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支付荐书课堂
好好学习-翼起向上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为在全公司打造读书交流平台,我们特意开通好书之我“荐”栏目,邀请2022届管培生通过读书笔记的形式与大家分享一本好书。
首期,由风险管理部翟紫雪同学,为大家带来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读书分享。
书籍简介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是一部永恒经典、里程碑式著作,作者史蒂芬·柯维在书中讲述了“七个习惯”,强调 以原则为中心,以品德为基础,要求“由内而外”地实现个人效能和人际效能,在自我提升和完善的过程中稳定进步,达到真正的独立与成功的互赖。
读书心得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发现, 所见决定所做,所做决定所获。当我们个人、团队或者企业仅仅看重所做,往往得不到想要的结果,要想获得重大成果,首先要在所见(思维)上取得突破,只有所见(思维)有所变化,新的行为才会持久,才可能有所收获。
该书中前三个习惯重点着眼于个人领域的成功,接下来三个习惯更侧重于公众领域的成功,最后的习惯则是融合完善前六个习惯,实现良性循环,指引个人由内而外造就自己。但这六个习惯是有其应有的顺序的,要想应对外部的挑战,首先要从自身内在进行转变,仅仅抱怨外部的不公,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只有转变思维,积极回应外部的变化调整,主动为自己创造有利的环境 (习惯一:积极主动),明确自己的原则目标,围绕核心稳定的价值观和愿景 (习惯二:以终为始),有效管理自己的工作生活 (习惯三:要事第一),才能行事主动,摆脱对环境和他人的依赖,实现个人的高效。
但是在互赖的社会关系或者团队合作中,只知独立的人只能成为独个的“生产标兵”,却无缘成为“优秀领导”或者“最佳合作者”。这就需要我们在实现个人的独立后,学会有效互赖,承认合作中存在第三种选择“双赢”局面 (习惯四:双赢思维),坦诚沟通,理解对方 (习惯五:知彼解己),尊重差异,取长补短 (习惯六:统合综效),促进团队合作建设,高效创造。
同时在整本书中,作者自始至终都在强调, 修身励志是没有捷径的,想要自我提升和完善,是一个漫长持久的过程。对自己投资,就得磨炼自己,不断学习、坚持、实践 (习惯七:不断更新),遵循内在坚持的原则持续前行。
我的思考
思考一:个人成长
作为一名管培生,作者的诸多观点和思想解答了我在跨部门交流过程中的困惑。离开熟悉的环境,会有较强的不适应,但这是踏出舒适区的第一步。面对这样的问题,首先要梳理自己参加交流的本心和期望——提升自我能力,实现全面发展,从而明确当前的重点工作,参照作者的方法论,积极主动与人沟通交流,建立与新团队小伙伴之间的信任关系,充分了解新团队工作及其相关成果等,坦诚展示个人能力,探寻在新团队中可以参与合作的内容,实现双方的共赢。这本书系统解决了我当前的困惑,让我相信坚持该思路方向,就能够不断前进,有所收获。
思考二:团队管理
在阅读该书的过程中,比照日常工作的感受,我深刻认识到领导与管理的区别。正如华伦·贝尼斯所说,“管理是正确地做事,领导则是做正确的事。”要想有所成就,不在于你做了多少事情,而在于你努力的方向是否正确。所以,在任何一个团队中,有效的领导更为重要,需要时刻关注团队资源,拨正团队的发展方向。仅仅盲目地提高效率去指定目标完成任务,可能连前进的方向都是错误的。将该方法论应用于我们的工作中,则应 以公司发展目标为主要导向,层层下移对标,找到团队前进方向,再提升个人的自我管理效率。
思考三:公司发展
“七个习惯”可以视作一套系统化流程,结合公司对标思考,2023年我们确立了新的战略目标—“国资央企新平台、金融科技国家队、云改数转助推器”。在年初召开的工作会上,我们梳理明确了实现战略目标的重点工作事项,从某种程度上,公司作为一个整体已经实现了个人领域的成功,接下来公众领域的成功就要靠公司内各部门来实现。当前的重点应在于如何在部门之间实现双赢选择,从而完成根本战略目标。基于“七个习惯”的方法论,部门之间应当“知彼解己”,坦诚信赖,尊重彼此间的部门目标方向上的差异,“统合综效”的寻找第三种选择,并非简单的妥协,而是更高层面的双赢——在双方现有目标的基础,找到各方都收益更多的最佳解决方案。
读后互动
听了关于《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你有何独到见解与感想,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互动,精彩留言将会收到我们的惊喜礼品哦。
-END-
来源丨人力资源部
责编丨李中
审核丨洪海
签发丨荆常浩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