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的艺术审美

发布时间:2025-09-13 00:32

了解中国传统剪纸艺术,提升生活审美 #生活乐趣# #生活艺术# #手工艺生活# #民间手工艺#

1.各艺术门类的发展历史

(1)文学艺术

《诗经》:现存305篇,依据不同的音乐风格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雅、颂的划分,反映了当时诗歌与音乐舞蹈的密切关系,体现了上古时期诗、乐、舞三位一体的文化特征。

楚辞:是战国时期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文人创造的一种新诗体,具有十分浓郁的楚国地方文化色彩,(后世又称楚辞为骚体诗)骚体诗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从民间集体歌唱过渡到诗人独立创作的新阶段,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楚辞最突出的艺术成就是其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

汉赋和乐府民歌:是两种风格迥异的文学样式。汉赋是由楚辞演化而来的一种专事铺叙的用韵散文。汉乐府民歌则比较贴近当时下层人民的现实生活

唐代格律诗:是中国诗歌形式美的极致,这种诗体字数、句数固定,讲究平仄押韵和粘连对仗,形式整齐,韵律和谐,具有强烈的音乐美感。

词的起源,再次反映了中国诗歌与音乐密切关联的文化传统。宋词对意境的刻意追求、语言的口语化特点、多样化的艺术风格等都对中国文化审美观念的丰富与发展做出了贡献。

其他如元代的散曲、明清的章回小说等等,都是颇具中国特色的文学样式,它们都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

(2)戏曲

发端于远古时期祭祀鬼神的仪式。宋“杂剧”已成独立的艺术门类,元代为辉煌时期。

中国戏曲最主要的特征是表演方式的程式化。表现为:角色的模式化;动作的虚拟化。

音乐

特点:中国古代音乐是伴随其他艺术形式发展的;多民族的融合;乐器乐理历史悠久。

(4)舞蹈

特点:民族性、民俗性、地域性

(5)绘画

特点:追求神似,注重意境;以墨线为造型的主要手段;诗、书、印密切结合。

(6)建筑

特点:在建筑结构上的最大特点是以木结构为主;在建筑布局上的显著特点是左右对称;具有强烈的人文性,寄予浓厚的思想观念。

2.中国古代艺术的致用精神

(1)“诗言志”作为一种艺术观念,最早体现在《诗经》的诗歌创作中,而作为一个艺术命题,大约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诗言志”的基本含义是说诗歌是用来表达作者思想感情和理想追求的一种艺术形式。

(2)“文以载道”的艺术命题是宋代古文家周敦颐提出来的。写文章的目的,就是要宣扬儒家的仁义道德伦理纲常,为统治者的政治教化服务;评价文章好坏的首要标准是其内容的贤与不贤,如果仅仅文辞漂亮,却没有道德内容,这样的文章是不会广为流传的。

(3)“乐以教化”:中国古代音乐历史悠久,并且从很早的时候就与道德教化紧密联系在一起。

3.古代艺术的几种重要的审美观念

(1)中和之美:受儒家“中庸”哲学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艺术把“中和”作为重要的审美原则。中和之美要求艺术所表现的内容要符合“温柔敦厚”的儒家诗教,所反映的思想感情不能超越儒家传统的道德规范,“要发乎情,止乎礼义”。 中和之美的审美观念对于促进中国古代艺术向着和谐统一的方向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其消极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2)尚意追求:《周易》是最早讨论言意关系的历史文献。魏晋时期的尚意追求在各种艺术形式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魏晋以后,意境和神韵一直是中国古代艺术的追求目标。

(3)尊崇自然:受“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影响,尊崇自然成了中国古代艺术一个重要的审美原则。东晋陶渊明的田园诗是反映作家渴望回归自然的典范之作。在陶渊明等人的倡导下,追求自然的风尚在晋宋之际出现了一个高潮。唐宋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山水游记,这些作品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对自然造化的憧憬和向往,抒发了作者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的思想感情。

举报/反馈

网址:中国传统的艺术审美 https://klqsh.com/news/view/237247

相关内容

挖掘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气质和意蕴
从中国传统艺术的25个侧面,窥见中国人骨子里的审美基因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之美:传承与创新
数字时代的艺术审美:人工智能与传统美学
文化传承与艺术审美
传统美食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烹饪艺术与饮食文化
中国人的审美:千年传承中的惊艳之美
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找寻审美给养
#发现艺术#中国传统艺术根植于数...@翰墨新知的动态
文化中国——走近中国传统艺术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