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强大的女性,身上都有这2种特质
瑜伽和深呼吸对女性身心都有益处 #生活常识# #养生常识# #女性养生#
作者:芒来小姐 编辑:阿若
来源:壹点灵心理
ID:yidianling0
在今年的脱口秀节目里,最出圈的,莫过于一位50岁的农村女性——房主任
房主任经历了30年的包办婚姻、当牛做马、疾病缠身,却不教观众“逆天改命”。
她只是笑着娓娓道来自己的故事,就把“改命”两个字吹进了千万观众的心。
她讲父母从来记不住自己的生日,自己也是最近才知道生日是4月8号,因为那一天,她经历了两次“重生”。
图源:《喜剧之王单口季第二季》
她讲自己走上脱口秀舞台的初衷,是为了托举女儿不走自己的老路,婚后受了委屈,有底气说离就离。
图源:《喜剧之王单口季第二季》
她讲自己的前夫是个身高一米五的“柯基”,好吃懒做、欠债家暴,她被折磨了整整30年,最近才以“净身出户”为代价顺利离婚。
图源:《喜剧之王单口季第二季》
听她的段子,有人笑到捧腹,有人哭成泪人。所有不幸拿到“一手人生烂牌”的观众,都从房主任身上感受到了深厚的精神供能:
当外部环境兵荒马乱时,别忍;
为自己供能,可以逆境突围。
如果你也觉得自己此刻“一手烂牌”,别忍;
把牌桌掀翻,可以重制规则。
人生不止一条出路,房主任的脱口秀可以消化痛苦,我们也可以通过给自己精神供能,把一手烂牌打出“王炸”。
01
学习
是自我认同的关键要素
2010年,房主任一边带着两个女儿、一边照顾瘫痪公公、一边打工赚钱伺候全家人。血压高到心率失控、无力做饭,等着开饭的老公却怪她“矫情”。
为了不听老公说话,房主任买了一部智能手机,整天听各种脱口秀,不知不觉迷上了喜剧艺术。
2023年3月,她生平第一次买了脱口秀现场的票,并在那里结识了“人生伯乐”李波。
在她的托举下,房主任一步步走上脱口秀舞台。
房主任在《三联生活周刊》的访谈中说:
30年,蕴藏了怎样的厚积薄发,才让她在短短两年内,成为一名引爆全网情感共鸣的脱口秀演员?
从房主任的自述里,我们可以提炼出一个关键词:学习
“我小时候其实并不知道上学意味着什么,但我喜欢看书看字,抓到什么都看,连我妈买的药的说明书,我都要看两眼……家里的《红楼梦》被我翻烂了。”
持续学习,或许无法“改命”,却是实现自我认同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
图源:pexels
《新时代中国妇女发展报告(2022)》中有一则数据:
学习之所以对人影响这么大,是因为它不止带来进步,更是一种重构:
通过源源不断吸收新信息、新知识、新经验,重新构造自己的人生脚本。
心理学家艾瑞克·伯恩在《人生脚本》一书中提到一个观点:
我们潜意识里,总爱做出“我应该”、“我习惯”、“我爸妈觉得对”的选择,事后又对选择的结果感到痛苦。
就像房主任嫁给前夫,只因为房主任的姐夫个子高大爱家暴,房主任的爸妈觉得,女儿嫁给155的矮个就不会被打了。
结果,她不但新婚之夜被家暴,矮个老公跳起来打她,还和公公一起殴打她。
即使生存环境如此恶劣,房主任依然持续地学习各种东西,这使得她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特别强。
图源:房主任大女儿的自白
持续学习,能够使我们摒弃陈旧原始的思维框架,接受新鲜进步的认知系统:
“我应该”变成“我想要”
“我习惯”变成“我喜欢”
“我爸妈觉得对”变成“我觉得适合我”
最终,重写人生剧本,把“活着没意思”的苦闷人生,改写成另一个绚烂自由的生命故事。
02
自主
是突围的核心支柱
有人说,房主任是脱口秀版本“出走的决心”。
上一个“出走”的女人,56岁的苏敏,已经逃离糟糕的生活,带着百万粉丝走上戛纳红毯。
然而,但凡了解苏敏的经历的人,都不会觉得她只是“幸运”。
刚开始尝试“出走”时,苏敏驾车出游,因为不小心刷了丈夫的ETC卡,被丈夫打电话骂:“刷了我的ETC,81,赶紧还我!”
