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自我疗愈,开启快乐生活

发布时间:2025-07-24 20:13

面对失恋要学会自我疗愈 #生活知识# #生活心理学# #恋爱心理学#

提起抑郁我们会想起一些人,比如:张国荣、梵高。他们因抑郁伤害自己最终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如果你出现情绪低落,睡眠不好,不愿与人交往,否定自我价值等情况。一定要重视,它们可能是抑郁的表现。抑郁给我们的身心带来了巨大伤害,怎么才能摆脱抑郁?

今天,为大家解读的这本《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就给了我们答案:治愈自己的关键在于我们要为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负责;学会爱自己,与过去和解才能得到治愈。

本书作者罗伯特·戴伯德是一名资深的心理学研究者和心理咨询师。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是他的代表作。本书自出版以来,稳居心理类书籍的榜首。作者借用《柳林风声》中的人物角色来讲故事,内容生动有趣,心理学小白也能读懂。本书讲述了陷入抑郁状态的蛤蟆,在朋友的劝说下找苍鹭医生进行心理咨询。通过心理咨询和自己的努力摆脱了抑郁,获得了新生。

介绍完本书作者和书的基本内容,接下来我将为您介绍本书的三个要点:把握当下,直面自己的真实感受,学会爱自己才能治愈自己;、抑郁的根源在于我们无法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不能进入成人自我状态;人生坐标决定你的人生状态,你的剧本由你改写。

一、把握当下,直面自己的真实感受,学会爱自己才能治愈自己

朋友的帮助,可能是我们摆脱抑郁的开始。

往日热情、张扬、喜欢冒险的蛤蟆得了抑郁症。鼹鼠发现后把蛤蟆的情况告诉了其他几个朋友,经过商量它们决定劝蛤蟆接受心理咨询。蛤蟆在朋友的施压和恳求下,答应进行心理咨询。

如果我们抑郁了,可能也会茫然失措。我们可能承受不住这些不良情绪的折磨,也找不到有效的解决方法。朋友的援助,可能会成为我们治愈自我的一个推动力。

如果你陷入了严重的抑郁状态,除了朋友的援助,更重要的是去接受心理咨询。

正确看待心理咨询,配合治疗是获得改变的基础。

蛤蟆先生第一次接受心理咨询的时候,感到很忐忑。那么如何正确看待心理咨询呢?我们看看蛤蟆先生是怎么应对的。

蛤蟆先生来到苍鹭医生家,做好了被训诫的准备。但是,苍鹭医生并没有说教。苍鹭反而问蛤蟆,“你为什么来这里?”

蛤蟆说,“是我的朋友让我来的,我准备听你的,你怎么说我怎么做。”听完蛤蟆的回答苍鹭又问:“我的来访者是谁?是你,还是它们?” “谁来支付面谈的费用?”听完这些话蛤蟆又困惑又气愤。觉得医生好像只关心钱。蛤蟆就说:“你放心钱的事,我朋友会处理。”苍鹭说:“那你以后就不要来了。”

听到这里,我们也许会想:“我来看心理医生不就是等着你说些什么,告诉我们改善抑郁的办法吗?怎么我花了钱,你还让我别来了,钱不顶用吗?”

苍鹭告诉蛤蟆,“心理咨询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咨询师和来访者都得出于自愿。你应该为自己咨询而不是为了朋友高兴而来,只有你想通这些,才能与我合作。咨询不是钱的问题,只有为自己的咨询负责,才能保证治疗有效。”蛤蟆听完表示愿意与医生合作,进行心理咨询。

从蛤蟆的第一次面谈我们可以看出,心理咨询建立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双方是合作的关系。来访者不能抱着这样的态度:是别人让我来的,我是来听咨询师告诉我应该怎么做。正确看待心理咨询是抑郁状态获得改变的基础。

自助者天助,我们要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负责,与过去和解,学会爱自己。

蛤蟆和朋友相处时,总是在意别人的感受,忽略自己的真实感觉。当苍鹭医生问它,“你有什么感受?”蛤蟆总是说“我挺好的。”这样的回答不真实,于是苍鹭教会了蛤蟆用“情感温度计”来描述自己的内心感受。

什么是“情感温度计”?

