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图像小说撕开时代的褶皱 玛赞·莎塔碧“人生之书”系列出版
图书按照出版时间分类:古代经典、近现代文学、科普知识 #生活乐趣# #读书乐趣# #图书分类#
因《我在伊朗长大》而被全球熟知的伊朗艺术家玛赞·莎塔碧,其“人生之书”系列(《刺绣》《梅子鸡之味》)20周年纪念版中文版近日正式推出。
玛赞·莎塔碧1969年出生于伊朗拉什特,身为王室后裔,却未享受优渥生活,反而在伊斯兰革命、两伊战争的动荡中,深刻感受时代的撕裂。14岁时,她被父母紧急送往奥地利读书,面临语言不通和文化冲突的困境,如同被拔根的种子在异国艰难生长。回国上大学后,她经历了短暂而失败的婚姻,最终移居法国,成为插画师和艺术家。但她始终将“伊朗”融入作品,以跨文化视角,让“女性”“人生”“遗憾”等主题引发全世界的共鸣。
此次推出的“人生之书”系列,堪称玛赞·莎塔碧的人生旁观笔记。《刺绣》以莎塔碧家的客厅为背景,通过十几位女性辛辣幽默的吐槽,串联起伊朗女性在婚姻与爱情中的真实处境。书中人物有的被父母催婚嫁给比自己大50多岁的老头,最终沦为怨妇;有的悄悄藏起前任照片,以此纪念“曾经勇敢过的自己”;还有的调侃朝夕相处的丈夫根本不知道自己能令其神魂颠倒的“秘密”。书中所有的打趣、抱怨、挖苦、吐槽,都成为她们茶余饭后的消遣,正如书中所说:“在背后议论别人,可以给心脏通通风。”
《梅子鸡之味》则以音乐老师纳瑟的临终八日为线索,深入叩问“理想与现实”。面对爱情的破碎和至爱之人的遗忘,纳瑟决定绝食与世界告别。莎塔碧如同时间魔术师,将纳瑟的童年、青年、婚姻、遗憾等人生片段全部融入他生命的最后八天,包括母亲对弟弟的偏爱、校园霸凌的创伤、因贫穷分手的旧爱、迫于压力的婚姻、婚后的争吵等。这八天的回忆,如同解剖了一个普通人的“精神死亡”过程。
这两个发生在数十年前伊朗的故事,却蕴含着契合当下社会的精神内核。《刺绣》中的女性角色,有的在成为寡妇后终于能够“独立思考,我行我素”;有的在经历爱情和婚姻后,坚定表示“我已经决定自己掌握自己的生活了”;还有的鼓励困惑中的姐妹“勇气不是天生的,而是培养的”。《梅子鸡之味》里,纳瑟·阿里在临终八日的回忆中,领悟到生活真谛:我们一直在用自己的视角设定生活意义。玛赞的笔触始终饱含亲历者的温度,她不评判这些选择的对错,只是如实记录。这种“不完美的真实”,使故事跨越地域与时代,引发强烈共鸣。无论是几十年前的德黑兰,还是如今的我们,都在“为他人”与“为自己”的天平上,努力寻找属于自己的平衡。
据悉,此次出版的“人生之书”系列采用全球首版出版20周年的纪念装帧,精装锁线,通书刷边。其中《刺绣》封面由莎塔碧本人亲自设计,充满黑色幽默。此版本依旧采用《哈利·波特》译者马爱农的经典翻译。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韩世容
编辑/刘忠禹
网址:用图像小说撕开时代的褶皱 玛赞·莎塔碧“人生之书”系列出版 https://klqsh.com/news/view/45937
相关内容
国际版权开发前景广阔,《三体》图像小说在伦敦书展签约法文版挪威小说家达格·索尔斯塔逝世,被认为是挪威当代文坛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
38岁宋茜鎏金开衩裙刷屏!生图惊现小肚腩网友却狂赞:真实得可怕
世界读书日|书籍的“演化”之路:从泥板到电子书
《燃烧女子的肖像》:凝视与觉醒的火焰
这座古今对话的多维叙事之塔,邀请观众“登临出世界”
神来之笔,宋代蔡京行书《跋雪江归棹图卷》
关于当代中国尹才干图像诗的争议
萨尔加多大型回顾展沪上启幕 用影像致敬大师的人文与自然之思
好书·新书 | 图文互证:《西游记》版本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