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才认识到,断舍离才是人生常态

发布时间:2025-07-25 01:42

乐观面对人生百态,才能体验到多彩的生活 #生活乐趣# #人生百态#

你是否有买买买的习惯?你的家中是否堆满了很多的物品?

这些物品你是怎么处理的?

或者说这些物品你准备怎么处理呢?

每天你的手机是否每天都会接到一些与你无关的信息呢?

你又是怎么处理这些信息的呢?

是无视还是回复?

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

当你在自己的世界里,与身边的亲朋好友发生人际关系的烦恼的时候,你又是怎么处理与身边的人的人际关系的呢?

山下英子在她的人生清单《断舍离》中给了我们答案。

在大学期间,她开始学习瑜伽,并通过瑜伽参透了放下心中执念的修行哲学“断行,舍行,离行”。

她曾与交往了15年的恩师做了断舍离。

因为她每次见到恩师总是觉得胸口发闷,身心苦痛至极。

他们之间给对方传递的意识不是积极向上的,相互尊重的,而是充满愤怒和不尊重。

当她花了两年的时间从和对方终止交往的负面情绪中解脱出来时,她不但感到一身的轻松,而且内心更加坚定。

她便不遗余力地提倡任何人都能亲身实践的新整理术——断舍离。

读过了这本书之后,受益匪浅。我对自己这大半生的经历有了重新的认识,并对物品,信息和人际关系这几方面重新做了梳理。

一个人不仅能从堆积的物品的清理中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从越来越多的信息中辨别出自己需要的信息,更能从越来越精简的人际关系中找到自己,找到那个能与自己心无挂碍,并肩同行之人。

1,避免过度摄取堆积,和自己以外的物品构筑愉悦的关系

最近借着家里大扫除的契机,我把自己的与家人的衣服重新整理了一遍。

首先整理的是我自己的衣服:

衣物先按春夏秋冬分类:把薄料的衣服和厚料的衣服分成4堆。

精简:按照喜欢与不喜欢分类:把喜欢和不喜欢的分别分成两堆。

按合适与不合适分类:某些衣服穿在身上适合的留下,不合适的剔除。

有些衣服即使喜欢但穿在身上已不适合,只好忍痛割爱。

整理家人的衣服也按同理对待。(主要以合适为主。)

按照这个规则整理后的衣服,再也没有冗余的部分。

每件衣服穿在身上除了喜欢的,就是合适的。

鞋子也是按照春夏秋冬四季分成四堆。

然后按照喜欢与不喜欢分成两堆。

把旧的不合时宜的剔除,把喜欢的合适的留下。

在这个整理衣物的过程中,我产生了如下的感受:

其实生活中留下的东西都是自己喜欢的或者合适的。

人的情绪也一样,遇到一件事情的时候,会采取避重就轻,趋利避害的方式,避免不利于自己的情况发生。

然而越是这样,你越会发现给自己的未来里留下了很大的隐患。

而当你逆着人性做事不再关注其他人的各种评价。

虽然当时可能会遭来让你不舒服的反噬,但从长期利益上来看,这是根除负面信息的方法。

当然,由于这种方法带来的近乎边缘化的生活方式,需要忍受各种孤独。

叔本华说:“只有在孤独中,我们才能静下心来思考,从而寻找到真实的自己。”

所以,有人说越孤独越自由。因为只有在孤独的过程中才能看见自己,感受自己,让自己跟外界建立真正的愉悦关系。

2,减少不相关信息,关注对自己有用的信息

数字化时代的信息很多。各种信息的变化和累积,给我们带来很多的困扰。

如果你对于自己未来的方向有一个确立的目标,那么你就会对跟这个方向有关的信息感兴趣。

反之,如果什么信息都会摄取,你的大脑就会因为信息繁多而混乱,丧失对各种事情的清晰判断。

就比如我们经常在手机上刷短视频。

短视频的信息量非常大。

有些是你需要的,有些并不是你需要的,属于满足你大脑即时快乐的需求。

这种短暂的快乐会让很你的大脑积聚很多的负面能量。

这些负面能量会让你在生活中遇到各种阻碍的时候产生负面情绪,比如愤怒、爆发、急躁、直接回怼。

这些直觉行为会让一个人长时期的处在表面的生活状态里无法自拔,无法深度思考,看不清前路。

因此清除那些与己无关的信息,关注那些与己有用的,收回自己外放的情绪,逐渐的感受自己的需求。

不要因为不必要的信息陷入内心的混沌,关注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哪怕每天看看花,看看草,呼吸呼吸新鲜的空气。

才能不被那些表象的信息迷惑,有质量的做好自己。

3,减少无效社交,关注自己的生活感受

我们经常说减少无效社交,那么到底什么才是无效的社交呢?

无效社交‌是指那些不能给人带来积极价值、无法满足情感需求、对个人成长或目标达成没有实际帮助的社交活动。

比如你参加一个喝酒聊天的聚会。

在这个聚会当中,每个人都想展示自己的能量。

互不服输,互相吹捧,拜高踩低。

甚至可能在酒桌上攻击某一个人。

对不在酒桌上的那个人妄下判断。

类似这样的聚会会严重消耗你的心力,消耗你正面的情绪,让你离内心真正的自己越来越远。

而在春天的时光里,约三两个好友,登高远望,赏春赏景,一起游玩。

不论他人是非,敞开心扉接纳大自然。

则会修复一个人的心灵,逐渐的回归本真的状态,从而真正的开始感受自己,感受生活

爱因斯坦说:生活不是过给别人看的,而是要让自己内心感到充实和有意义。

当你真正的开始缩减无效的社交,关注自己的生活,关住自己的感受,做有充实感的工作。

让自己的内心增长积极的能量,生活才有意义。

4

电影孤注一掷,有这样一句台词:“人都有两颗心,一颗是贪心,一颗是不甘心。”

心理学上有一个损失厌恶心理,而贪心和不甘心都是一种损失厌恶的心理。

我们对于生活中的物品;

接收到的信息;

以及身边的各种人际关系,都有一种损失厌恶的心理。

害怕因为失去,而对自己造成某一方面的损失和伤害。

因此我们才会想到物品越多,信息量越大,人际关系网络越庞杂,代表自己越有实力,内心才会产生安全感。

然而慢慢的我们就会发现,物品的堆积,会让你心情烦躁;

信息流越强大内心也会产生焦虑;

人际关系越复杂越会让你感到疲于应对那些无效的社交而精神萎靡。

人到中年,慢慢的体会到,在人生的路上,有些消耗自己的无效的东西,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一点一点的被删减。

在精简精选中找到那个让自己内心舒服,相处无忧,保持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人生常态,从而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网址:人到中年才认识到,断舍离才是人生常态 https://klqsh.com/news/view/61641

相关内容

极致的人生,一定是断舍离
人生须懂“断舍离”
真正快乐的人生,都懂得“断舍离”
成年人最睿智的生活哲学:断舍离
断舍离什么意思,女人学会感情断舍离
人生,需要断舍离
断舍离给生活做减法,断舍离的快乐
《断舍离》:2021年获得快乐的3个办法,掌握2个,便是幸运
断舍离是什么意思 断舍离的真正意义
也说断舍离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