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喜欢过节?仪式感的心理学秘密
为什么有些人喜欢用剪刀吃饭?因为他们觉得这样更有仪式感。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日常生活笑话# #轻松日常段子#
我们为什么对节日如此上心呢?
这可能就来源于仪式感带给我们的快乐感受
01.
仪式感是什么?
1908年,法国人类学家范热内普在其《过渡礼仪》一书中,首先提出了“仪式”的概念。
他认为人的生命总是存在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的转化,在转化的过程中需要一个仪式:
“每一个体的一生均由具有相似开头与结尾的一系列阶段所组成:诞生、社会成熟期、结婚、为人之父、上升到一个更高的社会阶层、职业专业化,以及死亡。
其中每一事件都伴有仪式,其根本目标相同:使个体能够从一确定的境地过渡到另一同样确定的境地。”
同时他认为,无论个体还是社群,都无法独立于大自然之外存在。由于大自然本身也受一种周期性的控制,如黑白昼夜,四季交替,这种周期性就体现在了人类的生活中。
因此,在人类的仪式中,也包含因天象过渡所举行的礼仪,如季节的过渡,如冬至、夏至、春分和秋分,以及年的过渡,如新年礼仪。
那么仪式感是什么呢?
我认为仪式感是,我们为了从人生的“一个境地”过渡到“另一个境地”而实施的仪式行为中,所体验到的感受和情绪。
02.
仪式感背后的心理原因
仪式感究竟能从心理上给人们带来什么呢?
A
进化
从进化的角度,仪式形成于自然灾害肆虐的古老时期,是一个民族祖祖辈辈生存信念和意志的体现,是人类向命运抗争的表达。
长期以往,仪式能激活个体大脑中的多巴胺系统,让大脑分泌更多的多巴胺,而多巴胺是一种能让人体验到快乐的神经递质,从而让个体产生更多幸福的感觉。
你在每年春节贴春联或者放鞭炮时心情如何?我想,大部分人都是喜悦的吧!
B
认知
从认知的角度,仪式虽然不会直接影响接下来事情的发生,但进行仪式的过程能促发个体的积极自我暗示,而积极的自我暗示更有利于人们获得想要的结果。
很多人都会在出席重要场合之前虔诚地沐浴更衣,精心打扮。
C
情绪
从情绪的角度,人们在日常的小事情上表达情绪是不难的,但在面对大事件时,情绪的表达往往就没那么容易。
范进中举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得知中举后的范进喜极而疯,可见表达巨大的喜悦是如此困难,更何况表达其他更不容易被接纳的情绪。
因为人有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会在一些特殊情况下隔离过于强烈的情绪情感,以免个体受到伤害。
借助仪式,人们可以让自己的情绪在活动的过程中得到更安全和充分的表达,减少了积压的情绪对日后生活的影响。
03.
我们为什么需要仪式感?
A
仪式背后有我们的愿望和需要
我们总是期盼自己的需要和愿望能够被满足,所以常常通过仪式的方式,来表达这些需要,帮助我们自己实现愿望。
而这种通过自我暗示走向愿望实现的核心,是“相信”,以及“心诚”,意味着我们能有强烈的动机去做某件事,为了实现愿望而做出最大的努力。
我们相信仪式可以帮到我们,保护我们,相信自己确实会变的更有力量,有能力可以去达成愿望。
B
仪式会带来身份认同感
在群体仪式中,我们能感到自己作为社群的一员,和整个社群的共同命运是联系在一起的,从而对自己的身份产生认同,感到安全和满足。
例如国庆的阅兵仪式,通过强调其仪式程序,唤起人们作为这个国家的公民而感到自豪。
C
仪式赋予我们生命以价值
仪式的内在体验感,赋予我们生活以价值,仪式感必须是发自内心的,是为我们自己所认同和相信的。
有的时候,我们需要一些个人化的仪式,来让自己的内心获得一种“确认”。
仪式感也是一种内在的自我体验。而我们体验到了什么,在于我们究竟赋予仪式什么样的价值。
网址:我们为什么喜欢过节?仪式感的心理学秘密 https://klqsh.com/news/view/57849
相关内容
为什么过节的仪式感这么重要?我们为什么热衷于过节?
为什么我们喜欢拍照?
心理学:越是有仪式感的人,人生越容易开挂
节日的心理学意义与生活中的仪式感探索
什么样的生活才有仪式感?
用科学仪式开启幸福人生:早安仪式的秘密
为什么生活应该有点仪式感?
为什么说生活需要点仪式感?
生活“仪式感”为什么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