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们提到关于《教育勇气》的一些问题。关于这些问题,大家可能都有这么一种感觉:当你解决了,或者说有了大概的答案之后,对于这本书的想法会回到另一个问题上去。
为什么做教育工作的人需要“勇气”呢?
教学
教师
勇气
教学是自我心灵的镜子
“As I teach, I project the condition of my soul onto my students, my subjects, and our way of being togehter. ”"The entanglements I experience in the classroom are often no more or less than the convolutions of my inner life." "Viewed from this angle, teaching holds a mirror to the soul."
如果我愿意借由我的教学这面镜子,我是能够看到我的灵魂,对于自我的认知对于做好教学,对于我的学生和我所教的学科都是非常关键的。(我的工作也是我的镜子,能够看到我自己的灵魂,这让我更深刻的体会“借假修真”这句话!)
通过自己的教学,我可以带着“勇气”去面对三个关系:
我与所教内容的关系:我愿意与之不断地进化,深入和丰富彼此
我与参与的学员的关系:我愿意去全面的了解他们,也向他们敞开自己,形成教学相长,共同创造的关系。
我与我自己的关系:我愿意去面对未知,承认自己的局限,也愿意带着不确定去探索,在教学过程中,迎接有张力的悖论(Paradox)的出现。
教师
勇气
好的教学,不是降低到技术层面,
而是来自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我完整
教学中遇到问题,我们常常会在教学内容或教学技巧上找解决方案,书中提供了另一个选择:
深化教师的自我生命(Indentity,是构成自我生命的多种不同力量的汇聚,包括我的民族、父母、对我有正面或负面影响的人,各种内在和外在力量的因缘和合,构成了我这个生命)
与自我完整(Integrity,无论怎样我都是一个整体,这些组成我生命的不同力量能够完整协调,生机勃勃,这些交错的力量是把我成为一个整体,而不是搞成彼此分离)。(By deeping our own sense of identtiy and integrity.)
作者提出了让我深思的问题:
我这个教学的人到底是谁?
我对自我的认同的程度如何?
我和学员、我所教的内容、我的同事以及这个世界的关系的质量是如何的?
教师
勇气
教育工作者的心灵成长
需要勇气,需要更新自己的勇气
《教学勇气》这本书在帮助教师去探索自己的内心景观(Inner landscape of a teacher's life)
书中从三个维度(教师这个职业,是需要不断在这三个维度更新自己的,其实很多其它职业也是类似,只书中内容也适用于其他职业读者,就是把“teacher”或“teaching”换成自己职业对应的词就好了。):
智能维度(intellectural):我们如何思考我们的教学、我们学生和我们所教的科目。
情感维度(Emotional):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体验是怎样的?
精神维度(Spiritual):教学中,教师内心与一个更大的事物联结,而并非自己内心的小我。
成长共同体
教师
勇气
联结自我的内在导师
为自己找到成长共同体
《教学勇气》中常常提到更新(Renewal),如何做到更新?
两个很重要的伙伴:
每位教师内心中的内在导师和教师成长共同体
Inner teacher
vs
the community of fellow teacher
怎么做到更新?
能够真实面对自己和伙伴,直面自己的脆弱
Practice openness and vulnerability, with ourselves and with each other.
这段话好有力量啊!!!教师团体是否能够支持彼此在智能、情感和精神上的不断更新?而这个过程中保持开放和示弱如此的关键。(这不仅仅在于教师团体,任何一个团队、家庭不也是这样吗?)
作为一名组织发展的催化师,我一方面要不断做自我的成长和探索,另一方面也非常感恩有一个相互滋养的成长团体:
6~7个伙伴,能够定期分享自己的成长历程和困惑,彼此支持并共同做一些都觉得有意义是事情。
教师
勇气
成长共同体的打造
书中提到了成长共同体的建设,就需要创造一个大家能够探索的诚实空间。这个过程中就需要一个引导者,他能够在四个维度准备这个空间:
物理空间:不受打扰的友善的空间
认知空间:明确学习的内容和范围
情感空间:真实讲出自己的感受,双重保密原则
(不对外分享所听到的,事后不主动与当事人继续谈相关话题)
精神空间:需要人与人之间有深度的聆听,必要时相互提出真诚而开放的问句
(ask honest, open questions instead of giving gratuitous aanalyses or advice)
作者在美国有个勇气更新中心(http://www.couragerenewal.org),推广促进教育工作者的成长团体。以下是成长团体的一些原则,为彼此的成长提供了安全而真实的场域:
1.Give and receive welcome.
