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美术的“她”视角

发布时间:2025-11-02 13:02

《活着》是中国现代作家余华的代表作,以平凡人的视角展现生命坚韧。 #生活知识# #文学名著#

进入新时代,中国女艺术家正以前所未有的自信和活力施展才华、贡献力量。她们既是生活的观察者、感受者,更是艺术的创造者。她们以独特的观察视角和情感表达,为时代画像、为人民抒怀,在中国美术发展的进程中书写着不可或缺的重要篇章。

10月14日,在全球妇女峰会于北京召开之际,由中国女画家协会主办的“我们:与时代同行——当代中国女艺术家优秀作品展”在中国国家画院举办,并于10月30日赴江苏南通大学巡展。此次展览是新一届中国女画家协会举办的首次重要学术大展,共汇聚了288位女艺术家的优秀作品,涵盖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综合材料等多个门类。这些艺术家中,既有何韵兰、王迎春、陈雅丹等亲历过1995年世界妇女大会的老一辈艺术家,也有孙晓云、闫平、林蓝、喻红等中青年艺术家,她们以鲜明的艺术风格和卓越的创作成就,成为当代中国优秀艺术家的杰出代表,还有安佳、李传真、王德芳、康蕾、邓柯等一批年轻的艺术家,她们勇于创新、积极探索,展现出了蓬勃的艺术生命力。

此次展览策展人、中国女画家协会会长、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徐涟表示,用“我们”指代女性群体并作为展览的主题,表达出一份温暖与坚定。“这意味着,一方面今天的女性艺术家具有独立性、主体性,以丰富细腻的情感和体察幽微的能力,成为创作的主体、表达的主人;另一方面,女性艺术家能够在多元中凝聚共识,在差异中升华共鸣。我们关注自我成长与个性表达,更关心社会发展和国家进步,走出小我,抒写大我,努力用艺术作品反映时代精神、传递正能量。”徐涟说。

此次展览共分为“家国情怀:担当奉献”“巧手织锦:赞美劳动”“时代风华:吟咏美好”“十月春晖:颂扬生命”“开放包容:和谐共生”五个篇章,呈现女性在家庭、社会、国家乃至世界舞台的角色与力量。  

凝融——黄河抗凌(雕塑) 210×75×81厘米 2020年 邓柯

其中,“家国情怀:担当奉献”篇章展出了一系列女画家用心灵感知时代的脉搏,用手中的画笔、刻刀回应、塑造、歌颂这个时代的作品。如王一帆的国画《风雨彩虹》展现了女飞行员的风姿。邓柯的雕塑《凝融——黄河抗凌》通过表现黄河抗击冰凌灾害的场景,展现了机器破冰与人工打冰的动态,刻画了黄河儿女在自然灾害中的智慧与勇气。杨华的水墨作品《屠呦呦》细腻生动、形神兼备,从侧面展现了女性对于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的重要贡献……丰富的题材展现出女艺术家内心涌动的自豪感。

第二篇章“巧手织锦:赞美劳动”汇聚了各行各业女性劳动者挥洒汗水的瞬间。如李欢的国画《向着幸福出发》、王绿霞的国画《丰收时节》、曹芳的版画《走过高高的山岗》、高毅的国画《候场的女孩儿》等,都是对于劳动场面或丰收景象的生动刻画,展现出女性对于现实生活的细心体察和细腻的感受,以及对于智慧、勤劳的劳动者的颂赞。

锦绣映日(国画) 270×140厘米 2023年 王德芳

第三篇章“时代风华:吟咏美好”,展现了女性艺术家以独特的感知力,为这个时代保存下的美好瞬间。如王易霓的国画《荷风轻拂》、王德芳的国画《锦绣映日》、钟蜀珩的油画《雏菊》等,均是女艺术家对于生活中美好瞬间的观察与塑造。她们发现美、欣赏美、刻画美,用手中的画笔将美好的生活定格在画中,传递给每一位热爱艺术与生活的观者。她们以小切口描绘社会宏大历史,将对社会、文化、历史乃至人性的深刻洞察,隐藏于温婉、细腻的图式语言之下,构成了女性艺术的重要特质。

第四篇章“十月春晖:颂扬生命”,聚焦大自然赋予女性创造与守护生命的天职,用色彩谱就关于诞生、成长与传承的颂歌,表达对生命的敬意。如罗玉鑫的国画《拂云》以双鹰为主题,通过生动的动物造型和强烈的画面形式感,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物象的提炼与意境的追求。徐冬青的《生命之树》以草木观照生命、颂赞自然。周秀琴的国画《民族系列组画·母子情》展现了母子情深。王茹的版画《蒙古马颂》表现了蒙古马吃苦耐劳、一往无前的精神,展现出她对草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深刻理解。

第五篇章“开放包容:和谐共生”,彰显女性向往和平、渴望联结的天性,艺术在此成为一封寄给世界的信笺,女艺术家用真诚的视觉语言呼唤万物共生,祈愿天下大同。如刘丽萍的水彩画《“一带一路”——保加利亚女孩》、王睿的油画《爱在大海》、袁玲玲的人物画《开放的中国—文明·互鉴》、孙娟娟的人物画《世界之焦》、陈玥如的国画《云境织疆》等等。北京画院理论研究部主任吕晓说:“透过这些作品,可以感受到女艺术家不再局限于传统框架,而是深入公共领域,关注多元社会议题。”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林茂表示,这次展览紧扣时代脉搏,题材广泛,既有对家国情怀的宏大叙事,也有对日常生活的微观体察;既有对传统文化精神的当代转化,也有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深刻关切,充分体现了广大女艺术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用画笔和刻刀为时代立传、为人民放歌的自觉担当。

陨(综合材料) 180×200厘米 2025年 丛楠

“此次展览汇聚了当代中国优秀女艺术家的精品力作,她们以多元的艺术语言和丰富的表现形态,展现了女艺术家对社会自然与文化的独特观察和深刻思考。她们以独特的视角和表达为当代中国美术开拓了新的美学维度和精神高度。”中国国家画院院长刘万鸣说。

2025年11月2日《中国文化报》

第4版刊发特别报道

《中国当代美术的“她”视角》

↓ ↓ ↓ ↓ ↓ ↓ ↓ ↓ ↓

网址:中国当代美术的“她”视角 https://klqsh.com/news/view/272739

相关内容

【刘悦笛】当代中国“生活美学”的发展历程——论当代中国美学的“生活论转向”
当代影视人物造型设计中的艺术表达和美学表现分析
当代影视角色塑造研究
六位中国女艺术家的艺术之美:她们的美貌与画作同样令人惊艳!
艺术批评家王贵来先生批评《疲软的中国当代艺术》
“中国近现代美术要从广东写起”
“乐”文化视角的“何以中国”
生活美学的当代呈现:当代中国家具的家居设计
央美美术馆首次展示国际艺术收藏——“观世界”与“览中国”的双向对话
《中国当代影视作品评析》【价格 目录 书评 正版】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