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韵遇“香颂” 中法韵成双

发布时间:2025-11-04 00:18

学习中国书法中的笔墨韵律和气韵生动 #生活知识# #生活美学# #传统手工艺美学#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1月3日讯(全媒体记者 宁莎鸥)音韵相融,美美与共。第七届中法文化论坛在长沙举办期间,3日晚,中法艺术家交流音乐会在长沙音乐厅举办,汇集中法两国的顶尖艺术家,以音乐为媒,上演了一场深刻而动人的文明对话。

晚上8时整,法国著名女歌手李阿娜·佛丽款款登台,一连演绎《玫瑰人生》等四首经典法国歌曲。“他的轻吻仍留在我的眼梢,一抹笑意掠过他的唇角”,这首诞生于1946年的法国香颂,此刻在湘江之畔回响。在佛丽醇厚磁性、情感丰富的歌声中,观众们仿佛回到那段浪漫而诗意的旧日时光,轻嗅塞纳河畔的神秘芳香。中国钢琴家曲大卫的伴奏恰到好处,中西艺术家的默契配合让经典焕发新生。

指挥家范焘执棒长沙交响乐团,重奏法国作曲家比才的经典作品《卡门序曲》,用紧凑激昂的旋律、丰富的音色变化尽展斗牛场景的狂热氛围;改编自湖南花鼓戏的管弦乐节目《刘海砍樵》更让人耳目一新,通过滑音和特种弱音器生动再现湖南乡音的韵味,中西合璧的演出形式赋予其全新的艺术表现力。

“宛转详尽。情与词偕。”湘剧表演艺术家周帆献上了经典剧目《拜月记》选段,讲述尚书之女王瑞兰和书生蒋世隆的爱情故事,凭借婉转的唱腔、细腻的表演,将艺术性和观赏性高度统一,让观众对中国传统戏剧的艺术形式和魅力有了直观感受。台下,法国观众凝神欣赏,现场一位嘉宾表示:“我能感受到旋律背后的故事和情感,中国文化太有魅力了!”

法国钢琴大师米歇尔·达尔贝托演奏的莫扎特《C大调第21号钢琴协奏曲》第2、3乐章,展现了其深厚的艺术造诣,指尖流淌出的优美音符深深触动在场听众的心弦。随后,我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黄英登场与其联袂演绎法国作曲家福雷的艺术歌曲《梦后》,纯净剔透的音色伴着细腻流畅的琴音,令人深深沉醉。一曲轻盈明快、高亢嘹亮的哈萨克族民歌改编曲《玛依拉》,则在她的倾情演绎下,彰显出中国民族音乐的蓬勃生命力。

由中国钢琴家宋思衡演奏的《保卫黄河》,在原大合唱的基础上,以西方音乐中钢琴协奏曲的表现形式,浓缩精华内容,勾勒出一幅中国人民伟大抗日战争的宏伟画卷,钢琴家充满激情的演奏,将乐曲中蕴含的民族精神与爱国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

“浏阳河,弯过了几道弯,几十里水路到湘江……”当熟悉的旋律响起,长沙交响乐团的管弦乐演奏节目《浏阳河》压轴出场,昭示着音乐会临近尾声,这首经久不衰的湖南民歌用明朗热烈的曲调表达出对家乡的深厚情感和生活的美好追求,引起在场听众澎湃心潮。一曲终了,雷鸣般的掌声久久不息。

整场音乐会历时一个半小时,八组节目各具特色又相得益彰。西方古典与中国传统交替上演,香颂与湘韵相互呼应,展现了一幅文明交流互鉴的生动图景。

谢幕后,一位中国观众仍驻足不愿离去,动情感慨道:“今晚的音乐会让我看到了文化交流最美好的样子,这就是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真正内涵。”

“音乐是一种世界语,它能跨越一切国界与隔阂,直抵人心。”歌手佛丽说,中法两国通过音乐传递出的和平、爱与和谐,将为推动世界多元对话与增进相互理解贡献力量,她期待未来有一天能够用中文唱出心中的旋律。

以乐会友,其乐融融。本次活动不仅展现了中法两国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艺术魅力,为第七届中法文化论坛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更以音乐为桥梁,让中法两国艺术家实现了心灵的对话,进一步促进了彼此理解、加深了双方友谊。

网址:湘韵遇“香颂” 中法韵成双 https://klqsh.com/news/view/273043

相关内容

大国浓香×中国诗韵=?
文化体验项目再上新 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推出秦风湘韵展
谭松韵真的是劳模呀~《兰香如故》今天正式官宣了,谭松韵饰演女主许兰香
陈持平:书法作品——墨韵中的深情
《绛彩丘壑载文心:张大千1934年<山水画>与傅增湘题跋的艺林双璧》
品味茶香,感受生活的韵味
专访|川交中提琴副首席夏儒:在《文明颂》的韵律里,奏响中提琴的独特叙事
香港小姐,陆诗韵的大长腿美脚
撷一簇丁香雅韵,诗意与光痕中,难忘那一抹身影
“书香荷韵—以古鉴今”读书会第十六期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