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探秘10种舌尖上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美食
《舌尖上的中国》系列书籍带你探索各地美食文化 #生活乐趣# #美食烹饪乐趣# #美食烹饪书籍#
功德林素食 2008年 功德林以其厚重的历史积淀、独特的素食绝技及创新的素食文化特色,被国务院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全国素食行业中唯一一家获此荣誉的素食馆。油爆鳝丝、糖醋排骨、油淋仔鸡、这些听起来就让人垂涎欲滴的荤菜,功德林却是用蔬菜、菌菇、山珍植物、豆制品等素食原料经过煎、炒、烹、炸方式烹制成型。
南翔小笼 以“皮薄、馅大、汁多、形美”著称,是上海人乃至全国家喻户晓并喜欢的美味点心,已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南翔小笼馒头的馅料为秘制配方,140多年来靠师徒之间薪火相传,6代传人通过师徒传承的方式,将南翔小笼馒头的制作技艺不断进行传承和改进。
五芳斋粽子 经过世代传承,五芳斋粽子的制作技艺很好地保存了江南地区汉族传统点心文化的精髓,并一直延续至今,并于2010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五芳斋粽子传承了传统的做法,工序仍保持传统的手工制作工艺,如调料培植仍采用祖传的秘方、切肉工艺和包裹工艺仍保持传统的手工制作等,确保百年经典口味不变。
同盛祥牛羊肉泡馍 陕西唯一的餐饮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盛祥牛羊肉泡馍是这一美食的代表。同盛祥创建于1920年,取“同兴盛、共吉祥”之意,定名为“同盛祥”。因其用料考究,汤鲜味美,所以在顾客中享有极高声誉。2008年,同盛祥牛羊肉泡馍制作技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全聚德烤鸭 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吃烤鸭真遗憾。到了北京,人人都得尝尝北京烤鸭。北京烤鸭不仅被誉为“中华第一美味”。其工艺是控制整体的温度将鸭子在不见明火下仍可处理到外脆肉嫩,完美呈上,同时也更为营养健康。2008年,全聚德挂炉烤鸭技艺、便宜坊焖炉烤鸭技艺都已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都一处烧麦馆始建于清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距今已有277年的历史,是京城有名的百年老店。都一处经营的烧麦一直被人们视为美馔珍品,以皮薄馅多味道鲜美而出名。烧麦制作工艺复杂,需16道工序,尤其是走槌压皮技艺独到,用走槌压出的皮呈二十四个花折,代表二十四个节气,缺一不可。
蒙自过桥米线已被中国烹饪协会授予了“中华名小吃”称号,还被列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蒙自也被授予“中国过桥米线之乡”。蒙自过桥米线以汤料上乘、佐菜丰富、工艺复杂、制作考究、吃法独特、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著称,被郭沫若誉为“云南食品中一朵瑰丽的山茶”。
周村烧饼 至今已有1800余年的历史,其以“酥、香、薄、脆”著称。周村烧饼被誉为“可以吃的文物”,2008年“周村烧饼制作技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悠久的历史,精致的做法,使周村烧饼成了淄博美食的典型代表。
鸿宾楼开业于清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是天津主营清真风味菜肴的中华老字号。全羊席从头至尾,在所有的菜名中不露一个“羊”字,而以优美生动、形象的别名代之,可谓“食羊不见羊,食羊不觉羊”。“全羊席”已经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成为真正的“中国寿宴第一席”。
猫耳朵是山西普遍流行的一种风味面食。 猫耳朵面食在山西民间制作方法多达数十种,名称各异。2008年6月,山西猫耳朵制作手艺被国务院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举报/反馈
网址:带你探秘10种舌尖上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美食 https://klqsh.com/news/view/238800
相关内容
舌尖上的非遗传承,十道非遗美食带你领略华夏千年饮食文化风情 –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特种食品工作委员会舌尖上的中国:探寻传统美食的文化魅力
环球美食探索:舌尖上的文化交融
探秘淄博:舌尖上的非遗美食与城市魅力交融之旅
环球美食探索:发现舌尖上的独特魅力
美食文化:舌尖上的历史与情感!
探秘舌尖上的中国:品味特色美食,领略文化魅力
舌尖上的学问:认识中国美食的历史与文化背景
火锅社交学,一种新型的“舌尖上的潮流”
美食与文化的交融:探寻舌尖上的传承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