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亮点及对热评一关于该片成见内核塑造质疑的回应(主观性极强+大量剧透)
电影剧透与影评:不剧透但分享电影背后的故事,引导观众以不同角度理解影片。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生活趣味分享# #电影剧透与影评#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全文3000字
0729措辞修改
——————————
原文
首先我想说一下,我对于这部电影中比较喜欢的几个亮点。 第一个是江山社稷图。一般情况下我们是把事物画到纸上,但是他在这里采用了一个反向思维,是从画中看到了世界。而且当哪吒敖丙太乙真人和申公豹4个人不小心变成一个滚球的时候,然后哪吒的父母和陈塘关的百姓在纸外看,其实这个情景是很让我想起小时候玩的那个尺子里面的滚珠迷宫。 第二个是是详略得当,矛盾集中体现。①很多人都会在那个小孩子戴着面具出来的时候就意识到那个连环恶作剧就是哪吒设计的,但是其实你可以看到他在后面的那群小伙子真的中招了的时候用的是图片闪现,能够弱化审美疲劳。②哪吒三岁的生辰宴,对于他父亲是如何请来陈塘关的百姓,只用了他父亲的一句话,说就算我磕头也要把他们请来,就把他这个父爱隐藏在这一句话中,具体的画面大家可以自由的去想象。③哪吒和敖丙是彼此之间的唯一朋友,但是他们却又是彼此的敌人。我感觉敢磕藕饼cp的人都是在玻璃渣里找糖(比如我)
第三个是对中国风的结合和对原来哪吒形象的还原,具体主要体现在画风,道具和咒语上。画风是中国画风,特别是在那个江山社稷图里面更加突出了这一点,然后道具它其实是很大程度上的还原,比如说乾坤圈混天绫风火轮和火尖枪,其实对于我们这些看过动画版哪吒的人来说都是一个很深的回忆,然后咒语也是,急急如律令,耳熟能详但又拥有新意。 第4个是创新,对于现代流行思想的融合。最主要体现的一个是哪吒父母形象的改变,哪吒的母亲由一个文文弱弱的女子变成了也能斩妖除魔的女将,而且哪吒母亲的出场其实是很颠覆她在以往故事中的形象的,啃着瓜皮,然后嘴上会喊着老娘的人,一点都不符合贤妻良母的形象,但是却更贴合现代女性的形象,李靖他由原来的只关心陈塘关的百姓变为除了是一个总兵,更是一个父亲的形象,这是使他的形象能够更加的丰满起来。还有一个就是哪吒的喊麦,其实我觉得他的改版很适合当时哪吒的心情,我个人在看的话是没有感觉到出戏的。 第5个是我自认为的照应,可能主观性会比较强。一个是李靖去跪那朵长生云的形象,可以让我们去脑补跪着去求陈塘关百姓去参加庆生宴的李靖,还有一个就是当时在哪吒生庆生宴的时候,哪吒的母亲的祝语是我多么希望能够看你到老,然后他父亲的祝语是,孩子你将来的路还长。因为李靖已经将换命符给了他,但是哪吒的母亲不知道。 然后我想回应一下网上对于哪吒这部剧的质疑。本自来水觉得哪吒这部剧哪哪都好除了有一点我看了特别不爽——它里面的水一点都不符合重力作用(因为这部电影是奇幻电影,所以我对其他内容可以接受的原因是,里面创造的奇幻世界离我很远,但是水这个实在是太接近我们所处的世界我个人不太能接受)。但是因为这部剧的内核应该是讲成见,所以很多人对于这部电影的质疑也是集中在成见问题,即他是否有将打破成见这一主题比较好的呈现在观众面前。 我个人感觉它的呈现度是比较完整的。 首先来看这部电影里面立的成见。电影里面的成见有很多,比如说人民对于哪吒,天庭对于龙族,天尊对于申公豹。这一点应该是很多持质疑者也认同的。 但是他们对这部电影所谓的破成见不够满意。第1点他们认为成见破的不够深,第2点他们认为成见破的方向不对。 破得不够深这一点我是稍微认的,因为限于电影的篇幅,它的确不可能把转变说得很具体详细。陈塘关的百姓看看哪吒救了他们之后,呼啦啦的跪了一圈,这一个转化是有点快。敖丙突然就明白了,所谓的我命由我不由天,然后去帮助哪吒,这也是有点快。但是其实导演在前面我觉得是有做铺垫的,比如陈夫人在告诉他的孩子说人心都是肉长的之类。 但是对于所谓的破的方向不对,这一点我个人就非常不能认同。拿龙族的例子来举例。电影的逻辑是,龙族被天庭所歧视,龙族要打破他们的成见,就要让敖丙回到天庭去成为神。质疑者就说不对,所谓的打破成见是不回到天庭去,回天庭这其实已经是活在成见之中了,就像古代被压迫的农民并不想推翻压迫他们的达官贵族而是想着让孩子也当官(引用热评一)!我觉得这是没有分清所谓的成见和社会普遍认同之间的关系,以及没有明白所谓的责任。