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审美(课件)

发布时间:2025-09-13 02:12

艺术学习:参与艺术课程,提升生活审美能力 #生活乐趣# #生活艺术# #创意生活# #个性化生活#

1 / 6·····谢阅。。。。。
艺术与审美
艺术与美、审美的关系探析
自艺术作为单独的学科被划分出来,在历史上一直占据
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被作为文化的象征,一种“美”的体
现。

但是不是所有的艺术作品都给人美的享受,也不是所有
的艺术作品本身就代表着美,更甚至,许多作品无法达到美
的共鸣,也就是我们通俗所说的“欣赏不了”.由此看来,艺
术便不等同于美,那么,三者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文档交流 仅供

参考...

1 艺术与美

艺术首先存在于意象世界中,意象是艺术所能提供给人
的最基本的东西,可以说,它的本质体现在意象世界,是一
种人类活动的总称,包括这种活动本身及这种活动的产品。
由于有意识的活动都是有目的性,艺术活动自然也是有目的。
艺术最为核心的特点就是其目的在表达人的某种特定感受。
凡是能够传达某种感受的人类活动多少总有些艺术的意味,
我们可以称之为具有一定艺术性的人类活动。包含感性内容
的人类传达活动,构成了艺术最为核心的特征之一。其次,
艺术活动还有一种虚拟性特征就是与现实的疏离感。
...文档交

流 仅供参考...
2 / 6·····谢阅。。。。。

如前所说,大致可以将艺术活动的特征界定为一种“非
概念”和“非功利”的情感体验与传达活动。这些特征对于
确定一件作品的艺术性强弱来讲大体是适合的,但并非有了
这些特征就一定是艺术品。从逻辑角度讲,也就是艺术这一
人类活动的主要特征。
...文档交流 仅供参考...

然而古今中外关于美的定义也很多,却并没有一种普遍
认可的观点。美,单作为一个汉字,《说文解字》里有这样
的说法:“美,甘也。”这是美的本意。在中国古代,它可以
解释为形貌好看,如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龚自珍《病梅馆
记》。
...文档交流 仅供参考...

可以指理想的尽美也。-《论语》。也可以表达为好,其民
愿,其俗美。-《荀子·王霸》。“美”代表着善,漂亮,赏心
悦目。
...文档交流 仅供参考...

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提出“美是理式”,亚里士多德认为美
在于“秩序、匀称与明确”.作为一个学科,美可以理解为
是能引起人们美感的客观事物的一种共同的本质属性。康德
相信,美绝非单一维度,而是多种属性的审美文化过程,康
德将艺术从传统文艺学的真实性或道德性的本质界定中解
放出来,获得了审美活动的本质规定。
...文档交流 仅供参考...

一个审美判断既非单纯由审美对象的客观特征决定,也
不是单纯由审美主体的心理特征就可以做出的,而是由二者
3 / 6·····谢阅。。。。。

构成的审美关系的具体状况决定的。不同的人,甚至同一个
人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都有可能会对同一对象美的是与否
做出不同的判断。
...文档交流 仅供参考...

实际上,人类文明的早期,不管中国还是西方国家,美和
艺术并没有直接的联系。科林伍德在总结西方美学史上“艺
术”一词含义变迁的历史时说,“一直到17世纪,美学问题
和美学概念才开始从关于技巧的概念或关于技艺的哲学中
分离出来。到了18世纪后期,这种分离越来越明显,以至确
定了优美艺术和实用艺术之间的区别;这里‘,优美的’艺术
并不是指精细的或高度技能的艺术,而是指‘美的’艺术。”
...

文档交流 仅供参考...

在古代“,艺术”很少作为一个词被使用。“艺”指“种
植”,“术”指“技能、技术”.“艺”和“术”两个词结合,
指现代具有“非功利”性质的艺术,显然是受了西方现代艺
术观影响的。
...文档交流 仅供参考...

在具有审美含义的狭义艺术观念诞生之前,东西方文化
都倾向于将艺术看作是非独立的、与人类的其他生产和技艺
结合在一起的。把艺术规定为“美的艺术”,只是近代以来
的事情。艺术与美之间的关系可以认为是,在由审美对象和
审美主体构成的审美关系中,客体具有某些审美特征,主体
则具有一定的审美观念,当两者吻合时,主体便会做出肯定
4 / 6·····谢阅。。。。。

的判断,这也就是一个关于某物为“美”的判断。由此可见
“,美”是一个存在于具体审美关系中的肯定性情感判断。
...

