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秀夜的喧嚣虽然已经平息,但围绕杨瀚森的交易背后的故事依旧在发酵。开拓者队的记者Danny Marang最近的一则报道,揭示了这场跨队竞争的紧张底蕴——开拓者宁可选择下调选位,也要坚定锁定第16号选秀权,原因无他,篮网的截胡威胁像一根刺,时时刻刻提醒着他们。
回到选秀日当天,开拓者手握第11号选秀权,却出乎意料地与魔术达成交易:他们用11号签换来了第16号签、2028年魔术的首轮选秀权以及两个次轮签。对外界来说,这一举动令人费解:为何要放弃更高的选位,而选择“降级”选新秀?如今看来,这背后隐藏的其实是他们对杨瀚森的坚定渴望。
开拓者的布局可谓巧妙无比。他们深知,在选秀前,杨瀚森的人气已经如火如荼。在试训期间,他在对阵活塞、爵士等球队时,平均能交出12分、7个篮板和4次助攻的准三双数据。此外,他在挡拆后的组织能力(场均3.2次助攻)和护框能力(盖帽率8.7%)完美符合现代NBA对中锋的标准。球探的评价里那句“可以从1号位防到5号位的218cm巨人”,让至少五支球队都把他列为重点观察对象。
而篮网的存在,则让开拓者感到局促不安。篮网手握第19号签,却有消息透露他们计划打包2026年次轮签和现金以向上交易,目标正是紧随第16号签的位置。Marang直言不讳:“开拓者的管理层告诉我,他们的赌注是篮网不会愿意耗费更多的资产。”最终,开拓者通过“降顺位换取未来资产”的操作,不仅锁定了杨瀚森,还为球队积累了宝贵的选秀筹码,这无疑是一举两得。
这笔交易的成功之处还在于其风险的有效控制。如果他们直接用第11号签选杨瀚森,可能会错过其他具有潜力的新秀;而选择第16号签则能契合他的市场行情,并通过魔术的首轮签来对冲任何潜在风险。正如开拓者总经理在赛后的采访中含蓄提到的那样:“我们需要在当下的战力和未来的潜力之间找到平衡,杨(瀚森)证明了他配得上我们的信任。”
如今,杨瀚森在夏季联赛的表现也在不断印证开拓者的眼光。他所交出的8分8个篮板5次助攻的数据,背后是218cm的身高与后卫般的传球视野所带来的稀缺性,这使得当初围绕第16号签展开的博弈更显得价值非凡。这场关于16号选签的暗战,不仅是两队管理层之间的智慧较量,更给中国球员在NBA的选秀故事增添了几分波澜壮阔的色彩。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