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旅行中的趣闻轶事,拓宽见闻 #生活乐趣# #生活分享# #生活故事精选# #生活趣事集锦#
潭拓寺趣闻轶事
陈平
<p class="ql-block">美篇号 10688709</p><p class="ql-block">华为手机 Mate 20x(5g)</p> <p class="ql-block">先有潭拓寺,后有北京城。正月初三寻访潭拓寺后,潭拓寺穿越千年的历史人文沉淀,萦绕在脑际,久久不曾散去。因此继在美篇与美友分享《潭拓寺祈福求财寻姻缘》后,整理了一些潭拓寺的趣闻轶事与美友们分享,以贺新年。</p> <p class="ql-block">帝王树 古树(一级)唐朝(约1310年)</p><p class="ql-block">帝王树是一棵银杏树。银杏出现在几亿年前,是第四纪冰川运动后遗留下来的裸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现存活在世的银杏稀少而分散,几百岁的老树更不多见,和它同纲的其它植物基本灭绝,而银杏不但生存下来了而且寿命还很长,是树中的寿星,所以有“千年虫”、活化石的美称。</p><p class="ql-block">清代乾隆皇帝来寺游览,见此树枝叶繁茂叹为观止,即兴而发,御封钦典为“帝王树”。</p> <p class="ql-block">配王树是一棵银杏树,它与其东侧的帝王树是潭柘寺最著名的一对古树。配王树高约30余米,直径约3米左右,是为了给帝王树配对后来补种的,故而称其为"配王树"。可惜这两棵银杏树都是雄性,因此不能结果。</p><p class="ql-block">帝王树与配王树是雄雄相配,但在它东侧的行宫院内也有两株银杏,左右相对而生,都是雌性,每年秋季果实累累。这种雄雄相配,雌雌相对的现象是有意为之,还是乱点鸳鸯至今仍是一个未解之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潭拓寺娑罗树(又称七叶树,树龄 六百多年)。 </p><p class="ql-block"> 娑罗树是佛门的圣树,因佛祖释迦牟尼在娑罗树下涅馨,因而受到佛教徒的崇拜。此树原产于印度,佛教传入我国以后,逐渐被一些佛寺所引种。目前,只有少数规模大的寺院才有种植。叶呈长叩形,夏初开花,花为串状白花。花开时节,仿佛在黑绿色的大树上插满了白色蜡烛,十分新奇、好看。清康熙皇帝有诗赞曰:"婆罗珍未不易得,此树性应月中有。"</p><p class="ql-block"> 潭拓寺娑罗树有两株,东西对应,与帝王树和配王树南北相望。</p> <p class="ql-block">金镶玉竹因金黄色的竹干上,有一道翠绿的细条状纵沟,每节之间交错而生,o又称“黄金间碧玉竹,或曰“黄金挂玉”,是龙须竹的一种,原产于四川的成都地区。清金挂玉",是龙须竹的一种,原产于四川的成都地区。</p><p class="ql-block">清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6年),康熙皇帝御赐潭拓寺龙须竹八杠,种植在万岁宫前后,即竹林院和行宫院内。</p><p class="ql-block">1702年,康熙皇帝游览潭柘寺时,曾写下一首《咏潭柘寺竹》的七言绝句:"翠叶才抽碧玉枝,经司清影上阶墀。凌霜抱节无人见,终日虚化与凤期。"</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西观音洞坐西朝东,自成院落。在院内南侧的崖壁上有一个山洞,这就是西观音洞。洞内供有一尊汉白玉观世音坐像。山洞是人工开凿而成的,洞口用青石砌护,上方镶有一块汉白玉白横匾,上写"慈灵默佑"4个金字。院中敞厅后面是一道直立的山崖,崖下的石缝中有一股涓细的泉水汩汩流淌。泉水沿着引水石槽,通过敞厅,流入院中的"莲池"。院内的西南角有两眼"神虎泉"。井口至水面深约1米,井口直径约1尺。水质清凉而甘洌,十分纯净。