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为夜间娱乐带来了什么?

发布时间:2025-09-12 22:37

为什么星星总在夜晚闪烁?因为它们想给黑夜带来光明。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日常生活笑话# #幽默日常生活#

夜晚和虚拟意义

电气革命为夜晚赋予了现实意义,从此之后,夜晚越来越明亮,除了保留了自己独特的神秘感之外,也具备了类似白天的可能性,容纳了大量白天消耗不掉的活力。接着互联网兴起了,赋予了夜晚虚拟的意义。

电气革命之后,时代的步伐开始迈向信息的时代。

在之前的时代里,所有的信息是以原子形式传播的,是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比方我们看的报纸、杂志、信件、碟片,还有诸位现在捧在手里的这本书。

电气革命为我们提供了解放人力的电气机器,生产力得到提升,我们可以更广泛地阅读报纸,收听广播,收看电视,我们通过快速方便的传播工具来迅速交流这个世界的有无。

今天的世界,俨然已成为一个数字化的世界,所有的信息,都是以比特的形式在光速传播。

比特是什么呢?比特是信息的最小单位,没有颜色、尺寸或重量,能以光速传播,它就好比人体内的DNA一样。它的表现形式是一串0或者1的数字形式。虽然它的基本单元如此简单,

但是能包含的内容却是丰富宏大的。

从计算机语言发明以来的60年里,我们极大地扩展了二进制的语汇,使它可以包含大量数字以外的东西。越来越多的信息被数字化,如声音和影像,都可以在被传输过程中简化为1和0,同时还不损害母信息的完整性。

数字化时代,赋予了人类的新空间,除了三维的世界之外,人类是可以生活在更虚拟,更宽广的世界当中的。人们不再所见即所得,与之相反的,这个时代的人们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勇敢的挑战精神,这是一个更需要智慧的时代,在互联网当中,所有的承转起合都需要信息传输起始两端的智慧的参与。

如果不怕说得更夸张一点,因为互联网的存在方式非常虚拟,所以它传输的不是信息,而是智慧,你得到的多少信息,取决于作为接受端的你的智慧。

假如我们把组成“虚拟现实”一词的“虚拟”和“现实”两个部分看成“相等的两半”,那么“虚拟现实”这个概念是需要人类智能的修饰性重现。在主观的参与下,虚拟现实能使头脑中的人造事物像真实事物一样逼真,甚至比真实事物还要逼真。这也就是为什么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更愿意躲进网络世界求安稳一生。从某种意义上,科技的发展让这个世界越来越有主观属性。

你有没有想过,人类为什么有两只眼睛?事实上,如果仅仅是观看作用的话,人类有一只眼睛就足够了,为什么是两只眼睛呢?

人类每只眼睛的深度知觉是略微不同的,这造成两只眼睛所看到的形象不尽相同,这种现象被称为视差,当近距离观察物体的时候,视差的效果最为显著。距离较远的物体基本上会在两眼上投射相同的影像。

正是因为两只眼睛的视距不同,所以人的左眼和右眼看到的画面是不同的,但是通过大脑的合成,这两幅画面会合成一幅画面,并产生三维效果,如果你闭上一只眼睛,大脑因为习惯了三维世界,你还是会看到三维画面,可是如果你天生就是独眼龙,那么你的世界很可能不是三维的。那么如果你跟苍蝇一样具备复眼,那么世界在你眼里是另外一个样子。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3D电影里总有许多近距离内来来回回的动作?为什么影片里的物体总是朝着观众席飞过来?因为那些移动正是设计在立体影像的最佳效果距离之内。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才是真实的世界呢?人类和苍蝇一定是有不同的意见,而且是大相径庭的,但是吊诡的是,都是正确的。

也许你可以说你可以通过触觉来加深视觉的定义,但是另外一个问题来了,有了大脑的参与, 你还能对触觉相信多少呢?你怎么敢肯定你摸到的就是真实的世界呢?苍蝇摸到的一定跟它几千只复眼看到的世界一致。那么,真有所谓的真实世界吗?在这种情况下,世界的真实性到底有多重要呢?

