生这条路,高中的体育老师说,按照我的文化课成绩,如果走传统武术这条体育生的发展道路,应该可以考上山东大学。
可惜,当时我爸虽然是武术老师(民间师傅那种),因为没有找到变现途径,而我也是个女孩子,坚决反对我学习武术,还说传男不传女等等。
长大后,虽然没有接受过专业羽毛球训练,但在球场观察高手打球,经过不断练习,我的球技也还过得去。
前段时间,因为膝盖疼痛,不得不放下热爱的羽毛球,转为学习游泳,看了几遍视频,然后在泳池里观察其他人怎么游,下水两次就学会了仰泳,五次学会了蛙泳。
6年前开始学习投资,接触到终身黑白的公众号,开始模仿他的投资体系,现在也学得像模像样,收益率和黑白不相上下,关键是我已经建立了自己的投资体系,哪怕有一天黑白不再更新公众号,我仍然可以独立进行投资决策和行动。
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和我老公),曾经认为我只是运气好,慢慢从投资业绩认可我可能有一点点投资能力,现在,我才知道(相信),好的投资业绩是因为我个性和天赋恰好适合价值投资。
#6
天赋六:执行力强
想到什么就去做,去试试。
“求道、悟道、知道,做到,才能得到”,这是我的口头禅。
我不会特别内耗和纠结,很多事情,想到了就去做,行不行,好不好,做了才知道。
很多人怕后悔,前怕狼后怕虎,瞻前顾后,犹豫不决,我几乎没有这种想法和行为。
但我也不是特别莽撞、冲动,一定会思考过后才去做,一旦做了,无论结果如何,都不会后悔。
对了,继续正循环;错了,思考原因和过程。没有内耗和举步不前的彷徨。
小时候,带小伙们一起去割草放羊,她们都喜欢和我一起,因为我面对黑黑的、炎热的玉米地,没有害怕和犹豫,一头扎进去,尽快割到足够多的草,还会帮她们多割一些,经常大声问一下她们在哪里等等。
说实话,10岁左右的小姑娘,害怕黑暗、害怕地里有坏人(是真有出事的),再正常不过了。
三年前,开始模仿黑白写公众号,想了一下主题,虽然没有定向(育儿、理财和记录生活,没想好以哪个为主),但我想先干了再说。
每日更新,想到什么写什么,坚持日更一年,慢慢明确了主题,也越写越顺。
#7
天赋七:表达力强
表达力大部分会被分为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两个方面,实际上,唱歌、绘画、舞蹈等形式也是表达力的一种体现。
这个天赋排名靠后,就是因为我在口头表达和写作方面,只比周围一部分普通人强一点点而已。
口头表达能力没有到演讲、主持的程度,但我侄女是山东电视台主持人,也解释了自己有点口头表达能力的原因了,那就是家族遗传。
周末,我家的茶话会,是很多亲朋好友喜欢的节目,孩子们也愿意和我聊天。
写作方面,没有达到著书立说的程度,但可以坚持写公众号,并不会因为要写文章而咬破笔头都没话可说,小时候写作文从不为难,大学还得过征文比赛一等奖等等。
只要是写自己的真情实感,我可以随心所欲,文字也会从指尖自然流露,就像在和朋友一起喝茶聊天一样的老友畅谈,有感情、有温度。
这个天赋在近几年有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发生,保险公司人员觉得我绝对适合卖保险,保健品公司人员也觉得我非常适合卖保健品,所以不断有人想要拉我入伙,哈哈哈……
其实,我现在知道了,他们都只是看到了我的一点技能,而不是我深层喜欢的事情。
这本书会帮你了解天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如何发现自己的天赋,以及如何运用好自己的天赋。
八木先生说,找到可以发挥天赋的领域,做起来不会辛苦,而且也容易出成绩。
在可以发挥天赋的领域工作、学习,一定是幸福的、愉悦的事情。
不记得哪个演员曾说过:“在相声界,我唱歌最厉害;在歌唱界,我相声说得最好。”
我们普通人没有哪一个单独天赋是天赋异禀或是非常突出的,但如果我们可以在适合的领域发挥更多天赋能力,比如做一个即会投资、又会写作,还会传授他人的投资者,或是在工作中做个即会点Excel、又会梳理SOP,还会实施ERP系统的人力资源专员,那可能就成为了一个独特的工作能手。
而我这些天赋,除了最后一个“表达力”之外,其他天赋恰好是优秀投资者必备技能。
1998年5月巴菲特在华盛顿大学演讲的时候说:投资成功的决定因素是“性格”合适,而不是“聪明”。
这几年看过很多大师的书籍,都有提到这一点,投资成功是对特定性格人群的一种奖赏。
投资领域是非常宽泛的一片旷野,有趋势、技术、量化、资产配置、热点消息等等,而我的几个天赋在价值投资领域,特别是资产配置这个细分领域,恰好是如鱼得水。
这也很好地解释了,我为什么不会因为“卖飞”而痛苦,不会因为没有在最低点梭哈而难受,因为我的天赋决定了我只是按计划行事,头脑中根本没有“卖飞”和“抄底”的意识。
我拿起这本书的本意是想找找我家孩子们的天赋,想着在他们初入职场时给一些指导和建议,没想到,先找到了自己的天赋所在,这一周都在很幸福的状态中度过。
天赋有50%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大概率我的孩子们也会遗传其中几点。
建议大家找这本书来看看,找到自己的天赋,然后再找可以使用天赋的领域,最后再找对应领域的工作机会,做起事来定会得心应手、事半功倍,而取得成绩也一定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事了。
#
结语
不知你是不是跟小编一样,常常困惑于什么是我的擅长、什么是我轻易拥有而别人很费力才长出来的特质?看完轩辕先生这篇(更准确地说,源于八木仁平《发现你的天赋》),突然想到天赋的一个英译:Gift。如果我有一件神奇的礼物而不自知,是不是很可惜?何况,每个人可能都有好多件——Gift。
欢迎与我们留言分享你对自己的观察,关于“天赋”,你的观点是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