</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神秘佛头(安置在西观音洞)</p><p class="ql-block">潭柘寺外突然发现了一个佛像头,这个佛像头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p><p class="ql-block">这个佛像头有60多厘米高,虽然从材质上看有些粗糙,但面部表情却栩栩如生,发髻高挽,配戴的花冠筒洁大气。 佛像头是早上6点多在寺庙外四十多米的一个地方发现的。由于佛像头出现在这里比较蹊跷,于是他们就报了警,并请来了文物专家。据专家讲,由于不知其身在何处,所以目前还无法确定其真正的年代和出处,但就在门头沟区来说,这还是独一无二的,那么,如此贵重的文物怎么会跑到寺庙外呢?</p><p class="ql-block">文物专家分析说,这个佛头有上百斤重,从其出现时的包装和保存完整来看,应该是被人收藏的,经专家鉴定,佛头应是明代以前时期的文物</p><p class="ql-block">"神秘佛头"安家潭柘寺西观音</p> <p class="ql-block">龙王殿和石鱼</p><p class="ql-block"> 龙王殿内供有龙王像。</p> <p class="ql-block">在龙王殿前檐下的左侧,挂有一条石鱼,是用一块含铜的石料雕刻而成。其声如金石,若敲击其不同的部位,可以发出不同的声响,十分悦耳,犹如乐器。传说这条石鱼原来是南海龙王进献给玉皇大帝的一条神鱼。有一年,天下大旱,疾病流行,玉皇大帝就把这条神鱼赐给了潭柘寺,让其下到人间去拯救灾难。这条石鱼广有神力,天下南七北六13个省,哪个省发生了旱灾,只要敲击一下鱼身上相应的部位,那个地方就能够下雨;人有了伤病,只要用手摸一下鱼身上的相应部位,自己的伤病就可以痊愈。石鱼也是"潭柘四宝"之一。</p> <p class="ql-block">潭柘寺有四件宝:一是被称为潭柘寺的开山祖师华严禅师的画像;二是原三圣殿西供奉的药师佛像;三是大雄宝殿里的两根“自油柱”;四是龙王殿檐下挂着的石鱼。</p><p class="ql-block">作为潭柘寺的四宝,现在人们除了可以看到龙王殿檐下挂着的石鱼以外,其他三宝已经不知去向。</p> <p class="ql-block">摸石鱼的游客</p> <p class="ql-block">排队等候摸石鱼</p> <p class="ql-block">年年有余 岁岁平安</p> <p class="ql-block">“双凤舞塔松"是两棵形态奇异的古松。西侧的一棵略向东倾斜,在树的尖顶上,有一小树折曲成为三角形,宛如风头,凤头上高付着一站松针,好象凤凰头上高挑的翎毛;树身上,两根大侧技模生并微想,好像凤凰张开的阻腾:东侧的一棵树身略向西倾斜,树身修长,干体扭曲,形态妸娜。好像两只翠凤在白塔前旋舞,因而人称之为"双凤舞塔松”。</p> <p class="ql-block">老虎洞 老虎洞洞口上方镶有一块汉白玉石匾,上写"神虎"二字。洞内塑有"疯魔和尚"因亮法师的坐像,身旁右侧塑有一只俯首贴耳的卧虎。</p><p class="ql-block">"疯魔和尚"法号因亮,他精通医道,不修边幅,性情怪异,貌似疯颠因而世人都称他为"魔佛"、"疯魔和尚"。据说在潭柳寺后的虎踞峰上有一只老虎,在因亮法师的教化下,弃恶从善。因亮法师圆寂后,寺僧将因高法师的遗体经处理后,包上泥,塑成了一尊"肉身佛",并在其身边塑了那只殉主而死的"神虎"。山洞修好后,起名"魔佛洞",后觉"魔"字不雅,因而又改名为老虎洞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千年白皮松</p><p class="ql-block">专家鉴定树龄1100多年,是华北乃至全最国最白的白皮松。</p> <p class="ql-block">千年白皮松 截屏自头条</p> 网址:潭拓寺趣闻轶事 https://klqsh.com/news/view/239065
相关内容
轶闻趣事历史名人苏轼轶闻趣事的故事(通用13个)趣闻轶事是什么意思民国文人趣闻——大学者胡适的趣闻轶事少许古代趣闻轶事的微博视...王羲之生活中的趣闻轶事轶闻趣事五则历史名人苏轼轶闻趣事的故事宋轶黑色穿搭现身玉渊潭公园春游民间趣闻轶事小合集,让你大开眼界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