我们都会生活在一个特定的世界里,世界里的这些人各司其职,并且为了各方的利益平衡,形成了一套各方都认同的世界观,我们所谓的打破偏见,并不是说要跳出普遍的社会认同,在我这里我认为普遍社会认同是一个中性词,它象征的是这个世界在它的运行中所形成的一套运行规律。偏见我们是需要打破的,但是我们更重要的是将社会认同和我们自身的需求形成一个平衡。你不让龙族回到天庭,但我们其实更重要的是要解决他之后的归属,即是思考如果我不回天庭,我能怎么样?一个是老老实实生活在地下的炼狱里,还有一个就是当个甩手掌柜,我什么也不管。但是其实这里就涉及了一个责任的问题。无论在任何一个世界里,任何人都不可能是当一个完全的自由人吧,他一定是身上肩负着所谓的社会责任,那么我们来看龙族他的社会责任是什么,一般来说我们说的是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或者他们并不是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但是我们传统世界里就是认为这两个还是有一定的关联。那龙族他拥有那么强大的力量,他要帮忙镇守海里的妖怪。龙王他并不是说没有能力去摆脱这个炼狱,但是他却依然留在这个炼狱中,我相信龙女应该是不止一次提出可以让龙王出去,但是他不接受,就是因为有责任的束缚,他更希望的是打破天庭对于龙族的成见,相对舒适的在这个社会体制下完成他的责任。我觉得这是一种平衡,而不是所谓的成见破的方向不对。 这个大点说完之后,我们再来说一下“太乙真人没有能力没有责任心却被元始天尊委以重任”的问题。前面我已经说了,能力和责任是有一定关联的,但是他并不是唯一决定因素,那么我个人认为选定太乙真人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太真人的责任心,我可以承认,他也许没什么能力,但我不太能认同他没有什么责任心,虽然他的确是有失职的行为,而且这个失职的行为是比较大的。他有责任心,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看,一个是他在画里教哪吒教了两年,把自己的仙术教给他。还有一个是敖丙和哪吒在一起承受天劫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非常有能力的申公豹怎么样?他跑了?!!喂,好歹也是他徒弟好吧。而太乙真人选择的做法是和他们一同渡劫,虽然损失了几百年的修行,倒是保全了两颗灵珠的魂魄。 还有一个小点是那个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主体可能有移位,宣传的时候拥有这个特质的主体是哪吒,包括在预告片以及宣传海报,但是体现出来却是哪吒只是打破别人对他的偏见却屈从于天命,真正能够实践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反倒是敖丙,但是我更愿意把它认为是两个人之间的一种相互成长,两颗灵珠的相互救赎。 最后一个小点,我想谈的是人物刻画的刻板。我承认,但是我个人认为并没有那么的严重。举个例子好了,你说那些人之前对哪吒有偏见,后来哪吒度过了天劫,却呼啦啦跪了一圈,你认为这样是体现了他们的可操纵性。我????为什么你不认为这是一种逐步摆脱偏见的行为呢?一个你之前十分害怕的“妖怪”救了你难道你要蔑视他的救命之恩才是所谓的不愚昧吗?还是先跳起来指着他的鼻子骂一顿,然后再谢过他的救命之恩才算不愚昧?你不能只破而不立呀,我们不仅仅要考虑这个行为本身,更要考虑这个行为在当时的情境是否合理,以及不采取这个行为的其他操作可以是什么。 作为自来水,可能会有强行逻辑正确的操作,而且本人只是一刷,可能会看漏很多细节。如有不足,敬请指正。 以上。
靖源
20190726
网址:电影亮点及对热评一关于该片成见内核塑造质疑的回应(主观性极强+大量剧透) https://klqsh.com/news/view/238253
相关内容
电视剧热度与口碑分化背后:观众为何对热门剧集评价两极?热门剧集大盘点:五大网播剧集的亮点与评价
《热辣滚烫》影评分析:探讨应试影评写作技巧
影视剧争议大爆发:流量明星与实力派对决,观众口碑为何两极分化?
2025年影视圈剧集质量大曝光:这些热播剧为何遭差评?
《藏海传》口碑两极分化,观众差评一致,肖战演技遭质疑
2024年电影市场盘点:喜剧成主力,小话题引共鸣
这6部国产剧为何让人反复回味?从角色塑造到剧情深度的多维解读
电影《爱的暂停键》终极物料名场面见证女性成长
剧集市场热度值真正应该被讨论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