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书协创始人杨再春去世,被誉为“书坛泰斗”,他的字曾饱受争议

发布时间:2025-07-19 20:13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誉为‘至圣先师’。 #生活知识# #文化教育#

2025年7月17日21时25分,当代著名书法家、书法教育家、中国书法家协会创始人之一杨再春先生在家中辞世,享年81岁,引发书坛的集体哀悼,有网友直呼“沃兴华、杨再春先后去世,书法界损失太大!”

杨再春,河北唐山人,1943年8月8日生,据他自述,父亲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在自己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督促他练字,从颜真卿《多宝塔碑》学起,一临就是10年。16岁时,杨先生考入北京体育大学,机缘巧合下结识书法家黄高汉,黄亲自指点其书法。

在黄老师的引荐下,杨再春拜师郑诵先,跟随学艺7年,最终有所成就。在1985年北京举办的一场书法展上,杨与启功结识,又得到了他的指点。杨再春书法生涯中得到过不少大师点拨,而且始终深耕传统,没有刻意追求“与时俱进”和“创新”。

1981年中国书法家协会成立时,他是主要的发起人之一,同时也是第一批进入书法教育领域的书法家,他曾多次举办讲座、录制节目,普及书法知识和笔法,所以有人把他和田英章、田蕴章等称为“全民书法家”。

杨再春五体皆能,尤以行、草、楷为精,融合碑、帖,刚柔并济,法度严谨,不失个性,以“传统根基与实用普及并重”著称,其作品兼具帖学的精严与书写的自然,笔法、结字、章法皆显“雅俗共赏”的特质,在书法教育与普及领域影响深远。

笔法上,他融合米芾“刷字”的劲健与赵孟頫“圆转”的流畅,形成“提按分明,转折灵动”的特点。起笔多侧锋切入,笔锋斜入后迅速转正,行笔提按幅度适中,转折处方中带圆,横折以腕力硬转,外沿方劲,内角略圆转避生硬。

结字疏密有致,欹正平衡,字形多呈长方,左收右放,符合传统草法,不随意杜撰,兼具艺术性与可读性,区别于某些过度变形的现代草书。

杨再春长期致力于书法普及,出版《行书入门》《草书教程》等教材,发行量超百万册,成为初学书法的常用范本。其“临帖与创作结合”的教学方法,被多所院校纳入书法课程。书法理论家刘正成曾评价:“杨再春的价值在于让传统帖学走出书斋,以大众能接受的方式传播,在普及中守正,难能可贵。”

杨再春的字核心价值在于平衡“传统法度”与“大众审美”,既未脱离晋唐帖学根基,又避免高古晦涩,为当代书法在实用与艺术之间找到支点,成为连接专业书坛与普通爱好者的重要桥梁。

网址:中书协创始人杨再春去世,被誉为“书坛泰斗”,他的字曾饱受争议 https://klqsh.com/news/view/45279

相关内容

书法家杨再春去世,作品多次作为国礼赠予外国首脑
书坛“巨擘”沃兴华去世,一生与“俗书”为敌,他的字常人看不懂
原创丑书为何能进入中书协?
笔底云烟成绝响:追怀书法家杨再春
800年书法争议中的“最美”冤屈,启功为其正名
北大前校长写的草书,水平已超越古人,启功评:这才是“终极泰斗”!
华语乐坛泰斗陈彼得去世,曾唱《我和我的祖国》
Al解答:为什么日本人讲当代中国书坛只有三位书法家?
书法家李文采今天去世,启功曾这样评价他:“在国内还没有第二人”
重庆88岁老书法家,因不满丑书横行,两次主动退出书协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