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运控系统中,主控站扮演着“心脏”和“大脑”的角色,是卫星导航系统的运行控制中心。其核心功能为:搜集各个监测站采集的卫星信号、观测数据及环境数据,利用监测站的全部观测资料,推算卫星轨道、工作状态、卫星钟差和电离层的改正参数等,并将生成的导航电文传送到上行注入站;提供整个系统的时间基准,推算监测站和导航卫星的原子钟与主控站原子钟间的钟差,并将钟差信息编入导航电文,生成卫星状态和卫星调度信息,用于调整偏离轨道的卫星和启用备用卫星。北斗主控站还具备光宇差分处理以及RDSS定位、授时、短报文通信的集中处理等功能。
测量与通信系统主要任务是完成卫星下行信号接收与测量、上新信号注入与发射、与各地面站之间的数据传输等功能。管理与控制系统主要任务是对卫星导航系统进行管理控制,包括对各卫星和地面站的管控,支持完成各项导航业务,实现整个卫星导航系统的星地协同运行。信息处理系统主要任务是利用监测站各类型观测数据进行卫星钟差与轨道测定与预报、电离层延迟改正模型参数处理等,生成向用户发播的导航电文信息。时频系统主要利用原子钟进行授时,建立并维持导航系统同意的时间和频率基准。数据管理和应用系统主要用于运控系统对所有观测数据的存档、管理与应用。供配电系统主要用于电力能源的保障。
在运控系统中,监测站是导航卫星观测数据采集与监测单元,通常分为有人值守和无人值守两类。有人值守站可靠性高,有的甚至配备独立的原子钟和时频系统,但数据量有限,主要用于卫星轨道测定、电离层监测和广域差分与完好性处理。无人值守站可靠性略低,但布设数量多,主要用于电离层监测和广域差分与完好性处理。
监测站受主控站控制,配备接收机、高精度原子钟、计算机和各种环境数据传感器,通过对导航卫星进行连续监测,对系统所需的各种数据进行自动采集。其主要任务是监测导航卫星的工作,检测其运行的健康状况和卫星在空间的精确位置,并向主控站提供观测数据。所有观测资料通过计算机进行存储和预处理,并传送到主动站,用于确定卫星导航电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