欢迎彼此
2.Be present as fully as possible.
尽可能的安在当下
3.What is offered in the circle is by invitation, not demand.
圈内的对话是基于邀请,而非要求
4.Speak your truth in ways that repect other people's truth
讲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并以尊重他人的方式表达
5.No fixing, naving, no advising, and no setting each other straight
不要尝试着去解决对方的问题,不要给建议,不要纠正对方,这样会让人的灵魂躲起来的。(这条在Parlmer的采访中被提为共同体的基本规则,他有个很棒的比喻,把人的灵魂比喻成野兽,一方面野兽是有足够资源去生存的,也是有能力的,同时又是敏感和胆怯、害羞的,如果感觉不到安全,就是会把自己躲起来的。)
6.Learn to respond to others with honest, open questions
通过提出真诚且开放的提问来回映他人
7.When the going get rough, turn to wonder
如果对话陷入困局或感到被评判时,运用好好奇心
8.Attend to your own inner teacher
关注自己内在的导师
9.Trust and learn from the silence
保持信任,从静默中也会有学习
10.Observe deep confidentiality
保守他人隐私,为所听到的他人经历保密
11.Know that is possilbe......
相信未来的可能性,这次聚会已经有种子种下,会在未来成长
教师
勇气
整体、教与学的悖论(Paradox)
与其用非此即彼的分离视角,作者提出用即此即彼的对立统一的角度,这就把看似对立的事物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悖论的视角。
书中有段话:与真命题相反的是假命题,但是与一个深刻真理相对立的,可能是另一个深刻真理。
非常喜欢作者用悖论的原理来设计教学,悖论的两极与电池的两极相似:把它们组合在一起,他们就会产生生活的能量;把它们分离,电流就会停止。
一个自身认同与整合的教师能够创造出有悖论张力的教学空间。教学空间可以既是......又是......如何兼而有之,如何创造一种张力和平衡,这也是我努力去创造的。
在教和学中,开放心灵非常重要,书中有一句话:不要把教学停留在技术层面。有心灵层面的打通,教和学在同一个空间中彼此促进。
这对我的启发非常大,无论自己是从事专业服务工作与客户,还是经营家庭与家人。
我有没有开放我的心灵?
我有没有与对方真的联结?
我有没有把大家编制到一个共同体中,而不仅仅专注在自己的专业技术上?
在共同体中,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中彼此对话,彼此开放,共同成长。
在真正的共同体中,犹如真实的生活,不存在存粹的知识客体,也没有绝对权威。
教师
勇气
相互真诚的探询
在共同体中,对话非常重要。
在教学中,当我们学会问好的问题时,我们发现我们需要具备另一种能力:把一个教师与个别学生之间的一问一答,变成能在房间内到处反弹的复杂公共对话。
“人类的心灵不想要被别人解决,它只是想要被人看到和被人听到。”
在教师共同体中,作者鼓励彼此能够安静地、以接纳的心态面对别人的问题,去鼓励别人的心灵走出来。作者提供相互分享经历的方式,既包括高峰的成功体验,也包括低谷中的失败体验。在彼此看到的过程中,促进人能够更好的认同自己。
作者也介绍了一种类似U型理论中的教练圆圈方法(我之前写过信任圆圈的操作指南)。
大家围成圆圈,运用聆听、探询的方法支持到焦点人物发现自己的内在智慧,应对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如果这种相互支持成为教师团体的习惯,就会产生巨大的信任力量和连结。
教师
勇气
不分离的生活,志同道合的共同体
新专业人士
这部分我也在消化中,冥冥中感觉自己也在被召唤:活出不分离的状态,建造志同道合的共同体,成为新专业人士。
热烈欢迎读过《教育勇气》的教师们在评论区畅谈想法。
想要了解更多教育类书籍,或者与大家一起探讨读书心得的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啃书会”。
这里有一切你想要的读书的样子。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