“情感温度计”标了10个刻度,最低为1,代表最糟糕的感觉,可能有自杀的想法。10代表心情非常好。数值的变化,代表一个人情绪的变化趋势。蛤蟆的第一次咨询,数字在1和2之间,咨询结束时数字是9,这说明通过治疗蛤蟆摆脱了抑郁。

苍鹭还告诉蛤蟆必须学会对你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自己负责。不论你抑郁的原因是什么?要学会原谅,与过去和解。不责怪他人,不批判自己。因为别人无法把不好的感受强加给我们,是我们自己选择了痛苦。想要被治愈就要把握当下与自己的情绪做联结,学会爱自己。

二、抑郁的根源在于我们无法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不能进入成人自我状态

原生家庭对我们情绪和行为模式,有深远的影响。

蛤蟆先生的父亲不苟言笑,对蛤蟆要求严格。在蛤蟆记忆中父亲总是在批判他、责骂他。这导致蛤蟆认为父亲永远是对的,自己做什么都是错的。

原生家庭的影响,也伴随着他之后的人生。比如:当蛤蟆面对朋友老獾时会出现顺从、迎合的行为。獾喜欢批评他,就算獾错了,他也不敢反驳或发怒。而是向獾道歉,希望得到他的谅解,还会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内疚。因为蛤蟆照搬了自己与父亲相处的模式。

为什么我们容易处于儿童状态、父母状态?

作者认为一个人的行为模式有三种状态,儿童自我状态、父母自我状态、成人自我状态。

我们先来看看这三种状态的运作原理是什么?

“儿童自我状态”是指一个人的行为和感受,像一个孩子一样。我们童年的经历和情感体验,会对我们行为模式产生影响。在一些特定的情景和刺激下,我们会出现和小时候相同的行为和感受。

举个例子:一次咨询中苍鹭说要给蛤蟆布置一些作业,蛤蟆听到作业一词,就出现了焦虑、厌恶的情绪。它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绪呢?蛤蟆通过分析知道了原因。原来自己上学时,害怕作业没完成会挨罚,每次学拉丁文、背诗歌就会有恐惧感。作业这一情景触发了蛤蟆,使它处于“儿童自我状态”。出现和小时候一样的焦虑感。

“父母自我状态”来自于幼年时父母的言行和对待我们的方式。如果们父母喜欢挑剔,他们的孩子就更容易处于父母自我状态。如果把父母自我状态比作法官,它会以以下方式在我们身上运作。控诉别人,给他们定罪并惩罚他们;审判自己,给自己定罪,惩罚自己。

例如:獾总爱教训蛤蟆,对蛤蟆评头论足。獾这种喜欢教训别人、挑人毛病的行为就是用“父母自我状态”在审判蛤蟆。

相反,蛤蟆处在“父母自我状态”时却在审判自己。

比如,一天,獾没打招呼就来蛤蟆家,蛤蟆家里乱七八糟,蛤蟆一见到老獾就开始道歉。看到电视机开着,獾说:“现在看电视太早,自己六点之前从不开电视。”蛤蟆立马就把电视关了。

“成人自我状态”是指我们可以理智地处理生活中的所有状况。在这个状态下我们的行为和感受,可以不被童年的情绪和头脑中父母的声音影响。

我们来听一个故事,有一天獾劝蛤蟆辞去学校校董的职位,推荐自己出任新的校董。蛤蟆有些不知所措,它告诉老獾自己需要时间考虑后才能做决定。最后,它没有被情绪影响,决定给老獾留便条。内容是:“经过思考我决定不辞职,如果你愿意可以等到下次董事会时自荐,到时再见分晓。”

蛤蟆处理此事时处于成人自我状态,它是理智的应对,而不是情绪化的处理。

所以我们陷入抑郁的一个因素是:我们容易处于儿童自我状态、父母自我状态而不能使自己处于“成人自我状态”。

为什么我们很难进入成人自我状态?

作者给了我们答案:处于儿童自我状态、父母自我状态时不需要思考,有剧本,这个剧本是童年的经历我们可以本色出演,但学不到东西;成人自我状态可以学到学东西,帮助我们理智的应对当下遇到的状况,但要进入成人自我状态很难;没有人能强迫你进入“成人自我状态”,别人只给你鼓励。

三、人生坐标决定你的人生状态,你的剧本由你改写

四个人生坐标与对应的心理游戏,玩这些心理游戏时,你赢了游戏,却输了人生。

作者认为,我们的生活状态由人生坐标决定。要改变你的生活状态就要认识你的人生坐标。四个人生坐标是:我好,你也好;我好,你不好;我不好,你好;我不好,你也不好。

我们来看看处在四个不同坐标的人喜欢玩什么心理游戏。

处在“我不好,你好”坐标的人容易抑郁,甚至出现自杀的行为。喜欢三个游戏:“我真不幸”、“可怜弱小的我”、“无论我做什么都要爱我”。

处于“我不好,你好”坐标的人总觉得自己是不幸的糟糕的,会无限放大自己的痛苦,否定过去的美好回忆。

我们来听三个故事:小王最近失恋了,接着她又生病了,还丢了工作。她觉得别人都比自己好,甚至觉得自己不好是因为沾上了霉运。把原因归咎于房子楼层不好,打破碗,打碎了镜子。而她却不知道自己被“我真不幸”的心理游戏控制住了。

