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急救常识.doc
安全标识:家中常备急救包,熟悉常见急救标志和方法。 #生活技巧# #生活小妙招# #亲子教育小常识# #儿童安全防范#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4064956 上传时间:2024-07-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0.54KB下载积分:8 金币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安全 急救 常识 资源描述:火灾、烧伤急救常识 1、险情发生时,一面报告应急小组采取措施,一面以最快速度拔打火警119报警,直到援助人员到达。 2、当衣服被大火烧着,千万不要惊慌乱跑,因为奔跑会使火越烧越旺,当务之急是把衣服脱下或撕毁扔掉。若情况紧急来不及脱衣服,则就地打滚,将火压熄,或让别人向身上浇水,帮助把衣服脱下,但不可用灭火器朝着火者身上喷射,那样会引起身上的伤口感染。 3、二层以上建筑如果着火被困,上面施工人员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向下面逃生.切忌犹豫不决,失去逃生机会,下来后脱离生命危险,再振作精神参与救火。 4、一般烧伤及烫伤紧急处理 A。就近用冷水冲洗受伤部位或将其浸于冷水中 B.将所有受伤部位附近的戒指,皮带、鞋子等物品除去。 C。用消毒绷带包裹伤口. D。切勿拿去粘着伤口的衣服 E。切勿弄穿水泡 触电急救常识 1、当发现有人触电,不要惊慌,首先要尽快切断电源。 注意:救护人千万不要用手直接去拉触电的人,防止发生救护人触电事故. 脱离电源的方法。应根据现场具体条件,果断采取适当的方法和措施,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和措施: (1)如果开关或按钮距离触电地点很近,应迅速拉开开关,切断电源.并应准备充足照明,以便进行抢救。 (2)如果开关距离触电地点很远,可用绝缘手钳或用干燥木柄的斧、刀、铁锹等把电线切断. 注意:应切断电源侧(即来电侧)的电线,且切断的电线不可触及人体. (3)当导线搭在触电人身上或压在身下时,可用干燥的木棒、木板、竹杆或其它带有绝缘柄(手握绝缘柄)工具,迅速将电线挑开。 注意:千万不能使用任何金属棒或湿的东西去挑电线,以免救护人触电. (4)如果触电人的衣服是干燥的,而且不是紧缠在身上时,救护人员可站在干燥的木板上,或用干衣服、干围巾等把自己一只手作严格绝缘包裹,然后用这一只手拉触电人的衣服,把他拉离带电体. 注意:千万不要用两只手、不要触及触电人的皮肤、不可拉他的脚,且只适应低压触电,绝不能用于高压触电的抢救。 (5)如果人在较高处触电,必须采取保护措施防止切断电源后触电人从高处摔下。 2、伤员脱离电源后的处理 (1)触电伤员如神志清醒者,应使其就地躺开,严密监视,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 (2)触电者如神志不清,应就地仰面躺开,确保气道通畅,并用5秒的时间间隔呼叫伤员或轻拍其肩部,以判断伤员是否意识丧失。禁止摆动伤员头部呼叫伤员。坚持就地正确抢救,并尽快联系医院进行抢救. (3)呼吸、心跳情况判断 触电伤员如意识丧失,应在10秒内,用看、听、试的方法判断伤员呼吸情况。 看:看伤员的胸部、腹部有无起伏动作。 听:耳贴近伤员的口,听有无呼气声音. 试:试测口鼻有无呼气的气流。再用两手指轻试一侧喉结旁凹陷处的颈动脉有无搏动. 若看、听、试的结果,即无呼吸又无动脉搏动,可判定呼吸心跳已停止,应立即用心肺复苏法进行抢救。 3、对于需要救治的触电者,大体按以下三种情况分别处理: (1)如果触电者伤势不重、神志清醒,但有些心慌、四肢发麻、全身无力,或者触电者在触电过程中曾一度昏迷,但已经清醒过来,应使触电者安静休息,不要走动.