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舵舟系列更新的“张一鸣的目标管理法”的第17篇。
点开这篇文章的朋友,应该心中都在寻找或已经有一个为之奋斗的人生目标。你可能也感受到,要实现这个目标好难:市场,资本,团队,产品都有永无止境需要解决的问题。
能否突破这些问题的关键在哪里?自我。
目标管理的核心要义之一,是以正确的,长远的目标为导向,来雕琢“现在的自我”成功迭代为“未来更强大的自我”的过程。
挑战和成长为什么珍贵,因为很难做到,所以稀缺。
所有的不确定性因素构建成各种问题、危机、陷阱挡在我们的面前,如果我们不能以成长的视角来看待自己和外部世界,很有可能就无法突破,甚至一夜回到解放前。
想要突破难题,应对危机,跳跃陷阱,学习是不二法门。舵舟所研究和关注到的牛人,都是学习狂人。安迪·格鲁夫、查理·芒格、张一鸣、王兴都是如此。
本文,我们将借张一鸣的案例,来跟大家讲述CEO应该掌握的学习方法。框架为:
1、学习对于创业者的价值是什么?
2、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是什么?
3、如何看待学习和自我?
4、如何构建自我的知识体系?
1
学习的价值
“创业者是孤单的”。
我们常听到这句话。这句话展示的是一个落寞,孤军奋战的英雄角色。创业者掌握着更多的信息,看到了更远的风景,他想带着大家一起到达那个远方,可怎么说都说不通,所以很多辛苦、责任、思考、执行都只能自己扛。
这个状况听上去有点伤感,应该改变。
怎么改变?学习。
为什么学习可以让你不孤单?解决孤单的感受来自于有人能跟你共鸣,并能提出更好的解决方案。太阳底下无新鲜事,你所经历的,别人都经历过,并且前人早就总结出了多种解决方案,你可以就自我的情况,去理解并选择适合你的。
所以张一鸣说:“安静的时候觉得书比大部分朋友更好,他会不(疲)倦(地)深入地和你交流,而无须客套也不用搞笑,他不会即时地给你回应,但会耐心的娓娓道来,你不耐心可以暂停,有时间则随时继续,一直到你有天遇到答案。看书本来就是和先贤联网的过程。”
创业者看书的动机,源自于就现实问题寻找答案。当你知道有这么多人都经历过这个问题,在该问题上比你懂那么多,我们的“我执”也会少很多,让我们心态更加开放,不再只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唯一的。
其实当你能真正认真地去听听你高管的意见,你客户的意见,你会发现他们的很多想法都很有价值,而且肯定超越你一个人的思考。
如果你还做不到这样,那么先从看书开始吧,来看看张一鸣从看书当中获取到的价值。
第一,解忧
张一鸣:何以解忧?烟酒音乐都不是,应该是一本铜版纸的天文学书。
听说人会通过喝酒麻痹自己,以逃避现实的困难。而创业的唯一出路就是去解决问题,看上去更适合创业者的解忧方式,应该是看书去找到答案。
第二,交友
张一鸣说看书就是跟先贤联网的过程。
他认为,遇到一本好书的愉悦感,跟遇到一个非常值得交往的朋友的感受是相似的。
他认为,读到一本好书的喜悦比得到一笔金钱更大。
张一鸣:人生本来就是获得各种体验(的过程),读到一本好书本身是最好的体验之一,而(通过)金钱只不过可以更容易获得一些体验。
读书就是交友,只不过你不需要跟“实体人”去接触,直接跟他的思想做交流。
现实生活中的交友,也算是一种学习的方法,前提是,你的这个朋友能给你带来的信息增量。
张一鸣:良师益友在描述关系的时候用得不多,也显得很客气,但一直觉得是很珍贵的评价。
第三,提升自我
张一鸣说:“关于消费:买书、健身、学习都属于资金成本边际成本很低,对于很多人,只要你能真正完成这些消费,资金都不是主要成本而值得大力投入的消费。综上,我非常建议大家买书、买电子书、ipad、智能手机、买健身卡、游泳卡。。。”
思想指导行动,行动产生结果。而优秀的思想获得除了要在事上练、难上得,高质量的信息输入是必不可少。
这里要提醒的是,在商业组织内,学习应该要有明确目的。我们学习不是为了显示自我高人一等,或让自我怀才不遇。当你学习的内容,能够实实在在的创造价值、解决问题,才能算作学习闭环了。不然,能说到做不到,其实还是不知道。
2
如何学习
首先,明确学习目的
有人学习是为了获得一份好工作,然后能生存下去,照顾家人;有人是希望能被认同;还有人希望通过学习获取地位与尊重。每一种目的都是正当的,只要这个目的能够支撑你不断强大自我。
张一鸣:大学八目中,我观察多数人比较喜欢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后四目。而我比较喜欢前四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大学的这八目,按照张一鸣的这个划分去理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以让人获得肯定,获取地位与尊重,是一种内在的外在体现。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则更强调自我修炼,在打磨“自我”这个产品上精益求精。
其次,区分学习的发心
有的人对于一件事喜欢去纵深探索,有的人喜欢什么都了解一点,看到什么都好奇。表面上这两种人看上去都是喜欢学习,但是最后的结果又不一样。
张一鸣:一般的好奇心表现为人追求认识事物的短暂的探索行为,而求知欲则是一种比较稳定的认知欲求,认知需要,表现为人坚持不懈的探求知识的活动。那么看来求知欲还是更好些,但英文中似无对应的词,康德算是史上求知欲的代表?好奇心呢?是孙悟空吗?