而最新的VR技术则比3D电影技术更近一步,VR眼镜各有一个显示器,每只眼睛对应一个显示器,每个显示器都显示稍微不同的透视影像,与身临其境时的情景完全一样。

当你转动脑袋的时候,影像会以相应的速度让画面更新,让你感觉好像影像的变换是你转头的动作而引起的似的,但实际上,这一切都不过是计算机经过精密计算后的呈现的一种效果,什么都没有发生。

目前来说,虚拟世界的逼真成都只取决于技术的成熟度而已,一旦技术到达某种程度,重游侏罗纪公园将不再是痴人说梦。而且无需生物学家的参与,不需要复制恐龙DNA,不需要在某个封闭的小岛搞几个大蛋孵育这种难以控制的大型生物。我们所要做的,不过是戴上一幅VR 设备罢了。

这个世界从某种意义上是主观存在的,除了量子物理从理论上给予证明之外,比特和互联网的存在也从社会意义上给予某种佐证。如果这个世界不是主观的,如果这个世界不依赖人类大脑的分析和再加工,互联网就不会有存在的必要了。

世界的客观存在依赖于我们的主观意识,这是互联网的哲学基石。这一特性与夜晚的特性暗合,夜晚从诞生那天起就具备主观性。

中国人喜欢把截然相反的两个概念放在一起,表达某种平衡,比方“善恶”“美丑”“天地”。在这种表达方式中,那个更正确、更主要的概念总是被放在前面的。但是中国人说“阴阳”,“阴”在前,“阳”在后。中国人不说“阳阴”。在中国人的心目中,“阴”生“阳”,而不是反过来,这种看法并非因为女性是阴性,她生出了男性,要知道在人类起源的源头,世界万物不是分为两个面的,分为两个互为关系的两面其实是文化的产物。

“阴阳”二字,白天为阳,夜晚为阴,也就是说,主观性在前,而客观性在后。“阴”代表主观性,“阳”代表客观性,这个小小的词汇为我们揭示了中国人的古老智慧,他们对这个世界的看法。这与佛教思想里说的“人生是一场梦”不谋而合。这种深沉的智慧在理性科学发起之后,被荒废许久,而人类对客观和理性的过度追求,从一个角度来说是离世界的本质绕了一个弯路。

所以夜晚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以独特的“主观性”深深地吸引着人类,互联网兴起之后, 它的虚拟性是夜晚的最佳补充。在某种程度上,不是互联网成就了夜晚,而是技术革命终于从理性追求回归到了主观特质。


互联网的前身是ARPA网

互联网的诞生催生了一种新型的文明。

计算机的诞生提高了计算速度,让我们可以飞快地算出特务使用的密码,以及登月舱返回的轨道。但是仅仅如此吗?当然不,计算机的起源也许只是一个高效能的大算盘,但是它带来的信息技术、传播概念、连接模式,却给人类指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方向,让人类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有可能,它从本质上解决了人类自农业社会以来就摆脱不开的资源危机意识。

每当我们提到某种革命,指的都是它的产生改变了、甚至是极大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12000年前发生了农业革命,250 年前发生了工业革命,40 年前发生了互联网革命。

农业社会的关键性资源是土地,工业社会的关键性资源是能源,网络社会的关键性资源是什么呢?是信息。

信息的性质和能源是不一样的,能源的分配是零和所有,因为它是一个有限的概念,不是你赢就是我赢,所以围绕着能源,我们会有危机意识,不管是农业社会的“土地”,还是工业社会的“能源”,在某种程度上都代表着力量(Power),所以对它们的争夺成为生死攸关的事情。

但是就好像工业社会人们对边境的执念远没有像农业社会里那么重一样,到了数字社会(网络社会)人们对能源的争夺也一定不会像是在工业社会那么势在必得。虽然我们今天未必看得到,但是将来必是如此,因为有了虚拟世界的介入,人类对能源的消耗一定是个递减的过程,那个时候能源的储备就不会显得多么重要了。

是的,“信息”的属性决定了它不可能带来危机意识。

纽约大学宗教历史系教授詹姆斯·卡斯,把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归结为两种类型:有限游戏和无限游戏。有限游戏的目的在于赢得胜利,而无限游戏却旨在让游戏永远继续下去。

对“土地”和“能源”的争夺是有限游戏。有限游戏在边界内玩,是零和全部。是非你既我的游戏,土地就这么多,石油就这么多,给了你,我就没了,于是以人类的贪婪而言,必有战争的发生。