严密观察并请医生前来诊治或送往医院. (2)如果触电者伤势较重,已失去知觉,但还有心脏跳动和呼吸,应使触电者舒适、安静地平卧,周围不围人,使空气流通,解开他的衣服以利呼吸。如天气寒冷,要注意保温,并速请医生诊治或送往医院.如果发现触电者呼吸困难、微弱,或发生痉挛,应随时准备好当心脏跳动或呼吸停止时立即作进一步的抢救。 (3)如果触电者伤势严重,呼吸停止或心脏跳动停止,或二者都已停止,应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并请医生诊治或送往医院。应当注意,急救要尽快地进行,能等候医生的到来。在送往医院的途中,也不能中止急救。如果现场仅一个人抢救,则应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应交替进行,每次吹气2~ 3次,再挤压 10~ 15次。而且吹气和挤压的速度都应比双人操作的速度提高一些,以不降低抢救效果。 机械伤害急救常识 (1)发生机械伤害事故后,现场人员不要害怕和慌乱,要保持冷静,迅速对受伤人员进行检查. 急救检查应先看神志、呼吸,接着摸脉搏、听心跳,再查瞳孔,有条件者测血压。检查局部有无创伤、出血、骨折、畸形等变化,根据伤者的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人工呼吸、心脏挤压、止血、包扎、固定等临时应急措施. (2)让人迅速拨打急救电话,向医疗救护单位求援. 记住报警电话很重要,我国通用的医疗急救电话为120,但除了120以外,各地还有一些其他的急救电话,也要适当留意。在发生伤害事故后,要迅速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拨打急救电话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①在电话中应向医生讲清伤员的确切地点,联系方法(如电话号码)、行驶路线. ②简要说明伤员的受伤情况、症状等,并询问清楚在救护车到来之前,应该做些什么。 ③派人到路口准备迎候救护人员。 (3)遵循“先救命、后救肢”的原则,优先处理颅脑伤、胸伤、肝、脾破裂等危及生命的内脏伤,然后处理肢体出血、骨折等伤。 (4)检查伤者呼吸道是否被舌头、分泌物或其他异物堵塞。 (5)如果呼吸已经停止,立即实施人工呼吸. (6)如果脉搏不存在,心脏停止跳动,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7)如果伤者出血,进行必要的止血及包扎。 (8)大多数伤员可以毫无顾忌地抬送医院,但对于颈部背部严重受损者要慎重,以防止其进一步受伤. (9)让患者平卧并保持安静,如有呕吐,同时无颈部骨折时,应将其头部侧向一边以防止噎塞。 (10)动作轻缓地检查患者,必要时剪开其衣服,避免突然挪动增加患者痛苦. (11)救护人员既要安慰患者,自己也应尽量保持镇静,以消除患者的恐惧。 (12)不要给昏迷或半昏迷者喝水,以防液体进人呼吸道而导致窒息,也不要用拍击或摇动的方式试图唤醒昏迷者。 现场急救技术 1.人工呼吸 口对口(鼻)吹气法是现场急救中采用最多的一种人工呼吸方法,其具体操作方法是: (1)对伤员进行初步处理:将需要进行人工呼吸的伤员放在通风良好,空气新鲜、气温适宜的地方,解开伤员的衣领、裤带、内衣及乳罩,清除口鼻分泌物、呕吐物及其他杂物:保证呼吸道畅通。 (2)使伤员仰卧,施救人员位于其头部一侧,捏住伤员的鼻孔,深吸气后,将自己的嘴紧贴伤员的嘴吹人气体。之后,离开伤员的嘴,放开鼻孔,以一手压伤员胸部,助其呼出体内气体。如此,有节律地反复进行,每分钟进行15次。吹气时不要用力过度,以免造成伤员肺泡破裂. (3)吹气时,应配合对伤员进行胸外心脏按摩.一般地,吹一次气后,作四次心脏按摩. 2.心肺复苏 胸外心脏按摩是心脏复苏的主要方法,它是通过压迫胸骨,对心脏给予间接按摩,使心脏排出血液,参与血液循环,以恢复心脏的自主跳动。