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广天“不逝之光”小说系列出版,构建起“中国叙述”实验场
《沙丘》系列:科幻奇幻小说,构建宏大宇宙世界。 #生活乐趣# #阅读乐趣# #好书推荐#
作家张广天“不逝之光”小说系列作品近日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并于10月17日亮相天府书展。该系列作品汇集了张广天的三部代表作品——《妹方》《南荣家的越》《来日可追》,共150余万字。
张广天是作家、音乐家、戏剧家,曾导演话剧《切·格瓦拉》《圣人孔子》等。近年来,张广天出版多部长篇小说作品,以及叙事长诗《玉孤志》和学术著作《手珠记》。根据其小说《来日可追》改编的话剧作品《火车》《你》《玫瑰屋》《尤佳》《女演员》已陆续演出。
话剧演出与丛书出版交相辉映
正在广州南湖南艺术家夏宫上演的《女演员》正是取材于张广天长篇小说《来日可追》第二辑的一篇。
话剧《女演员》聚焦一位女演员的成长历程与命运转折,通过两条叙事线索交织展开剧情。主线讲述女主角幼年被遗弃后又与父亲重逢,经介绍进入影视行业,从默默无闻到一举成名,继而经历人生起伏与情感波澜,最终在公众视野中完成身份蜕变的故事。另一线索则以一枚从古井中偶然获得的玉蝉为引,串联起她人生中看似偶然又暗含因果的机缘与危机,形成现实与隐喻的双重张力。
编剧兼导演的张广天在此次创作中提出“褪去娱乐化外衣,回归戏剧神圣性”的艺术主张。他表示,该剧试图剥离戏剧中常见的杂技化表演与情绪化喧嚣,通过极简舞台与纯粹演技,实现艺术对现实的升华与净化。
“话剧《女演员》的演出与‘不逝之光’小视说系列的出版,两件事真的是交相辉映了。小说《来日可追》围绕着上海来写,但其中有一个章节,完全写的是北方的事情,只是在最后女演员认识了一个诗人,诗人是上海人,是从上海出来的。我把它归入到《来日可追》的叙述中去。”
系列小说构建“中国叙述”实验场
“张广天的文学作品和多门类艺术创作独树一帜,以多学科方法论叙述和抒情,成为他最重要的艺术实践。” 四川文艺出版社副社长吴坤说。
该系列的《妹方》以当代语言文字学家沈昭平的家族为中心,着重讲述了从晚清、民国、新中国成立及改革开放至今一百多年,沈昭平的外曾祖父夏玉书、外祖母夏光妹、母亲程兰玉和沈昭平四代人的命运变迁。书中人物均出自地名妹方,或与妹方有血缘关系,他们的命运,就是妹方千百年来积淀而成的独特的文化和历史在当代的释放。
《南荣家的越》讲述的是个人在乱世中的飘零与抉择。1193年,江南临安城南荣家梨云园失火,三岁的南荣越丧父失母。南荣越的一生不断在“离开”与“寻找”之间徘徊。前半生屡屡背井离乡,后半生苦苦寻觅归途,可当他真正踏上回返之路,才发现家国已非旧貌,故人尽逝,最终迷失于来路与去路之间。
《来日可追》则分为上下卷,书中出现人物有令人魂牵梦萦的爱人、公园长椅上日复一日等待盼望的钢琴师、天才少年,以及惆怅中执守不弃的上海老克勒等。不同的街区,不同的楼层,不同的时代,外国人和本地人,古人、今人和少年,都由着旧日时光而指向未来之日。
值得一提的是,张广天的小说创作,以多学科方法突破传统小说框架,以近乎“学者型写作”的方式,将历史、哲学、民间记忆与声音诗学编织进三部作品的肌理之中,形成了一种厚重而多声部的叙事结构。作曲家武玮评论:“张广天在小说中构建的时空维度广阔、人物命运坎坷起伏,使作品在思想厚重之余,亦充满可读的张力与叙事魅力。‘不逝之光’是张广天创作方法论和哲学观的体现。”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路艳霞
网址:张广天“不逝之光”小说系列出版,构建起“中国叙述”实验场 https://klqsh.com/news/view/270531
相关内容
张广天“不逝之光”小说系列出版,构建起“中国叙述”实验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双视角与分层叙述
汉语流行文化中的叙事建构: 从影视到网络小说
小说改编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 美国梦及其叙事艺术
《了不起的盖茨比》汉译中叙述视角与叙述声音的再现
张清华|南方写作或诗意小说的新形构——关于龚万莹小说的一点感想
从《这!就是》系列看小众文化类型节目的叙事逻辑
中国电影叙事问题及理论创新
他从“小天地”投射光影,构筑当代中国人文精神“大世界”
来!逛逛中国影视超市(“融”观中国) ——“潮起东方·文化出海”系列报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