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卫视与优酷联合推出的演技类综艺《无限超越班3》中,藏族青年丁真因饰演《白蛇传》中的许仙频频失误,不仅台词多次忘词、眼神空洞,还被导师曾志伟当场斥责“不会演就离开”,刘涛更犀利点评其表演“像盲人”。这场争议迅速引爆热搜,也再次将“流量明星跨界演员”的职业素养问题推向舆论中心。
图片取自网络
从“甜野男孩”到“NG专业户”引争议
丁真在节目中的表现可谓“翻车现场”。他饰演的许仙与哈尼克孜对戏时,台词频频出错,一句“白姑娘,他们说这附近有蛇妖出没,你要小心”竟NG数十次,甚至将“白姑娘”错念成“白娘子”,被刘涛当场纠正。更令导师不满的是,他的肢体语言僵硬如“举机关枪”,眼神游离无焦点,与对手演员的深情演绎形成鲜明对比。曾志伟直接质问:“这么多工作人员陪你做一个镜头,不记台词怎么行?”
节目组曝光的幕后细节进一步加剧争议。丁真被指拍摄期间态度散漫,常闲逛片场,甚至称“剧组很好玩”,而导师们却需反复示范指导。这种反差让观众质疑其是否真正重视演员职业。
图片取自网络
流量明星的跨界困境
丁真的表现并非个例,而是折射出内娱“素人靠流量逆袭”的深层矛盾。数据显示,近三年跨界演员的影视作品豆瓣均分仅4.2,远低于科班演员的6.9分。丁真参演的《白蛇》片段耗时8小时(常规3小时),暴露了非科班演员对拍摄效率的拖累。然而,节目组仍为其安排高难度角色,被质疑利用其“翻车”制造话题,收割流量红利。
这种矛盾背后是行业逻辑的撕裂:一方面,资本追逐流量,认为观众缘和共情力比传统“声台形表”更具市场价值;另一方面,传统导师如曾志伟、尔冬升坚持“演技需系统训练”,认为速成式跨界破坏专业标准。丁真的“真诚”与“笨拙”恰成为两种价值观碰撞的载体——支持者赞其“打破娱乐圈固化壁垒”,反对者则痛斥“德不配位”。
图片取自网络
丁真回应与舆论分化
面对批评,丁真以“都是人生体验,不在意他人看法”回应,展现超然态度。这种“体验者”姿态引发两极反应:粉丝认为其“真诚破局”,理塘老乡更用藏语刷屏鼓励;但更多观众指责其缺乏职业敬畏,挤占实力派演员资源。微博调查显示,62%网友支持曾志伟“严师出高徒”,认为态度决定专业下限。
节目组的“流量狂欢”争议
《无限超越班3》因聚集丁真、陈志朋等争议艺人,被质疑偏离“演技竞技”初心,沦为“洗白大会”与流量狂欢。知情人透露,丁真“翻车”片段被刻意放大,节目组通过剪辑其熬夜背词画面营造“努力人设”,甚至安排拼音台词本引导粉丝共情,被指“将专业舞台变为流量猎场”。这种操作虽带来破亿播放量,却也消耗了公众对演技类综艺的信任。
反思:流量与专业的平衡之道
丁真事件的核心,是娱乐圈如何平衡流量价值与专业素养的命题。短期看,流量能打开机会之门,但若缺乏系统训练与职业态度,终将反噬个人口碑与行业生态。长远而言,无论是科班体系还是跨界新星,唯有以作品与成长回应质疑,才能避免沦为“速朽的流量符号”。正如网友所言:“娱乐圈需要话题,但更需要能承载话题的实力。”
丁真的转型之路,或许正是这个时代娱乐工业的缩影——在流量与专业的博弈中,真诚与敬畏心仍是破局的关键。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