苏敏对丈夫最深的印象,是“揍我的时候都是笑着的”。
她在《最人物》访谈里透露自己出走的原因:都是被逼的。
2019年,她和丈夫大吵一架,气不过,拿刀捅自己、划手腕,扎胸口,差点没命。
图源:苏敏采访
她在网上发过她和丈夫争吵的视频,弹幕里,很多人都在刷同一句话:我爸也是这样。
这些人都有一副“人生烂牌”:不顺的原生家庭。
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像苏敏一样,把烂牌打好。
从苏敏的经历来看,这背后有着深深的对“自主”的执念。
图源:pexels
十几岁时,苏敏因为放学回家总要经过一片墓地,心里发悚,不得不一路狂奔。
那时她就想:“我如果有一辆车多好,如果有一辆车,我就不会害怕。如果有一辆车,我肯定不会像这样快没命的奔跑。”
49岁时,苏敏因为不会开车,每次用车都要看丈夫脸色。她再次感到:“我要是会开车,再也不用看你脸色。”
51岁那年,苏敏每天清晨6点起床练车,成功考下驾照,又贷款给自己买了车。
谈起自己的车,苏敏很解气:“我要把车开着,我就不让他(丈夫)看到,我就不让他开。”
因为有车,苏敏不再抑郁轻生,不再强忍苦难。车成了她奔向远方的第二双腿。
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认为:
自主性的满足,与幸福感的满足高度相关。自主性也是心理健康的核心支柱。
学车,带来自主,是因为它让一个“没得选”的人有了新的选择。
开车自驾后,苏敏的笑容多了,中度抑郁也好了。她的视频评论区,很多子女都在@自己的父母,试图让苏敏的故事唤起父母的改变;
同时,也有很多年轻人从苏敏的故事中,感受到给自己拧紧“发条”、为自己助力的重要性。
人可能被生活压榨得一无所有,但掌控人生的自由,从不幸中捞自己一把的自由,谁都无法剥夺。
只要守好“自主”这一项宝贵品质,人就永远有得选。
03
外面越是兵荒马乱
越要安放内心
房主任和苏敏的经历,让我想起督导老师说过的一番话:
“面对兵荒马乱的现实,每个人都是手足无措的小孩; 但只要我们内在有一片安全基地,就永远不会失去二次成长的机会。”学习、自主,都是构成安全基地的关键要素。
在“依恋理论之父”约翰·鲍尔比看来,安全基地是个体发挥佳功能和维持心理健康的必备条件。
称职的“父母”能够为孩子提供一个安全基地,让孩子安心地去探索外面的世界。这个“父母”,当然也可以是我们自己。
50多岁的房主任和苏敏,都可以把自己重新“抚养”一次,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呢?
为此,首先要告诉自己:生活的好坏不重要,自己的感受才重要。
就像《自我的重建》中写的:当我们对压力出现应激,不妨试试精心对待饮食,去觉察自己吃了什么、怎么吃的、吃了之后有什么感觉。
这是一种简单的正念练习,它能让我们在很短的时间内,把关注点从负面事件,转移到内在感受。
并逐渐摆脱负面事件的消耗,转而关注那些能让我们放松下来的人或事。
如同书中这句话:
“如果我已经没办法躲开这场雨了,那就带着接受的态度去感受这场雨。”
图源:pexels
然后,去做那些有动力去做、“想做”的事,而不是压力逼迫去做、“该做”的事。
清华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系教授彭凯平指出:
“不要相信压力一定会转化为动力,真正的动力只能源自于内心深处对于快乐和幸福的追求。”
只有遵循内心的真实呼唤,我们学到的东西才会化为血肉,做出的选择才能真正通往自由。
最后,允许自己推翻过去的自己,不断认知迭代。
我们随时可以否定过去的自己:
嫁错了人、选错了专业、走错了人生道路……
并在直面错误的基础上,做出针对性的修补行动:
调整相处模式或离婚、重新深造或学习新技能、结束当前的生活开启另一种生活……
即使周围人都对你说“太迟了”,也要相信每一次推翻都是有效的。
内在认知升级后,外在生活也会随之变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人生就是这样——
你必须先明确,你有多珍贵,好的叙事才会在你的生活里徐徐展开。
心理爱好者考证/副业推荐
可从事心理行业,可增加额外收入
可成为有执业胜任力的心理咨询师人才
↓戳图,添加老师咨询↓
含1对1指导规划 + 课程体验
如果你正在寻找适合自己的心理服务,可以考虑壹点灵的心理服务,这里有4.5万名专业心理咨询师,可进行线上或线下咨询服务,他们专业、真诚,且已经准备好,识别下方二维码可预约咨询↓
网址:内心强大的女性,身上都有这2种特质 https://klqsh.com/news/view/64081
相关内容
宋慧乔43岁公开单身生活状态,展现强大女性内核优质男人喜欢的女人,有这3个特点
女性!很强大,自古以来都是! 祝所有女性同胞们妇女节快乐
野心勃勃的眼神!差点没认出来,赵今麦真的可塑性太强了,有种明媚大花的气质
总散发着一种淡淡的独特气质,仿佛所有心事都写在脸上
闲聊!经常写作的人,身上自带五种特别的气质!最后一种最可贵!
坚持瑜伽:女性的内心宁静与生活热情
有这种特质的人,真的更容易幸福
第156期:让女性开心的4种营养素
专家支招减压:内心平衡和强大最为重要【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