但是互联网和信息革命却属于无限游戏,它们不仅没有边界,反而它们玩得就是边界。它们的意义在于冲击了传统的价值基础和游戏规则,创造了可无限延伸的价值空间。

价值不再局限于非此即彼的概念,而是产生一种可共享、可分享,甚至越是共享、越是分享越快活的概念。世界发展的方向不再是被几个大趋势所垄断,而是裂变成无数微小的趋势,越来越碎片化、去中心化。

现代主义强调客观性、理性、真理和秩序。而后现代主义则强调主观性、非理性、多元价值和非确定性。人们不再追求大一统的“主体叙事”,而是强调个体异质性、无中心意识和多元价值趋向。

单项技术革命影响的往往是某一垂直领域,如抗生素的发明彻底改变了医疗和健康。而互联网产生的影响,是横向水平性的。

每一个连接在网络上的计算机终端都是一个独立王国,每一个独立王国都影响着主体价值。互联网的核心精神元素就是:放开性和多元价值。

世界必将变得越来越去中心化、去等级化、去权威化,这就是网络文明的兴起。

互联网的影响远远大于蒸汽机或者电气,它不只是一次技术革命,更是一次世界观的革命, 它触及了人类更深层的精神本质,包括我们的信仰和价值系统,甚至撼动了文明的基石。

互联网正在重新格式化和升级人类的“思维操作系统”,为我们开启了一个新的轴心时代。

一再强调互联网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模式,是为了说明接下来的时代将不同于我们以往的任何时代,传统被彻头彻尾地颠覆,经济模式也是如此,如果不认清这一点,必然会在新的时代中迷失沉沦不辨方向,更不要说如何制造更大的经济价值了。

不同于农业时代和工业时代,这两个时代对白天的倚重特别大,没有阳光农作物无法生长, 没有集体劳作,大规模的生产无法进行。这些都导致白天才是人类活动的主要时间段,否则生产力就无从谈起。

但是在数字年代,个性化新主张,不再依赖集体劳作,也不再要求人员到齐,人们在各自的终端完成自己的工作、生活和一辈子。白天和黑夜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夜晚创造的经济效益、产生的 GDP 会迅猛发展,夜晚从此将会更大面积地、更积极、更充满活力地参与到人类的生活层面中来。


经济学上的新轴心时代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互联网+平台的用户数据成了金矿,让夜经济消费者变得不再神秘,互联网+更是为夜间经济的内容加上想象的翅膀。

技术的变革必然会带来人类认知、思想、信仰和价值体系的变迁,这些都无一不影响着经济的走向。

文化产业早就随着汹涌的技术浪潮,成为公认的朝阳产业,并且在世界上主要的发达国家中, 文化产业都由国家经济体系的边缘走向了中心。

根据大数据显示,英国文化产业的年产值将近600亿英镑,从业人数约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5%;日本娱乐业的年产值早在1993年就已经超过汽车工业的年产值;美国的文化产业更加发达,其视听产品的出口额,仅次于航空航天等少数行业,成为主要的出口经济支柱。

关于文化产业崛起的势头,是紧密与技术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而最近几年,文化产业呈现出井喷之势,成为发达国家主要的拳头产业,这一切是伴随着信息革命而来的。

1969年,人类跨出了历史性的一步,登上了月球,这实现了人类在漫长文明历程中的无数次憧憬和梦想,也成为轴心文明精髓——“超越性”的一次具象体现。

互联网也是在这一年诞生的,刚开始,一切都是无声无息地悄然展开,远不如登月般辉煌, 获得全球瞩目,大家甚至还一度怀疑,这玩意到底有什么用处,我们现有的关系网模式不是已经很完美了吗?用机器来传输0或者1,有什么必要吗?

但很快,人类发现互联网带来的震撼,它就如水般蔓延遍布整个星球,浸入每一个角落,让无数可能性有如生命与水的相遇一般,得到滋润,茁壮成长。

当未来的历史学家审视今天的科技进步时,他们或许会意识到,互联网不只是一次技术革命, 更是一次世界观革命。它触及了人类更深层的精神本质,包括我们的信仰和价值体系,甚至撼动了文明的基石,也深深改变了经济模式,为我们带来了经济学意义上的新轴心时代。

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会带来人类生产力的飞跃,从而影响着产业结构和经济模式。但是“这次不同了”,互联网和数字化将会更迅猛的改变一切,会在全球范围内掀起波澜壮阔、势不可挡的巨变。

