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盖茨比》:做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醒不过来
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勇气再站起来。 #生活知识# #人生哲理#
文|时光阅读
大家好,这里是时光阅读。今天要介绍的这本书近几年特别的火,你也一定听过他的鼎鼎大名《了不起的盖茨比》。
小李子莱昂纳多还主演过这部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关于这本书的解读也有很多,有人说他描写的是一个时代的挽歌,有人说他影射了美国梦,还有人说他讽刺了当时的社会。
我觉得这些话题说起来都太空太空了,离我们普通人稍微远了点,那今天不如来谈点接地气的,讨论一下这样一部伟大的作品跟我们普通人到底有怎样的关系呢?
用一句话概括这本书的话,我认为了不起的盖茨比讲述的就是一个人梦想一点点破碎的过程。带着这个视角再看这本书,那我们每个人都能在这本书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要说明这个观点,我们有必要先回顾一下故事。盖茨比是一个出身贫苦家庭的孩子,他的父亲整日在田间劳作,家里穷得响叮当,生活只能勉强度日。但是,盖茨比却有着一个远大的梦想,那就是有朝一日出人头地,成为报纸上那些衣着得体、举止优雅的人,过上人人羡慕的生活。为此,盖茨比给自己制定了详细的时间表,每天学习锻炼身体,同时学习礼仪和演讲,要求自己像个绅士那样。后来,盖茨比还怀揣着梦想参了军,认识了白富美黛西,他们两情相悦,迅速坠入了爱河。
只是没过多久,盖茨比就被军队调往了远方,等他再回来找黛西时,却发现黛西早已经嫁给了一个纨绔子弟。故事的重头戏就从这儿开始。
为了夺回黛西,盖茨比开始了一系列疯狂的举动。首先,他通过贩卖私酒和金融诈骗赚取了巨额的财富,随后,他在黛西房子的附近买下了一栋豪宅,每日每夜都举办盛大的party,只是为了引起黛西的注意。果然,盖茨比的举动引起了大家的好奇,整个纽约城有头有脸的人物都来到了盖茨比的party上。
关于盖茨比的流言也满天飞,有人说盖茨比是德国皇帝的侄子,有人说他是间谍,有人说他甚至比皇帝还有钱。而盖茨比在这些漫天飞语的流言中终于等来了黛西。
如他所愿,盖茨比和黛西一见面就开始互诉衷肠,旧情复燃,盖茨比还带着黛西参观了他的别墅,许诺要给黛西任何他想要的东西,他想要的生活。
或许你听到这儿会说,这不就是一个无比动人的爱情故事吗?一个痴心的男人等待心爱的女人回心转意,跟什么远大的梦想,跟我们普通人没有什么关系。注意,在这儿呢,我们需要弄懂的是,黛西在盖茨比心中究竟代表了什么?我们接着来听这个故事。
面对黛西和人们的好奇,盖茨比对自己神秘的财富是这样解释的,他说,我是中西部一个富有家庭的孩子,家里人都去过牛津上学,家人去世后继承了很多钱。盖茨比从始至终都清楚,不能让别人知道他曾经贩卖过斯久。他还记得他的远大梦想,出人头地,成为报纸上那些衣着得体、举止优雅的人,过上人人羡慕的生活。
他要营造一种体面的身份,而黛西对他而言不仅仅是一场旧梦,更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地位的象征,一种出人头地的标志。或许我们再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来看,能够更好的理解。
盖茨比的故事发生在美国的1919年至1929年间。这是一段非常独特的时期,美国刚刚结束了经济突飞猛涨的黄金时期。这期间,无数人发了财,无数人通过运气和努力实现了阶级跨越,成为了所谓的上流人士,实现了自己的美国梦。
但原有的上流人士瞧不起这些后来崛起的人,即使他们一样有钱。他们标榜自己是上流社会,不管你多么有钱,多么努力,你的出生早已经决定了你永远不能踏入上流社会。
所以,尽管盖茨比因为运气好又努力赢得了财富,他甚至一度幻想过,我富有了,我拥有了跟那些贵族一样的财富,我们是平等的,只要我能赢得旦夕,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然而,盖茨比所在意的那些人,却从来没有把盖茨比看作跟他们同一个世界的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盖茨比梦想的破碎几乎是从一开始就注定了。
黛西在玩弄的盖茨比一番后,回归了自己的家庭,盖茨比的那些party上所谓的好朋友在了解了真相后,也渐渐的离他而去。甚至到最后,盖茨比惨死在了一个粗鄙下流的修车工的枪口下,来参加他葬礼的人都寥寥无几。故事就这样结束了。
有意思的是,作者菲斯杰拉德自己的命运与盖茨比有着惊人的相似性。
菲斯杰拉德1896年出生在美国一个富裕的天主教家庭,然而13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做生意破产了。在菲斯杰拉德18岁念大学的时候,他爱上了一个股票大亨的女儿,但实际上这段感情还没有开始就夭折了。
