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电视剧市场上的重要类型之一,古装剧曾经风光无限,但在2019年,由于相关政策调整管控,古装剧几乎与上星卫视播出绝缘,大批古装剧在“上星”无望后转投网络播出平台。记者注意到,年末尤其是近1个月来,各大视频网站先后上线了近10部古装剧,不仅播出数量大幅上升,还引发剧集市场广泛关注,在微博热搜排行榜上,关于《庆余年》《剑王朝》《鹤唳华亭》《大明风华》等古装剧的话题始终没有停过。
注重剧集的长尾效应,是业界考量古装剧商业变现能力的一种体现。真正具有长尾效应的剧集,一定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优质内容。编剧贾东岩查询热播剧在播出一段时间后的每日播放数据后发现,有些剧集虽然宣传期声量很高,但播出后不到几个月的每日播放量只有几万,而有些剧如《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至今每天仍有300万左右的播放量。
IP改编剧集前些年一直被业界重视,但单从IP的孵化及影响力来看,需要3年至5年甚至更长时间,这使一部古装剧追求的关注度不能只停留在播出期间的热度上。近年来,业界开始抛开所谓爆款作品在宣传期间的商业表现,而更注意其长远影响力。而系列剧、分账剧以及根据内容细分的剧集等类型,则让古装剧市场再次充满商机。
腾讯影业参与出品的《择天记》《将夜》《庆余年》可视为同类型系列剧生产的范本。如今,《庆余年》播出后大获成功,该剧制片人平泳佳表示,在《庆余年》获得市场认可之前,腾讯影业已在同类作品上深耕多年,如今在古装剧市场上大受欢迎的作品离不开之前同类型系列剧的铺垫。平泳佳说:“如果说《择天记》是1.0版本,那《将夜》系列应该是2.0版本,《庆余年》则是进入了3.0时代。每一部新作都是站在前一代作品的肩膀上。”
针对市场动向,我们总结了古装剧的七大市场趋势:
一、网播成古装剧消化主力。从古装剧“开闸泄洪”的播映平台来看,视频平台成播出主力,尤其是爱奇艺对古装剧的播出最为密集,仅12月就有3部新的古装作品上线,其次是腾讯视频2部。五大卫视之中,仅湖南卫视一家率先独播了《大明风华》,其他卫视均选择相对稳健的都市题材。
二、视频网站独播趋势更加明显。从近两个月同步播出的古装剧作品来看,除了《庆余年》在爱奇艺与腾讯同步播出,爱优腾均保持了相对独立的剧集播出策略。为了对垒《庆余年》,优酷独家上线湖南卫视先台后网作品《大明风华》。此外,腾讯《从前有座灵剑山》与优酷《鹤唳华亭》同日上线,爱奇艺《剑王朝》上线后次日《惹不起的殿下大人》在腾讯视频上线,同期对垒,竞争趋势依然激烈。
三、视频平台孵化成果将继续显现。从网播古装作品的制作背景来看,企鹅影视作为腾讯视频的网剧“引擎”起到了重要的助推器作用,2019仅《陈情令》一部就斩获大批流量。爱奇艺文学则依托“云腾计划”孵化了众多新锐网剧,近期即将上线的《小女上房揭瓦》就是爱奇艺文学与多家新锐影视企业联合出品。未来,视频平台相应的“超级网剧计划”获将孵化推出更多古装剧。
四、古装新题材继续“试水”市场。随着多部古装剧陆续扎堆儿播出,尤其是古装网剧接连上线,可以发现它们在细分类型上并不相同,奇幻与古装结合的《庆余年》、高甜与古装结合的《梦回》、探案与古装言情结合的《天机十二宫》以及传统历史改编演绎剧作《大明风华》。可以说,古装剧题材创新力度更大,并且将以各自的亮点不断试水市场。
五、漫改剧、奇幻IP剧日渐流行。从扎堆儿播出的古装剧集来看,IP改编依然成为首选,马伯庸、南派三叔等知名作者的作品改编剧成中流砥柱,更多网文作者的作品陆续推出。历史架空题材以《庆余年》这样戏骨扎堆的奇幻剧“新面貌”再度流行,水准升级。此外,《从前有座灵剑山》等漫改剧也成为一种新的改编趋势。
六、积压剧面临新剧“挑战”。虽然这一波“开闸泄洪”几乎消化了相当于此前大半年时间播出的古装剧,不乏已制作完成一年以上的作品,但还是有一些剧集至今积压难以问世。未来,这些继续积压的作品仍然成为影视公司去库存的“头疼”大事。但是,在新题材、新制作、新市场环境之下,积压剧的去库存有点难。
七、中小新锐公司成古装剧制作主力。今年下半年,一些老牌影视机构仍在瞄向现实题材项目,开拍的古装剧项目很少。从爱优腾开播古装作品的合作对象来看,多家中小公司逐渐脱颖而出抢夺古装网剧市场,奇树有鱼、ABB创造等公司与视频平台展开了频繁合作。此外视频网站扶持计划下优秀的制作人、制作团队也将成为古装剧未来创作的新锐力量。
参考:传媒内参
点击进入【融资全攻略】课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