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媒称:粉丝控评是种网络暴力,刷量控评刷流量毒害的是舆论环境
传媒业对社会舆论有重要影响,被称为“舆论导向器”。 #生活知识# #传媒#
现在国家正在进行清朗行动,打击控评刷屏等饭圈文化,结果蔡徐坤的部分粉丝群体竟然顶风作案,公然对媒体“极目新闻”进行了刷屏控评行为,原因就是极目新闻报道了顶流爱豆蔡徐坤“赊歌”营销的事件。你没有听错,就是“赊歌”。什么是“赊歌”呢?简单来讲,就是蔡徐坤提前售卖了新专辑,卖了8000万,但是钱提前赚到了,新专辑中竟然还有6首歌的作品没有出呢。听说卖房子可以卖期房,没想到卖歌曲也可以卖期歌。
就因为极目新闻报道了蔡徐坤“赊歌”事件,极目新闻就受到了部分蔡徐坤部分粉丝群体的大量语言攻击,但是极目新闻没有向蔡徐坤粉丝妥协,而是采取了硬刚到底。 最新的消息是:微博平台对9000多个违规账号进行了禁评、禁赞、禁私信以及禁言一周到三个月的处罚。同时,蔡徐坤工作室以及发布了《致歉信》,并倡导粉丝文明上网,理性发言,遵纪守法。给人的感觉就是,某某明星最棒。其实并非如此,这都是假象。
粉丝们自娱自乐却舍本逐末,丢了大多数网友这个“基本盘”。所以我们看得到,很多明星都圈地自萌,粉丝控评,其实是一种赶客行为。对此光明日报它的文章很有指向性。文章表示,控评导致的一系列行为都只会陷入非理性,不断制造着粉圈内部的焦虑。更关键的是,这种控评,本质就是网络暴力。反观粉丝群体,其实如同被绑架。职业粉丝以及资方、平台等多披着为偶像出人头地的外衣,实际上让粉丝们自行过度消费,“赔了夫人又折兵”。当粉丝的情绪价值被粉丝经济的商业逻辑所掌控时,控评导致的一系列行为都只会陷入非理性,不断制造着粉圈内部的焦虑,将他们一步步拖入“深渊”。
刷量控评,刷的是流量,毒害的是舆论环境。劣质内容甚至谣言通过控评的方式,被推到显著位置,吸引更大关注度,造成传播假象,而理性的声音、优质的内容却被淹没。这直接影响用户体验,干扰用户认知和判断,进而影响公共传播秩序,破坏互联网风清气正的舆论生态。近期娱乐圈风波不断,别说明星小心行事,连粉丝都不敢太嚣张,前段时间就有一场大型的粉圈互撕,被平台大力惩罚,封禁了不少粉丝号,甚至连艺人工作室都禁言了,两家粉圈元气大伤,其他粉圈引以为戒,都不敢吭声,谨防被不怀好意的人钓鱼,粉丝不惹事,明星本人不犯事,娱乐环境生态才能真正太平。
举报/反馈
网址:官媒称:粉丝控评是种网络暴力,刷量控评刷流量毒害的是舆论环境 https://klqsh.com/news/view/233601
相关内容
光明日报:粉丝控评是种网络暴力(粉丝控评就是一种网络暴力)粉丝控评就是一种网络暴力
光明日报:粉丝控评就是一种网络暴力
《光明日报》发文:粉丝控评就是一种网络暴力
粉丝控评,无差别的网络暴力
光明日报:粉丝控评是种网络暴力 涉嫌不正当竞争
粉丝控评就是网络暴力,饭圈乱象可能违法
官媒怒斥粉丝控评:在评论中“互相拉踩”,实质就是网络暴力
人民网批评粉丝控评,蔡徐坤、PG One被点名了
粉丝控评乱象,该反思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