文档交流 仅供参考...

2 艺术与审美

作为人类掌握世界的特殊活动与成果,艺术与人类其他
精神掌握世界的方式不同,它是以审美这一特殊的精神--实
践方式来掌握世界的。例如,理论思维重点以抽象、概括理
论方式探求世界本质,宗教以将人的精神依附于神秘外力的
方式把握世界;艺术则通过审美创造和审美体验来实现人的
生命价值追求、精神需要,从而展现人对世界的理解与把
握。
...文档交流 仅供参考...

这也是艺术最重要的价值。
艺术是人类精神的物态化和审美价值的创造。自然界可以
呈现出不能为他物所替代的审美存在意义。蓝天白云这类自
然界的东西都有特定的审美价值。但是,正如马克思所说的,
天然物的价值不以人的劳动为媒介,即使是未经人的劳动改
造的天然之物,仍可以成为社会需要的对象、人的对象,从而
具有“为人”的价值,包括满足人审美需要的审美价值,我
们常说“风景如画”.风景终究只是“如画”而不等于画。
虽然不是艺术,但具有美的价值。人有意识进行的活动及其
创造物作为人的意志体现,凝聚了人的生命内容、价值追求。
5 / 6·····谢阅。。。。。

艺术则不仅是一种精神活动,更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实践活动,
它要借助物质手段将人类精神、生命内容加以物态化,是艺
术创造主体(审美主体)对质料(审美客体)的实践上改造及
其结果。
...文档交流 仅供参考...

康德实际上完成了文艺美学最重要的理论建设工作。艺
术使美的本质真正回归,当艺术被确立为审美活动时,对美
的本质的研究就超离了形而上的哲学预设和逻辑推演而进
入艺术领域。
...文档交流 仅供参考...

事实上,人类审美活动领域要比艺术领域更为广泛。对于
社会人生,人会有审美体验;面对自然风光,人可以产生审美
感受。甚至通过回忆和想象,人也能形成撼动心灵的审美情
感。就是说,对于自然、社会和人生的一切现象,人都可以
产生审美反应。然而,这些审美活动不一定形成符号化的精
神传达,并不一定都有物态化的表现形式,艺术必定要借助
物质手段将生命内容、人类精神加以物态化。
...文档交流 仅供参

考...

根据席勒的美学观点,精神的这种高度的宁静和自由,与
力量和朝气相结合,这就是真正的艺术作品应该使我们超脱
所处的心境,也是真正审美品质的最可靠的试金石。他认为
一部真正的美的艺术作品中,内容不应该起任何作用,形式
应该起全部作用;因为只有通过形式才会对人的整体发生作
6 / 6·····谢阅。。。。。

用,相反通过内容只会对个别能力发生作用。内容不论多么
高尚和广泛,它对精神随时都起限制作用,而只有从形式中
才有希望得到真正的审美自由。因此真正的艺术作品应该通
过形式来消灭质料。也就是说,一部作品不能仅仅靠内容去
打动欣赏者。否则就失去了审美教育的作用。
...文档交流 仅供参

考...

3 小结

如今艺术正走向衰落,文学的商业化、通俗化,文化遗
产遭到破坏,越来越多的人注重名利、荣誉,扼杀了人的审
美情趣。甚至根本感受不到美的存在。受中国传统道德的影
响,人们总喜欢将事物冠以道德的名义,审美渐渐被道德教
育所取代,在道德的压力下,审美就变得越来越薄弱。生活
中不缺乏美,缺乏的是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文档交流 仅供参考...

·····谢阅。。。。。

网址:艺术与审美(课件) https://klqsh.com/news/view/237364

相关内容

《艺术审美》课件.ppt
艺术与审美
“ 艺术与审美 ”通识教育选修课教学大纲
《插花艺术课件》课件.ppt
艺术与审美——设计与生活
文化传承与艺术审美
艺术感知与视觉审美
“艺术修养与审美鉴赏”模块核心课程——艺术欣赏(艺术导论)
艺术修养与审美体验
【欢迎申报艺术学院微专业】艺术与审美微专业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