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的苦,好爽
重庆武隆天生三桥,凉爽的峡谷环境适合徒步。 #生活乐趣# #旅行建议# #避暑胜地#
谁也没想到,2022年竟然是疫情防控形势最严峻的一年,北京从2月底开始冒出疫情苗头,在不便出行的几个月里,我选择了用徒步填充自己。
说起来惭愧,春节期间我在家里吃得太好,动得太少。于是,我决定利用时间变多,收入变少的疫情空档期,好好动一动,投资自己的健康,总归有回报的。
一
开始我尝试了跑步,但发现这项运动太枯燥,不适合我的性格,顶多坚持跑四五公里就没法继续了。
陪着父母爬过一次香山后,我突然觉得自己比较喜欢徒步这项运动。一来可以靠近大自然,尽可能离城市远些;二来作为体能弱者,爬累了,可以歇歇再爬,是种缓慢运动。于是我一晚上加了好几个豆瓣爬山群,后来还参加了一个北京的徒步者活动。
第一趟,我给自己定的难度还是挺高的,报了个“红螺三险”的中等强度线路,全程14公里,爬升1000米,还有三处高点可以攀爬的山崖,是为“三险”。
开始徒步时,因为随身带了GOPRO运动相机,我一边上山一边把相机绑在胸口准备记录行程。我也就花了两分钟时间不到固定相机,结果发现已经是全队倒数了。各路运动好手都来参加徒步活动,一溜烟就消失在我眼前。
第一次在山里落单有点慌,但越心慌气躁,就越喘得难受,觉得整个人都不行了。只能想办法慢慢调整心态,告诉自己,假如前面有一大队人出现在镜头里,拍出来的画面反而不美,干脆就慢慢来,把一路的风景都记录下来,当个倒数第一也值了。
时空场景切换,山谷里的徒步呈现出乐趣来。安安静静一个人,慢慢走,感受自己的心脉跳动,想象宇宙洪荒,历史巨变,这是独属于徒步的乐趣。
但另一方面,第一次的徒步经历是痛苦的,城市里的体能弱者,从小到大的体育差生,来到深山里拉练了一整天,攀爬途中还体验到了有生以来第一次大腿抽筋。
因为没有运动基础,没做拉伸,接下来的一周,是身体各部分的疼痛,有一些部位的肌肉,从小到大都没有疼过——不过这是好事,说明这次把它们都给锻炼到了,我安慰自己。
二
之后的每周,我都尽量去找个山爬。
4月的北京,疫情形势吃紧,有组织的徒步活动全停了。我干脆独自出门爬了一趟,去的是朋友圈一位徒步爱好者推荐的山,有趣又方便,能坐公交往返。
人间瘟疫横行,自然界却生机勃勃,春天奔腾而来,野花在公路边自由生长,天上一朵朵云,干净得亮眼。撤下口罩,呼吸着清爽的风,沿山路盘旋而上。不得不承认,徒步才让我真正领悟了北方的独特。南方徒步,玩的是山峦险秀,溪流纵横。北方有万里长城体系作为大框架背景,很多徒步线都是在历代长城的山脉间交错,一不小心,就走到历史深处里去了。
尤其是北京,有大量的野山和古道供徒步爱好者探索,而在其它地区,稍微有一点独特的风景,就容易被旅游开发商介入——必须指出,绝大多数的中国式旅游开发,修建的土味栈道和观景台,既破坏了山脉的原生态风景,又大大降低了徒步的乐趣。
双脚踩在古长城的石堆上走,来自北方草原的风吹过我的肩膀,进入北京城。这一瞬间,让人穿越时空,连通古今。眼前这么大一座山,我悄悄的把肉身放在其中,兴奋的发了条朋友圈:“空山我一人,妙不可言”。一个人爬山的好处在于,可以自由掌握节奏,优哉优哉,除了风声林语,远离一切人类杂音,真正回归自然。爬到山高处,回头一看,会有一点惊讶,之前望而生畏的高山,竟在不知不觉间走完了。
人类的业余活动,无外乎想获得两个正向强化:肉体的健康和强化,精神的乐观与满足。只要是符合这两个导向的,就是好运动。
翻开古诗词,会发现古人和今人,达官权贵与市井平民,在这一点上,大家最终都殊途同归——寄山水之乐而乐。
三
但不同的人群,对待徒步的态度确实相差很大。有的徒步群,以练体能为主,大家拼速度,跟他们一起爬山,就会觉得很卷。
有的以娱乐为主,过程中各看各的风景,慢悠悠,缺点是前后速度差别太大,下山后经常需要等很久,队尾的人才能下山,一起坐大巴返回市区。(爬完山后很多人没力气开私家车返城,AA制包大巴往返最省心)
所以,能遇到一个或几个节奏相似,爱好相似的徒步队友,是挺看运气的事。一旦出现惊喜,也是非常幸福的体验。徒步的另一重乐趣是,对沿途风景,每个人的观察视角,千差万别。在和同伴行进时,从别人身上,去感受另一个大自然,是另一层乐趣。
从三月开始,徒步了四个月,感觉体能过了及格线,于是我给自己安排了一趟35公里的夜袭东猴顶徒步。晚上8点,从北京跟驴友一起包大巴去东猴顶山下,凌晨1点左右到达,开始夜爬。到达东猴顶最高处,正好是凌晨4点,坐下跟队友们一起欣赏日出,补充体力。再迎着日出的万道金光,大部队从高山草甸下山,再冲上西猴顶。
这个路线,可以让我们在天气最凉快的时段,爬完所有上升路段。等太阳出来,则转移到山谷底部的林荫里行走。爬两座山,却不会大汗淋淋,在夏季的户外运动选项里,这是不多见的。虽然是通宵夜爬,但凉爽的天气和运动本身带来的亢奋,不会让人感到疲倦。
到了七月,北京疫情形势终于稳定下来。从三月份的体能弱者,到七月份能轻松走完35公里,体能的练习看来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徒步真真实实打开了我生活的另一扇门。在之后的工作中,我几乎从来没有过疲惫感,不管去哪儿,都有种如履平地不消耗任何体力的“错觉”。
在不能改变外部环境的时间节点上,选择强健体能,填充自己,或许是疫情之下,我这个普通人能做的最好选择了。
(《三联生活周刊》2022年第34期 黄宇)
网址:徒步的苦,好爽 https://klqsh.com/news/view/52314
相关内容
徒步旅行的好处长期徒步有如下好处 长期徒步的好处有哪些
周末是好朋友的在山上徒步,我知道是为什么吗?
徒步走出快乐的人生
【知识】徒步旅游的几个妙用
徒步旅游好处 徒步旅行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徒步走的十二大好处
徒步到底有哪些好处呢?
徒步心得体会800字(精选3篇),高中徒步心得体会800字
徒步的好处有哪些 四大好处走出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