从千禧年开始,互联网开始迅猛发展,变得无所不在,移动性大幅度提高,传感器体积变得更小、性能更强大、成本也更低,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也开始进入长足发展。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传播速度和广度,要远远超过前几次革命。实时上,在世界上部分地区, 以前的工业革命还在进行之中。全球仍然还有 13 亿人无法获得电力供应,也就是说,仍有17%的人尚未完整体验第二次工业革命。纺锤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它走出欧洲、走向世界花了120年。相比之下,互联网仅用了不到二十年的时间,便传到了世界的各个角落。而且传播的速度和广度依然在加强过程中。

谷歌、脸书、优步和阿里巴巴等颠覆者,几年前还籍籍无名,但如今早已家喻户晓,不仅仅在某一区域或者某一国家发挥影响里,甚至在全世界范围内都享有声誉。

我依然记得2005年的时候阿里巴巴购买了雅虎中国,外媒纷纷询问这个公司什么来头?怎么从来没有听说呢?但是时至今日,阿里巴巴已经是纯利润超过 6 百亿的集团公司,在全球500 强中排名 23。

问世于 2007 年的苹果手机,如今在街头巷尾随处可见,截至 2016 年年底,全球智能手机的总量早已超过20亿部,也就是说世界上几乎1/3的人进入手机数字时代。

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传播速度只是信息革命的一个方面而已,规模收益也同样惊人。数字化意味着自动化,自动化反过来意味着企业的规模收益不会递减(至少递减的部分会少一些)。

我们不妨以数字化革命的前沿国家美国为例。

1990 年主要的传统产业中心是底特律,1990年年底,底特律最大的三家企业的总市值、总收入和员工总数分别为360亿美元、2500亿美元和120万人。相比之下,作为新时代产业中心城市的硅谷,在2014年,三家最大的企业总市值高达1.09万亿美元,虽然他们的总收入为2470亿美元,与底特律的公司不分伯仲,但是他们的员工数量只有13.7万人,是前者的1/10强一点。

与10年前或者15年前相比,今天创造单位财富所需要的员工数量要少得多,这是因为数字企业的边际成本几近为零。此外,在数字时代,对于许多供应“信息商品”的新型公司而言,其产品的存储、运输和复制成本也几乎为零,一些颠覆性的技术企业似乎不需要多少资本,就可以实现自身的发展。比方美图秀秀和腾讯微信等公司,它们并不不需要太多的启动资金,借助数字革命的力量,这些公司不仅改变了资本的作用,还提升了自身的业务规模。

虽然公司和企业从数字革命中获益良多,但是最大的受益者还是消费者。

数字革命产生了大批新产品、新服务、新概念。这些可以在不产生任何额外成本的情况下, 提供消费者的个人生活质量。在今天,预约出租车、订购机票、查询航班、购买商品、交付账单、听音乐、看电影、点餐——所有这些事务都可以远程完成。


技术给消费者带来的好处是有目共睹的,互联网、智能手机和成千上万的应用软件让我们生活得更为轻松、更有有效,也提高了我们的总体工作效率。

我们用来阅读、浏览、通信的一台小小的智能手机,其运算能力相当于 30年前5000台台式电脑的运算能力总和,而且,它的存储信息的成本初步趋近于零,20年前,存储1GB数据的年费高达10000多美金,但是今天,平均仅需要0.03美金,这样的数字对比让你心生惊讶吧。也就是说,如果你能够携带一部手机回到30年前,你无疑就具备了上帝一样的视角和能力,当然,你得找个有 Wi-Fi 的地方吓唬人才好。

数字革命带来的挑战主要落在供应方的身上,也就是说劳动和生产领域。在过去的几年间, 在绝大部分发达的国家,特别是像我们国家这样快速发展的经济体中,劳动力对 GDP 的贡献比重具有大幅下滑。这其中的原因就是因为,创新驱使企业用资本取代劳动力,称为撬动企业经济效益的杠杆。

也就是说,大量财富的创作,或者为企业带来大量经济效益的经济行为,将不再集中于白天的密集型劳动合作,有资本的地方就是 GDP 产生的地方,而资本是无时不在运作的。

你可以在任何时刻订专车、购买机票,甚至买肥皂,你不需要在乎专车公司的调度室是不是下班了,航空修票处是不是关门了,楼下的便利店是不是打烊了,你拿起手机,不管是凌晨三点,还是中午12店,你都可以通过数字的手段,完成你的个人服务,而无需迁就对方的运作模式和运作时间。

