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片来源:孩子教育剧情电影《天才少女》
封面图 | 首图:来源于摄影师Thiago Quiuque
导读
杜威的教育观念在100年前就影响过中国教育界,受他影响的学者和教育家有胡适、冯友兰、陶行知、郭秉文、张伯苓、蒋梦麟等人。
他当年批判传统的学校教育,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和“学校即社会”的观念。
他认为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
今天重温杜威的教育思想,会发现他的许多观念依然具有启发性。
cinian
约翰·杜威
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教育学家之一,
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一。
他的思想涵盖逻辑学、认识论、心理学、
教育学、社会哲学、美术和宗教。
他的学术著作甚丰,
仅目录就达125页,
主要代表作有《民主与教育》
《哲学的改造》《人类本性及行为》
《经验与自然》《确定性的追求》
《艺术即经验》《逻辑:探求的理论》
《公众及其问题》《人的问题》等等。
被美国知名杂志《大西洋月刊》评为
“影响美国的100位人物”第40名。
1
教育并非为生活做准备,
教育就是生活的本身。
2
生活是不能用知识了解的,
要了解只有去生活;
行为是不能用知识了解的,
要了解只有去行为。
3
如果我们用过去的方式
来教育现在的孩子,
就是在剥夺他们的未来。
4
检验教育成功与否,
最为重要的是看这种教育
是否培养出一种思维形式,
能够在无意识和有意识之间保持平衡。
5
任何一个开始学习数字的儿童,
早已有关于数字的经验。
6
一个进步的社会
把个别差异视为珍宝,
因为它在个别差异中
找到了自己生长的手段。
7
学校教育最大浪费是
儿童完全不能把在校外获得的
经验完整地、自由地在校内应用;
另一方面,他在日常生活中
也不能应用在学校学习的东西。
8
只有在教育中,
知识才是一堆远离行动的信息库,
而在农民、商人、医生
和实验人员的生活中,
知识却从来不是远离行动的。
9
真正的知识,
即养成对任何事物都可以应付的才干,
只有通过积极而密切地
参与社会活动才能获得。
10
教师和书籍不再是唯一的导师;
手、眼、耳,
其实全身都成了知识的源泉,
教师和教科书分别成为发起者和检验者。
任何书籍都不能取代个人经验,
任何地图也不能取代实际的旅行。
物体下落的算术公式
不能代替扔石头或从树上摇苹果。
11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人没有受过学校教育,
但他们缺乏知识的状态
正好是一件积极有益的事,
他们在现实生活中
运用这些简单的常识和判断力,
使他们具有从现有经验中学习的宝贵能力。
12
儿童被送去受训练的地方
正是世界上最难得到经验的场所,
而经验正是一切有价值训练的源泉。
13
如果要创造一种科学的教育,
儿童的自由是必不可少的,
因为没有它,
就不可能搜集种种素材,
而没有素材,
也就不可能建立起一条条原理;
为了学生的身体健康,
为了充分发展品性以养成独立人格,
自由也是不可缺少的。
14
教育必须使每个人懂得,
不妨碍他人和在某种程度上
积极尊重他们的利益,
是谋求自身幸福所必需的。
15
我们不知道什么叫能力,
我们不知道什么叫发展,
我们不知道什么叫和谐。
能力只有与它所派上的用场联系起来,
只有与它必须履行的职责联系起来,
才成其为能力。
16
失败是一种教育,
知道什么叫“思考”的人。
17
如果他不能筹划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
自己寻找出路,
他就学不到什么;
即使他能背出一些正确答案,
百分之百正确,
他还是学不到什么。
18
阅读和写作
不是获取知识的唯一工具,
阅读教学法脱离了儿童的心理需求。
19
作为一个观察者,
儿童光看和听远远不够,
当他复制所看和听的客体时,
他就掌握了它们,
而这对他来说就是创造。
20
教育的目的
在于使人能够继续教育自己。
- END -
来源丨此念公众号
点个和
下次您将及时收到我们的推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