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加索送给张大千的一幅毛笔画,运用了书法技巧,张大千:看不懂

发布时间:2025-11-04 22:08

用绘画技巧,画一张个性化的贺卡送给朋友。 #生活乐趣# #生活艺术# #手工艺生活# #手工礼物#

民国时期,我国许多名人都热衷于留洋并与外国名家建立友谊,比如鲁迅和泰戈尔、夏元瑮与爱因斯坦,还有毕加索与张大千。作为拍卖领域最受欢迎的“宠儿”,毕加索、张大千的画作市场拍出过亿元的天价,他们也在各自的领域有所突破,最终自成一家。

1956年7月29日11点30分,张大千与毕加索进行了会面,这被誉为“中西艺术的火花碰撞”。毕加索带张参观了自己的画室,令张没有想到的是,这里竟然陈列着数百张临摹齐白石的画稿。毕加索指着桌子上的一张,很不解的说出了那句名言:“我最不懂的,就是你们中国人,何以要跑到巴黎来学习艺术!”

毕加索补充道:“不要说法国巴黎没有艺术,整个西方,白种人都没有艺术!如果把东西方绘画比作一块精美的面包,那么西方的不过是面包的碎屑。”这番言论令张大千非常吃惊。在午宴结束后,毕加索画了一幅《西班牙牧神像》赠予张大千,而张则回礼了一幅《墨竹图》。

毕加索告诉张大千,自己这幅画用到了中国传统的书法技巧,还参考了八大山人、郑板桥等名家。不过,后来有人问张对这幅画的看法,他回答道:“我和我太太反应一样,都在小声地说‘这是啥子呦’”。

毕加索早年通过欧洲收藏的中国书法,接触书法线条,其借鉴集中于“线条的表现力”,从繁复写实逐步提炼为极简轮廓,如最后一版《公牛》仅用十余道曲线构建形态,线条的提按转折,如牛角处的侧锋加粗、牛身的中锋长线条,与中国书法“中锋立骨、侧锋取势”的技法逻辑一致,区别于西方传统素描的“明暗线条”,更接近怀素狂草的简练张力。

中国绘画“以形写神”的写意理念,被毕加索融入立体主义创作:以色块与简练线条勾勒神韵,用弧形色块概括轮廓,类似中国水墨花卉“删繁就简”的写意手法,区别于西方印象派的“光影写实”。

在构图上,毕加索借鉴中国绘画“留白”,背景未填满细节,而是以大面积空白衬托主体,空白区域与实物形成“虚实对比”,类似中国山水画“无画处皆成妙境”的构图逻辑。艺术史学者贡布里希在《艺术的故事》中指出,毕加索“将东方线条的表意功能纳入立体主义拆解体系”。

毕加索接触敦煌壁画画册后,其人物画轮廓线条融入了敦煌壁画的流畅笔意,形成独特的视觉语言,这一过程也印证了东西方艺术精神的共通性。

网址:毕加索送给张大千的一幅毛笔画,运用了书法技巧,张大千:看不懂 https://klqsh.com/news/view/273253

相关内容

张大千书画《凤舞九天》
张大千《重彩山水画》
张大千:从仿作骗行家到泼彩震世界,画坛顶流的逆袭之路
青绿溢彩,墨韵千秋——张大千青绿山水图品鉴
张大千《金线荷花图》赏析
她15岁嫁给张大千,连生8子后成黄脸婆,随后张大千转向19岁女子
张大千传奇女弟子,中年丧夫艰辛养大8子,如今一幅画值一套房
论张大千绘画风格的三阶段演进及其艺术史意义
『近现代专题』张大千《五色荷花》,工笔与写意融合的巅峰之作
《绛彩丘壑载文心:张大千1934年<山水画>与傅增湘题跋的艺林双璧》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