这个股票大亨对他说了这么一句话,穷人家的男孩子从来就不该动念头娶富家女孩子。这成为了他一生屈辱的印记。
23岁的时候,菲斯杰拉德在舞会上邂逅了诗人泽尔达,他对这个叛逆又热情似火的泽尔达展开了猛烈地追求。最终泽尔达答应了他的求婚,不过开出了一个条件,就是他必须挣到钱,让泽尔达过上优越的生活。这期间,泽尔达还因为菲斯杰拉德工作不理想,提出终止婚约。
以上种种经历造成了菲斯杰拉德一生都对金钱格外敏感。1919年,菲斯杰拉德小有名气之后,泽尔达终于和他成婚。
但是,泽尔达是个永远也不懂得安分的女人。她生活奢靡,讲究排场,纵情享乐,挥金如土,给菲斯杰拉德造成了不小的压力。他不得不奋笔疾书,生活经常入不敷出。
1925年,了不起的盖茨比出版,这部作品的火爆奠定了菲斯杰拉德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但此时他却陷入了酒精中不能自拔。更糟的是,此时泽尔达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进入医院。1929年,美国经济大萧条席卷而来,属于菲斯杰拉德的黄金时代也在悄然褪去。
盖茨比之后,他再也没有拿得出手的作品,中日以酗酒逃避生活。
1940年12月21日,菲兹杰拉德死于酗酒而引起的心脏病突发,年仅44岁。他死前已破产,遗嘱中要求举办最便宜的葬礼。他的墓碑上就刻着了不起的盖茨比结尾的那句话,于是我们继续奋力向前,逆水行舟,被不断地向后推,直至回到往昔岁月。
所以一定意义上来说,盖茨比就是菲斯杰拉德自己。
了不起的盖茨比之所以成为不朽的经典,不仅是因为这个自传体的故事非常生动,非常有代入感,更重要的是菲斯杰拉德临摹了一个时代,他把这个时代记录进了这本书,让这个时代成为了永恒。
这个时代就是美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爵士时代。那个时候一战刚刚结束,经济大萧条还没有到来,美国作为战胜国迎来了国家的一个巅峰时刻,经济、文化、工业、科技空前的繁荣,大批普通人在这期间发了财。传统的清教徒道德已经土崩瓦解,享乐主义开始大行其道,女性的独立意识也逐渐觉醒,人们的生活中充斥着舞会、盛宴、酒精、美女,这种经济爆发和价值观的变化带来的是道德的放纵和金钱至上。这个时期,爵士乐在美国南方逐渐兴起,这种源自黑人的让人情不自禁地想要摇摆的音乐深受这个浮华的、放浪形骸的时代欢迎。于是,菲斯杰拉德称这个时代为爵士乐时代。
用他自己的话来形容,这是一个奇迹的时代,一个艺术的时代,一个挥金如土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嘲讽的时代。
人们一方面热情洋溢地投身到灯红酒绿当中,另一方面又背负着浮华背后的空虚和惆怅。但这个时代就像黄粱一梦,随着经济大萧条的到来,爵士时代很快就没落了。
书中的盖茨比和那些纵情享乐的人不太一样,他并不是沉溺于物质,他自始至终都是清醒的物质身份地位只是他用来赢得尊重的砝码。他的梦想是摆脱过去,成为一个衣着得体,举止优雅的绅士,他在努力地塑造一个全新的自己。
菲斯杰拉德在小说中写道:“”那天下午一定有过一些时刻,黛西远不如他的梦想,并不是由于他本人的过错,而是由于他的梦幻有巨大的活力,他的梦幻超越了他,超越了一切”。
他以一种创造性的热情投入到这个梦幻,不断添枝加叶,用飘来的每一根绚丽的羽毛加以坠饰。
盖茨比沉溺的是这个梦想,这个幻梦,而这个幻梦的本质是赢得他人的尊重。
盖茨比之所以了不起,也是因为他逆水行舟,奋力向前,反抗命运的精神力量。就像书中的结尾那句话,我们继续奋力向前,逆水行舟,被不断地向后推,直至回到往昔岁月,即使被不断地被生活的大浪向后推,也要奋力向前,让人生不断趋向完美。
网址:《了不起的盖茨比》:做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醒不过来 https://klqsh.com/news/view/69133
相关内容
对《了不起的盖茨比》详细解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何以“了不起”《了不起的盖茨比》深度解析
《了不起的盖茨比》分析
美国梦视角下《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人生悲剧
《了不起的盖茨比》究竟有多了不起
深入解析《了不起的盖茨比》:梦想、幻灭与美国梦的反思
《了不起的盖茨比》——幻灭的绿光
《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叙事技巧研究
《了不起的盖茨比》:穷小子逆袭成富豪,看盖茨比目标达成七步骤
了不起的盖茨比:人们并非生来平等,所谓的平等不过是法律面前的幻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