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控评就是网络暴力,饭圈乱象可能违法
家庭暴力是违法行为,受害者可以寻求法律援助 #生活常识# #家庭常识# #家庭法律#
点击法意科技 关注我们
控评是操控评论的简称。粉丝通过不断地盖楼点赞,把对偶像有利的评论置顶或位列前排,不利的评论则被举报或者踩下去,以此来控制关于偶像的网络评论。
粉丝通过控评,一方面表达了自己对偶像的支持,另一方面也想让其他人像自己对偶像一样好。
粉丝的控评行为,不仅是主动、有计划的交际策略,更是一种母爱投射。粉丝就像偶像的好“妈妈”,决不许别人说自己好大儿的坏话,哪怕好大儿已经进监狱了。
1
为什么会出现粉丝控评?
(1)追求认同。
粉丝为偶像“打投”“控评”“接机”“探班”等举动源于认同,“饭圈”权力来自于“认同的力量”。
对偶像的认同中,掺杂着自我认同。粉丝在偶像身上发现与自己的共同之处,将偶像的某一方面看作自己或者想成为的自己。
个人的自我认同,如果找不到同好、形成不了规模,很容易被当作异类而不被社会认同。因此,他们努力寻找同类,组成饭圈,为偶像控评,把反对的评论踩下去。
(2)无法辨别自己的行为。
低龄化的粉丝,往往意识不到自己的行为意味着什么,他们单纯地认为,控评就是维护偶像的形象,保护自己的偶像。这是他们的权力,也代表他们的能力。
为了维护偶像的声誉,他们不遗余力地控评。在数据造假引发的群体狂欢中,他们逐渐迷失自我,非理性行为不断增加。即使明知偶像的行为已经触碰了社会道德甚至法律的底线,哪怕知道自己是在犯罪,但他们也在所不惜。
(3)粉丝组织化发展。
目标一致的粉丝,已经出现了向制度化、组织化方向发展的趋势。这就是现在娱乐圈所称的饭圈。饭圈内,有人负责宣传,有人策划打投活动,有人向粉丝募捐,有人组织粉丝应援;组织架构清晰,分工明确。
当偶像需要宣传、控评时,高效运作的粉丝组织,就开始发挥自己的作用。
2
控评后会怎么样?
粉丝队伍强大,控评法力无边。让其他人在评论区,无法自由发言。顺粉丝者昌,逆粉丝者亡。你永远也不知道这么多好评是真是假。
经过粉丝的一踩一捧,符合粉丝预期的评论,会出现在前面的评论区,不符合的,要么遭到投诉被撤下去,要么被攻击淹没。
粉丝控评,剥夺了他人的交流自由。对其他人来讲,某种程度上剥夺了他们在评论中交流的自由。
控评后,人们找不到真实的信息,看不到自己想看的作品。在网上看电影、电视剧、电子书,透过评论,你永远不知道哪个是好的坏的,浪费了大量时间精力。某小鲜肉主演的电影,上映前三天,网络评分超过8分,吸引大家买票围观。真实瞧一眼,此生后悔信评论。
今年4月13日,歌手蔡徐坤发行专辑《迷》。然而,宣称有11首作品的《迷》,仅仅有5首歌,剩下的6首歌不见踪影,甚至5首歌连名字都没有。8月31日中午,极目新闻披露,他们的报道发布后,评论区及后台,遭遇了部分疑似蔡徐坤粉丝群体大量言语攻击:有的对记者、编辑进行言语粗俗的谩骂攻击,有的造谣污蔑记者、编辑及本单位收受钱财,有的污蔑媒体账号“公器私用”,有的指控这些涉蔡徐坤报道“无证据造谣”。
蔡徐坤的行为,可能涉嫌诈骗罪。其粉丝控评、攻击的行为,涉嫌诽谤、寻衅滋事。
劣币驱逐良币。粉丝控评,低劣的作品欺骗了大家,骗取了大家的信任与支持,那些好的作品,反而影响平平,无人支持,最后黯淡离场。
粉丝控评,就像伤寒一样。刚开始侵袭肌表,渐渐由表入里,入里就不容易治疗了。
3
粉丝控评涉嫌违法
近日,有网友专门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咨询,“电视剧控评是否合法?”
对此价格监督检查和反不正当竞争局做了认真的回应,认为该情况涉嫌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建议提供充足证据向相关管理部门申诉举报。
除此之外,“粉丝控评就是一种网络暴力。”网络暴力是通过各种网络信息手段对他人所进行的侮辱、诽谤和攻击行为,是一种侵犯人们的隐私权、名誉权、肖像权等人格权利的新型暴力形态。
研究显示,经历网络暴力的人,感到害怕、沮丧、自责和焦虑等负面情绪,他们可能丧失自尊、饮食节律紊乱、离家出走,甚至是自杀。
2018年9月,一名女教师因发表了质疑网络小说《魔道祖师》的言论,遭到该书作者粉丝的人肉搜索,女教师不堪忍受选择自杀,被抢救后加诸其身的网络暴力依然持续。在电视剧《香蜜沉沉烬如霜》热播期间,因剧中人物设定的问题,原作者电线被某演员粉丝恶意攻击,言语极其恶毒,并有粉丝在“豆瓣”上对电线的文章恶意评价低分,以致作者不堪压力退出微博。
网络暴力涉及的主要违法犯罪:
一是诽谤罪。为了控评,粉丝在评论区公然捏造事实诽谤他人。
二是寻衅滋事罪。对于在网络中屡见不鲜的以辱骂、诅咒等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网络语言暴力”行为,符合《刑法》寻衅滋事罪的构成要件。
三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有些粉丝公然在网上泄露他人的电话号码、家庭住址、工作单位等个人信息。甚至号召大家一起暴力对待他人。
4
怎样解决粉丝控评?
为了祖国花朵的健康发展,防沉迷新规规定,未成年人只能在周五至周天晚上8-9点之间,玩一个小时的游戏。花朵们不能玩游戏了,节省下来的时间,他们会主动地去看书学习吗?更合理的推断是,结余的时间,他们会登陆娱乐频道,追剧,看爱豆,控评。
或许,未成年人登陆微博、抖音等平台的时间,也需要进行限制。
建议由相关部门出台规定,要求各大平台设置防控评机制,只允许未成年在周五至周天的晚上8-9点发表评论信息,禁止未成年人控评。
解决粉丝控评难题,消除网络暴力,需要监管部门及时出手,更需要平台积极承担法律与社会责任。
觉得本期内容不错,就点击“在看”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网址:粉丝控评就是网络暴力,饭圈乱象可能违法 https://klqsh.com/news/view/71659
相关内容
粉丝控评就是一种网络暴力光明日报:粉丝控评是种网络暴力(粉丝控评就是一种网络暴力)
《光明日报》发文:粉丝控评就是一种网络暴力
【网信普法】控评、网暴、不当集资……“饭圈”乱象如何依法纠治
官媒怒斥粉丝控评:在评论中“互相拉踩”,实质就是网络暴力
穆庭予被曝出轨家暴,光环背后的娱乐圈乱象!
饭圈“控评”:你自以为正义的样子,真的很丑
微博粉丝控评引发的圈层对立现象浅析——基于参与式文化视角
光明日报:粉丝控评就...
粉丝控评不是为了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