其具体操作方法是; (1)让需要进行心脏按摩的伤员仰卧在平整的地面或木板上; (2)施救人员位于伤员一侧,双手重叠放在伤员胸部两乳正中间处,用力向下挤压胸骨,使胸骨下陷3~4cm,然后迅速放松,放松时手不离开胸部.如此反复有节律地进行。其按摩速度为每分钟约60~80次. 胸外心脏按摩时的注意事项: ①胸部严重损伤、肋骨骨折、气胸或心包填塞的伤员,不应采用此法。 ②胸外心脏按摩应与人工呼吸配合进行。 ③按摩时,用力要均匀,力量大小看伤员的身体及胸部情况而定;按压时,手臂不要弯曲,用力不要过猛,以免使伤员肋骨骨折。 ④随时观察伤员情况,作出相应的处理。 3.止血 当伤员身体有外伤出血现象时,应及时采取止血措施。常用的止血方法有以下几种: (1)伤口加压法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出血量不太大的一般伤口,通过对伤口的加压和包扎,减少出血,让血液凝固.其具体做法是如果伤口处如果没有异物,用干净的纱布、布块、手绢、绷带等物或直接用手紧压伤口止血;如果出血较多时,可以用纱布、毛巾等柔软物垫在伤口上,再用绷带包扎以增加压力,达到止血的目的. (2)手压止血法 临时用手指或手掌压迫伤口靠近心端、的动脉,将动脉压向深部的骨头上,阻断血液的流通,从而达到临时止血的目的。这种方法通常是在急救中和其他止血方法配合使用,其关键是要掌握身体各部位血管止血的压迫点. 手压法仅限于无法止住伤口出血,或准备敷料包扎伤口的时候.施压时间切勿超过15分钟.如施压过久,肢体组织可能因缺氧而损坏,以致不能康复,继而还可能需要截肢。 (3)止血带法 这种方法适合于四肢伤口大量出血时使用。主要有布止血带绞紧止血、布止血带加垫止血、橡皮止血带止血三种.使用止血带法止血时,绑扎松紧要适宜,以出血停止、远端不能摸到脉搏为好。使用止血带的时间越短越好,最长不宜超过3小时。并在此时间内每隔半小时(冷天)或1小时慢慢解开、放松一次.每次放松1~2分钟,放松时可用指压法暂时止血。不到万不得已时不要轻易使用止血带,因为上好的止血带能把远端肢体的全部血流阻断,造成组织缺血,时间过长会引起肢体坏死。 4.搬运转送 转送是危重伤病员经过现场急救后由救护人员安全送往医院的过程,是现场急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因此,必须寻找合适的担架,准备必要的途中急救力量和器材,尽可能调度速度快、震动小的运输工具。同时,应注意掌握各种伤病员搬运方式的不同: (1)上肢骨折的伤员托住固定伤肢后,可让其自行行走。 (2)下肢骨折用担架抬送。 (3)脊柱骨折伤员,用硬板或其他宽布带将伤员绑在担架上. (4)昏迷病人,头部可稍垫高并转向一侧,以免呕吐物吸人气管。
展开阅读全文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可先查看【教您几个在下载文档中可以更好的避免被坑】。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联系平台进行协调解决,联系【微信客服】、【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email protected];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0574-28810668;投诉电话:18658249818。
网址:安全急救常识.doc https://klqsh.com/news/view/250634
相关内容
急救知识.doc家庭急救小常识.doc
小学生安全教育小常识.doc
常见紧急情况急救方法.doc
紧急情况下的急救常识.docx
家庭急救常识:救治常见伤病.docx
日常急救小常识大全
【急救常识】日常急救小常识 户外急救常识
家庭急救常识论文 (共4篇).doc
家庭急救常识论文 共4篇.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