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朋友向我倾诉,说她想写励志文章影响别人,可是写不出来,很痛苦。我很理解她的心情。不少写作的人都有这样的想法,想影响别人,鼓励别人。可我觉得想做到这个层次,首先得学会鼓励自己。
作为一个写作者,你能否先和自己对话,倾听自己的声音?有的人很想寻求外界认可,对自己却没有什么耐心。自己也是一个生命啊,为什么不关心一下自己呢?
我写作两年多来,公开发布的文章没有获得什么奖项,也没有多高的阅读量。可我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都写日记,一天不落。这个习惯,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就像呼吸一样不可缺少,就像吃饭喝水一样自然。
我是一个好奇心很强的人,而且我的想法还特别多。表现在现实中就是,话多。要是和朋友一起吃饭,我能从头说到尾。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大脑里想法那么多。别人能憋住不说,我不行,我得说出来。如果没地方说,我就要写出来。
写日记,就是纯粹为自己而写。
自从我意识到人只有一次生命,过去的日子再也不会重来时,我就想用文字把我的生命记录下来。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记忆力会不断下降。有时候昨天做过的事情,今天都想不起来了。我每天都写日记,为了对抗生命的虚无。
最重要的是,写日记让我加深对自己的了解。人们总以为很懂自己,其实不然。你到底为什么伤心,为什么愤怒,为什么失落,有时候你根本不清楚。有的人可能活了一辈子也不了解自己。
曾经我觉得,如果我某件事情搞砸了,我伤心沮丧就是很正确的反应,我只能被这种情绪控制。
可是,当我看到有的人把事情搞砸了,人家很淡定,去查找原因,继续行动,没有什么沮丧。
我就在日记里分析,我问自己:难道我只有这一种选择吗?为什么我会很沮丧,而别人可以很淡定?我们之间有什么不同呢?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开始去学习心理学知识,了解背后的原因,了解我们的思维方式有什么不同。当我弄清楚以后,我就知道,我的生命可以有其他体验方式。
有时候,我会对别人的成就羡慕嫉妒恨,内心被负面情绪占据。在这样的状态下,我很难投入做好当下的事情。我会用写作对自己进行“心理治疗”。
比如说,我曾经写过这样一段话。看起来实在安慰别人,写的时候其实是为了安慰我自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不要总是和别人一样。
我小时候在农村长大,会干很多农活,经常要和庄稼打交道。庄稼的成熟时期都不一样,麦子在夏天成熟,芝麻在秋天成熟。桃子熟的早,苹果熟的晚。
四季皆有鲜花绽放,每朵花的绽放都有自己的时间。你不能强求迎春花在冬天开放,你也不能强求梅花在夏天开放。植物要顺应时节,每个人也有自己的时节。
我们对待自己,也要温柔一些,像对待庄稼那样。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播种、灌溉、除草……然后耐心地等待丰收季节。
当然, 就算你做好了所有的事情,一场天灾,会让你的付出毁于一旦。可为了更好地生存在大地上,我们还是要去这些事情,坚韧地活着。
这是生而为人的使命。
如果一个人都不愿意和自己对话,不愿意解答自己心中的疑问,那你很难去励志他人。你的文字,先得让自己感受到被爱被理解,读者才能感受到温暖。
如果你的内心阴云密布,缺少关怀,又怎能给予别人温暖呢?影响读者是很重要,可是最重要的是你自己。
先让自己成为太阳吧,到时候你的温暖是挡都挡不住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