一次面谈中,蛤蟆跟苍鹭说:“獾想让自己放弃校董的职位,感觉自己很惨,又觉得獾说得对。也许獾当校董会做得更好,我决定了把辞职信寄给学校,这样对大家都好。”此时的蛤蟆就玩了一个“可怜弱小的我”的游戏。

《柳林风声》中的蛤蟆,经历冒险回到家里后,觉得朋友们总是找自己的茬,大家对它总是很苛刻。蛤蟆抑郁了,觉得自己不够好,接下来它做任何事之前都要考虑能否得到别人的爱。这就是“无论我做什么都要爱我”的“游戏”。

处在“我好,你不好”坐标的人,喜欢玩的“游戏”是“我抓到你了,你个坏蛋”、“你怎么敢”、“你为什么总让我失望?”这类人从来不会抑郁,因为他们容易愤怒,不会感到内疚。但这类人不受人喜欢,人际关系不太好,这也是他们不快乐的原因。

来看下面的故事:阿杰是某公司项目组负责人,一次招标失败了,他把失败的原因怪到了组员身上。其实招标前,标书上有几处错误,助理也建议阿杰再次审核,但被拒绝了。招标失败后阿杰在大会上劈头盖脸的骂了组员一顿,却不反思自己身上的问题。

我们可以看出阿杰在投标前不审核标书、过分自信是在玩“你怎么敢”的“游戏”。把标失败的原因推给组员是玩“抓到你了,你个坏蛋”的游戏。会上的批斗与遇事不反思,说明他在玩“你怎么敢”、“你为什么总让我失望?”的游戏。

那么处于“我不好,你也不好”坐标的人则是前面两种坐标的综合,他们的行为会给自己和他人更深的影响或伤害。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我好,你也好”的人生坐标则是一个积极的、动态的过程。处于这个坐标的人,相信自己是好的,也相信别人是好的。这种好的状态必须靠行动和自己的态度持续地向自己和他人展示出来。

蛤蟆先生选择了“你好,我也好”的人生坐标,改写了自己的人生剧本。

蛤蟆在最后一次面谈中决定自己要选择“你好,我也好”的人生坐标。苍鹭医生表示支持,苍鹭还告诉蛤蟆高情商能帮助你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远。因为情商可以带你从独立的个体走向共生的关系。

我们来看看,高情商的人都有什么表现?高情商的人了解自己的情绪,能管理自己的情绪,能控制冲动;高情商的人会“共情”;高情商的人会“移情”。

关于“共情”和“移情”,我们来看两个例子:蛤蟆诉说童年经历时,苍鹭细心的倾听,用心走进蛤蟆的回忆中,体验蛤蟆的悲伤,做到感同身受,这就是“共情”。

一次面谈,蛤蟆把对父亲的愤怒转移到苍鹭身上,对苍鹭发火了。这是苍鹭引导蛤蟆运用了“移情”的方式治愈童年的不快乐。

蛤蟆在面谈中不仅治愈了自己,还提高了自己的情商改写了人生剧本。最后,蛤蟆卖了庄园决定创业,开启了新生活

总结一下:当你抑郁时,除了寻求朋友、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外,能不能治愈不快乐,在于你自己能否把握当下与过去和解,学会爱自己。抑郁的根源来自原生家庭的影响,只有进入成人自我状态才能摆脱原生家庭的不良影响。选择正确的人生坐标可以改写我们的人生剧本,开启新生活

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面对痛苦不要作茧自缚,在痛苦中成长才能化茧成蝶,重获新生,这便是一个自渡的过程。

网址:学会自我疗愈,开启快乐生活 https://klqsh.com/news/view/58788

相关内容

大自然的疗愈力量:重拾快乐与活力
走进画学:绘画如何成为自我疗愈的工具
解压秘籍:快乐生活的自我疗愈术
大自然的疗愈力量
插花:生活的艺术与心灵的疗愈
园艺疗愈身心
55句生活文案短句干净治愈阳光语录:纯净生活,心灵疗愈之旅
100件小事,轻松疗愈
学习:开启快乐与成长之门
色彩心理学疗愈家庭关系活动成功举办,知名心理疗愈师罗茜现场分享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