再次,掌握学习的方法
张一鸣所推荐的学习方法,小学老师就已经教给我们了,那就是预习,学习,复习,练习。翻译成创业公司听得懂的话,就是大胆假设,掌握足够的信息,充分讨论,快速测试,复盘总结,迭代实践。
张一鸣:预习,学习,复习,练习——基本地系统学习
第四,提升学习效率
人的脑容量是有限的。我听一个高考状元出身的创业者说他的学习方式就是清空。当把一件事处理完了之后,就忘掉它,这样才可以留出存储空间,去记下新的知识。
的确如此,无论是看书还是向他人请教,当时觉得好,再过一段时间去想,一定会发现自己记住并实践的很少。所以张一鸣建议:记笔记。
舵舟再补充建议,如果你认为这个知识对你很重要,还应该将笔记做成思维导图,甚至做成PPT去深化。
张一鸣:需要做笔记的谈话和阅读才有质量,可怜大脑储存能力太有限。
第五,看书在好不在多
张一鸣:现在可以说:博览群书是一种过时的学习方式了。
看了很多好书,但却没有深刻理解,无异于暴殄天物。遇到对自己的现实有帮助的好书,就应该去实践。
我们必须认知到,从看书到实践,这中间需要很多努力,需要时间,不是一蹴而就的。
和兴趣广泛,花时间去猎奇相比,看几本有价值的书,并花时间长到自己的脑子里,确实比博览群书要好。
除非你通过不断练习,掌握了从吸收知识到有效实践的方法论和有效模型,能够极大的提升效率的前提下,博览群书当然还是好的。
第六,学习途径的多样性
学习的方式不只是看书,只要能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增量就是好的学习途径。跟牛人去聊,去看有价值的电视剧电影都很好。
张一鸣的建议:“听故事还是要听年长又爱闯荡的人。”
“人生,和谁一起在路上,看什么风景。”王兴的这段分享,也对张一鸣有启发。
张一鸣思考:“以后要让小孩多看看传记,包括电视剧《阿信》那样的也可以,看看别人的风景和旅程,更容易想清楚自己的选择。”
他也会看像《小时代》这样的电影,因为要学习。
3
接受平庸的自我
学习能够带来极致的愉悦,但是人性就是贪嗔痴。建立学习习惯的过程,一定是痛苦的。优秀如张一鸣也会欠账。
张一鸣:尽管个人年度目标完成进度欠账好多,还是决定尝试一本超难的书。不过推到春节结束前完成吧。
曾经有不爱看书的网友问张一鸣如何建立看书的习惯,张一鸣的建议是:每天看五页,不要一下子贪多。
只要以目标为导向,坚持,一定会感受到学习带来的极致愉悦。毕竟变得更加优秀,更加富有,肯定比变得更穷,更丑,更胖要好。
当学习起来之后,就会发现我们所欠缺的,并非都是什么高精尖的知识。
其实我们长大后受的苦,很多都是因为年少时没好好学习欠下来的帐,小学一二年级,课本里就教了我们要守时,要诚信,我们做到了吗?中学语文课本里,那些对于“美”的阐述,我们理解了吗?初中数学,高中数学过关了吗?
学来学去,发现要补的,还是一些常识,一些基本功。
张一鸣:快到30(2010年)岁了,感觉这几年又再重新学习/补习本应在青少年时间学习的东西:如何阅读、如何了解自己、如何与人沟通沟通、如何安排时间、如何正确的看待别人意见、如何激励自己、如何写作、如何坚持锻炼身体、如何耐心。感觉这几年又再重新学习/补习本应在青少年时间学习的东西:如何阅读、如何了解自己、如何与人沟通沟通、如何安排时间、如何正确的看待别人意见、如何激励自己、如何写作、如何坚持锻炼身体、如何耐心。
我们都是平庸的,张一鸣也一样。平庸就像重力一样,吸附着我们。如果想逃离,需要速度。
当学习的热情和习惯建立起来之后,学习和进步会成为生活的一大主题,比如说张一鸣会因为想学习而睡不着觉。
张一鸣:今天晚睡纯粹因为好奇心在激发态:想学习想盘点想法。破例喝了半杯酒仍旧没浇灭。
4
建立书单
很多人说羡慕舵舟的工作内容,因为我们的商业行为,就是在构建知识体系和传播知识体系。可见人们对于构建自我的知识体系是有需求的。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舵舟这类工作。怎么办呢?可以先去构建自我的书单,相当于建立一个自我的智囊团,然后萃取,内化为自我的体系,再去实践、验证,迭代。
即便知道很少人会真的这么去做,因为过程比较苦,平庸是重力嘛。但是还是这么建议大家,学习,尤其是看书,是一项资金成本低边际成本低的投资,坚持下来,你将受益无穷。
先从建立自我的书单开始吧。
这里推荐一下张一鸣在微博微信提到的几本书,希望对你有帮助。
《少有人走的路》
作者:斯科特
第一部分为自律的那个版本
这本书或许是张一鸣多次提起的“延迟满足感”的源头。舵舟强烈推荐。
《普通生物学》
据说这本书让张一鸣联想到了组织的打造。
《什么是数学》
数学是这个世界的基础之一。
《活法》
稻盛和夫的赤诚之作,常看常新。
《定位》
这本书引导人在商业世界里,去认知自我,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乔布斯传》
张一鸣看乔布斯传至少三遍。
《谈判是什么》
张一鸣:“这本书过去3年中认真看了2遍,很好,但是总是做不到,知识易懂,习惯和意识难怪。 书籍《谈判是什么》 ”
《格调》
讲述80年代的美国,启发我们对当下的思考。
最后,介绍一下舵舟,我们的主营业务,是陪伴创业团队的成长,服务形式有管理者培训和入驻团队陪跑,想要了解更多,请看下图并扫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