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法中的共同被告的规定是如何的
诉讼是解决纠纷的重要方式,包括民事诉讼、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 #生活知识# #法律#
民事诉讼中承担责任的可能是自然人,所以很有可能会存在着共同被告的情况。虽然知道这种情况的存在,但是对于共同被告这个问题我们并不能很简单的了解到,那么现在就由华律网小编我给大家整理如下资料,为大家讲解一下吧。
民事诉讼法中的共同被告的规定是如何的
一、共同被告
共同被告是诉讼中,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自然人中,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自然人、法人或者组织。分为:刑事诉讼共同被告、行政诉讼共同被告和民事共同诉讼被告。
二、民事诉讼
共同被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在普通的共同诉讼中,法院根据原告提出申请,许可追加。但此种追加新被告必须要经过被告和拟新追加的被告明示同意,所以在实践中发生争议的较少。另一类是在必要的共同诉讼中,法院依照职权追加被告,(包括原、被告提出追加申请或建议,法院根据案件审理情况依职权追加被告)无须各方同意。
《民诉法》解释规定,被告有权申请追加共同被告。对此法人或者组织。分为:刑事诉讼共同被告、行政诉讼共同被告和民事共同诉讼被告。
《民诉法》解释规定,被告有权申请追加共同被告。对此,人民法院应当从以下方面进行审查:
1.是否必要的共同诉讼。必须是必要的共同诉讼遗漏了被告的,除此之外被告没有权利再行追加被告。依据《民事诉讼法》规定,如与案件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也只能列为第三人,而不能是被告。
2.原告是否同意追加。由于法律赋予原告选择确定被告的诉讼权利,那么诉谁、不诉谁应当尊重原告的意见。对于被告提出追加共同被告的申请,人民法院经审查认定确属必要的共同诉讼遗漏了当事人的,应当行使法官释明权,告知原告并征求其意见。原告同意追加的,裁定准许;原告不同意追加的,可以借鉴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诉讼中,列为第三人参与诉讼。
相关规定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规定, 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为二人以上,其诉讼标的是共同的,或者诉讼标的是同一种类、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合并审理并经当事人同意的,为共同诉讼。
共同诉讼的一方当事人对诉讼标的有共同权利义务的,其中一人的诉讼行为经其他共同诉讼人承认,对其他共同诉讼人发生效力;对诉讼标的没有共同权利义务的,其中一人的诉讼行为对其他共同诉讼人不发生效力。
第五十六条规定, 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的共同诉讼,可以由当事人推选代表人进行诉讼。代表人的诉讼行为对其所代表的当事人发生效力,但代表人变更、放弃诉讼请求或者承认对方当事人的诉讼请求,进行和解,必须经被代表的当事人同意。
第五十七条 诉讼标的是同一种类、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在起诉时人数尚未确定的,人民法院可以发出公告,说明案件情况和诉讼请求,通知权利人在一定期间向人民法院登记。
向人民法院登记的权利人可以推选代表人进行诉讼;推选不出代表人的,人民法院可以与参加登记的权利人商定代表人。
代表人的诉讼行为对其所代表的当事人发生效力,但代表人变更、放弃诉讼请求或者承认对方当事人的诉讼请求,进行和解,必须经被代表的当事人同意。
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裁定,对参加登记的全体权利人发生效力。未参加登记的权利人在诉讼时效期间提起诉讼的,适用该判决、裁定。
以上就是对于民事诉讼法中的共同被告的解释,以及一些相关的法律解释,以及小编从中觉得需要大家注意一点的问题,希望可以帮助到您,如果你还有什么其他问题需要了解,欢迎到华律网在线咨询。
网址:民事诉讼法中的共同被告的规定是如何的 https://klqsh.com/news/view/249854
相关内容
民事诉讼法一审审理期限是多久,审限还有哪些规定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倒置的情形有几种
“朋友”关系能否作为案件诉讼代理人?请看最高法的“说法”
【以案释法】怎样确认亲子关系?《民法典》:可诉讼要求确认
我国《民法典》关于离婚的相关规定有哪些
从法律看道德:演唱会偷情CEO起诉Coldplay背后的诉讼策略错位
仲裁与诉讼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当事人拒绝做亲子鉴定,法院如何认定亲子关系是否存在?
202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继承编的解释(一)
理顺啦!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如何确定!(附总结+法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