资本的运作是不分时间,不分区间的。它即不分白天和黑夜,也不分国内和国外,它没有边界。

在当今的经济形势下,决定你竞争力的是两个因素,除了资本就是你的创新能力。展望未来, 高成本和低成本国家之间,以及新兴市场与成熟市场之间的区别越来越不重要,取而代之的是,经济体是否具有创新能力。

北美和欧盟拥有世界上最具创新能力的经济体,引领着世界创新发展。但是中国在创新领域的总和表现也非常不俗,201年中国的创新能力已经达到欧盟的49%(2006年为35%),这是令人吃惊的事情。从 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在低端制造业徘徊,中国的几代人都在致力于经济结构的转型,每个人都知道这是件任重而道远的事情,但是谁也没有想到,这一天来得那么快,那么悄然无声,即使我们的创新进程起点相对较低,但是,今天谁也不能否认的是,中国已经进入全球化生产中的高附加值领域,并正在运用我们举足轻重的规模经济优势,更好的参与全球竞争。

规模经济的优势,在云平台的运用中可以得到清晰的展现。

当我们谈到互联网的云平台当时候,我们其实是谈到了两种云平台,一种是人力云平台,另外一种是消费云平台。

只要你有一台终端,不管是电脑还是智能手机,你都可以成为全球虚拟网络中的一名从业人员,同时具备了无与伦比的机动性。

个体工作者会认为这样的工作模式压力小、自由度大、工作满意度高,是一种理想的工作状态。不分时间不分地点,你都可以创造价值,你可以成为一名专车司机,也可以成为一名外卖派送人,你可以成为视频主播,也可以成为公号达人。

除了从业之外,你也可以同时具备各种身份,一个家庭主妇一样能够做好成功的电商,一个金融从业人员,可以也是一个超酷的漫画师,生命可能性的边际被打开了,自由成为这个时代的主题。

而作为消费者,消费云平台的意义在于,让你免于被边界所困扰。你可以消费来自全世界的商品,通过快捷的物流,产生不低于实际购买的购物体验,同时还不必付出昂贵的附加价格,不仅仅是因为云平台让比价成为轻而易举的事情,也因为供应商的成本也在大幅度降低,互联网的共享特性,导致了能够为供需双方进行匹配的效力。原本利用率不高的资产,原本不成为资产的资产,都能被激活。比方私家车上的空座,家中闲置的卧室,不再需要准备扔掉的家具等等。全球最大的出租车公司优步没有一辆车,最受欢迎的社交媒体脸书不制作任何内容,最有价值的零售商阿里巴巴没有任何库存,这是以前的经济模式可以想象的事情吗?

经济学上的新轴心时代已经到来了,创新成为轴心中的轴心,不仅仅是技术上的创新,也包括观念上的创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这本书要讨论的夜晚,和白天是没有分别的。甚至,夜晚创造的GDP是完全可以和白天相抗衡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与经济密不可分,越是文化的高地,于是经济的富矿,而且这种财富的来源具有相对的长期性和稳定性。夜间文化消费推动着一个城市的夜间经济繁荣,是繁荣市场、拉动消费的有效途径,也是衡量一个城市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尺度。

夜间文化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增强了文化产业的后劲和总体势力,夯实了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性作用。夜间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力刺激了消费,有效扩大了内需,为转变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作用。

工作时间和消费时间越来越弹性,不夜城越来越多,24小时的店越来越多,越是发展程度高的城市,夜晚的安全性和活跃程度也会越大。因为需求在上升,夜晚,从某种程度上,不再是白天的延伸,而成为另外一个庞大的经济市场,是第二GDP的容纳体。


网址:信息时代为夜间娱乐带来了什么? https://klqsh.com/news/view/236948

相关内容

自媒体时代,为我们带来了什么?
人为什么要娱乐,娱乐为了什么,为了心情吗
《菠菜娱乐导航》:让娱乐信息触手可及的新时代平台
趣夜是什么
您认为知识型短视频给你的生活带来了什么()
《红楼梦》描写宝玉与袭人夜里换腰巾的情节,透露了什么信息?
唐代的民间娱乐活动有什么?
为什么旅游会带来快乐,为什么旅游会带来快乐呢
娱乐金沙网:数字化时代的娱乐新宠,吸引你的理由是什么?
音乐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