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潮|黄庭坚祖籍是浦江

发布时间:2025-07-21 19:20

上海外滩夜景不容错过,可选择乘船游览黄浦江 #生活知识# #生活感悟# #旅行生活攻略# #文化旅游线路#

潮新闻客户端 何保华

黄庭坚(1045~1105),北宋文学家、书法家,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自称黄豫章、谪仙,世称金华仙伯,祖籍浦江。生于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自幼聪颖异常,幼承家学。治平四年(1067年)中进士,历任承议郎,参加校订《资治通鉴》,主持编写《神宗实录》;进为秘书丞兼国史编修官。绍圣初(1094年)遭诬贬谪为涪州别驾。后有诏令销毁苏洵父子、秦观、黄庭坚的文集,以至被羁管宜州(今广西宜州市)。及至徽宗即位始获大赦,召还京师任吏部员外郎。一生坎坷,于61岁离世。

黄庭坚《松风阁》片段。

黄庭坚早年以文章诗词受知于苏轼,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其诗以杜甫为宗,是“江西诗派”的领军人物。苏轼曾举荐庭坚以“瑰伟之文,秒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 ”来代替自己。               

庭坚擅长行书、草书,楷书亦自成一家,时称“苏(轼)、黄、米(芾)、蔡(襄)”北宋书法四大家。其书法以受苏轼影响最大,而其以禅书又与其互为影响。其行楷大字受《瘗鹤铭》影响。草书学时人周越,但其成熟还得益于其书外功的参悟。虽不饮酒,多理性使笔,也能大开大合,聚散收放。苏轼评其书说:“鲁直以平等观作欹侧字,以真实相出游戏法,以磊落人书细碎事,可谓三反。”其用笔相形之下更显从容娴雅,虽纵横跌宕,亦能行处皆留,留处皆妙。遂开创出中国草书的又一新境界。传世书迹有《松风阁诗》《诸上座帖》《戒石铭》等。书论有《论书》《论古人书》《论近世书》等。

黄庭坚《诸上座帖》片段。

《黄氏五族总谱》记载庭坚的家世谓,双井黄氏始祖黄玘与其兄弟由金华迁出,分居五地,形成五个大家族。其中庭坚的堂伯或堂叔与其亲叔黄向,迁回浦江卜居东市。《向府君墓志铭》云:“与其以行道为事,孰若以道殉身,因思金华故居,追先世之废祀。”又云:“分宁乃父母生养之邦,金华则祖宗肇基之处。”这里所说的“金华”,即指金华浦江县。又据黄昉的九世孙黄溍所撰《族谱图序》:“某之九世祖、八世祖,仍居婺之浦江。旧谱以为自分宁来归。”

今浦江县城东市尚有明代建筑“理和堂”存世,原匾为黄庭坚所书,后渐模糊不清。

黄庭坚《徐纯中墓志铭》片段。

作者简介:何保华,书法家、篆刻家,文化学者。1936年生于河北阜城县,幼年移居杭州,后定居浦江。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浦江县志》主编。

网址:晚潮|黄庭坚祖籍是浦江 https://klqsh.com/news/view/45675

相关内容

黄庭坚草书魅力何在?陈振濂解读天一阁“镇馆之宝”
“苏门四学士”之黄庭坚,少年时如何游历各地,文学之名传递四方
黄庭坚最美的一首春词,短短44个字,写尽春日江南美,惊艳了春天
黄庭坚与妻子泛舟湖上,写下一首词,全词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
西岸大剧院开门迎客,黄浦江畔20米处的艺术殿堂
书船长载江南月——追思古籍守护者江澄波
三大版本齐聚《暗恋桃花源》浦江两岸浪漫上演
江苏省红楼梦学会走进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举办普及推广活动
潮涌珠江,艺荟鹅潭
苏州书界“活字典”江澄波百岁逝世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