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饭多年才悟出的一些“笨技巧”,厨房老手从不说,但天天用
某天,小红在厨房做饭,不小心把盐洒在了糖罐里。她老公看到后说:‘你是不是又想做甜咸饭啊?’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日常生活笑话# #每日幽默段子#
有个朋友最近开始下厨,每天早上六点起来给家人做早餐。三天过后跟我说:“怎么你做饭那么轻松,我做顿饭能整得厨房像打了仗似的?”
我一乐,这不是技术问题,是经验问题。
经验这玩意儿,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简单是因为它看着“没啥大不了”,复杂是因为它往往藏在最不起眼的细节里。
就像那些看似“笨”的小技巧,真正会做饭的人,从来不挂嘴边,但每天都在用。
今天这篇文章,我就来聊聊,那些只有经验丰富的厨师才懂的、看着不起眼但特别顶用的做饭技巧。
01 别急着开火,先把“工序”走一遍
很多人一进厨房,第一件事就是:开火热锅。
但老厨子进厨房,第一步永远不是点火,而是“在脑子里先炒一遍”。
什么叫脑子里炒一遍?
就是先把这道菜的步骤、顺序、食材处理统统理一遍,比如:
哪些需要提前腌制?
哪些要切丝、哪些切丁?
是先炒肉还是先炒菜?
有没有需要提前焯水的?
经验丰富的人做饭,不是边炒边想,而是炒之前就已经想好了,所以手脚麻利,锅也干净,做出来的菜还特香。
而新手,往往锅都热了才发现姜还没切,肉还没腌,结果菜炒糊了还不知道为啥。
经验技巧:先理流程、后动手,能让厨房井井有条不翻车。
02 切菜要“顺手”不是“标准”
很多人学厨会被刀工吓退,觉得自己不会切花刀,不会片鱼片,刀拿得都别扭。
但说实话,真正会做饭的人,从不追求刀工的花哨,他们更讲究“顺手”。
比如炒丝瓜,有些人非要削皮切滚刀,其实丝瓜削不削皮,不在于标准,而在于你习惯的口感。
再比如炒肉丝,肉太滑太嫩,不容易切,那怎么办?
老厨子教你一个笨办法:冻半小时再切,轻轻松松出细丝,不沾刀,还均匀。
还有个经验之谈:
切菜时用木案板,不粘刀;
切肉时用塑料案板,好清洗;
凡是切完带血水的,案板立马洗,不然容易串味儿。
经验技巧:不是你刀法不行,是你没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节奏和方法”。
03 先调味,再做菜,手忙脚乱就解决一半了
为什么有些人做菜味道总忽上忽下,一次咸一次淡?
很多时候,是调味的节奏没抓对。
真正有经验的厨师,会在炒菜前就把味道“配好”。
比如炒个鱼香肉丝,他会提前把糖、醋、酱油、盐、水、生粉都兑好,放在小碗里。
这样一到“下料”环节,直接一倒,味道稳定,时间也卡得准。
这个技巧有个术语,叫"调味料提前配制",是餐馆师傅的基本功。
普通家庭虽然做不了十几碗汁儿,但提前把三种调料搁在一个小碟子里,是完全能做到的。
还有一个小建议,做菜的时候可以在手机备忘录里建个表,常做的菜都记录一下:用几克盐、几勺醋,下锅顺序如何,啥时候放糖,美拉德在哪一步……做三次,味道就稳了。
经验技巧:把味道“做在锅外”,才能在锅里掌控全局。
04 温度和火候,是做饭的“灵魂指纹”
你可能听过无数次“火候要掌握好”,但到底咋掌握?
老手不会拿温度计,他们看的是“信号”:
蒜片放进锅里,不冒泡说明油温还低;
肉下锅会“粘锅”,说明锅温没达标;
炒菜时声音“滋滋响”说明水汽在快速蒸发,是最佳入味时间。
他们的“火候感”,其实就是五感合一:看、听、闻、触、嗅。
比如炸东西时的技巧是:
下锅前用一小块胡萝卜试油温,能浮起就说明达标;
裹糊时油温不能太低,不然成品会吸油太多,发腻;
炒青菜快火猛炒,30秒出锅,颜色翠绿还保水。
这都是无数次“翻车”之后,悟出来的东西。
经验技巧:不是你没火候,是你没“看懂”它给你的信号。
05 没有人在意配菜,但老手总是配得刚刚好
新手做菜喜欢“主菜整一个”,配菜随便抓点。
但老厨师非常重视配菜,甚至配菜决定一道菜的成功率。
比如你想做一锅番茄牛腩:
番茄和牛腩是绝配,但如果加了太多土豆,牛腩味会淡;
加胡萝卜要切厚一点,不然容易糊;
配点洋葱,可以增甜还提香,但别多,否则喧宾夺主。
再比如做鱼香肉丝,除了黑木耳、胡萝卜,其实加入一点点洋葱末,会让香气更立体。
经验老手对配菜讲究“四平衡”:
颜色要搭(绿配红,黄配白);
口感互补(软+脆);
香气互衬(葱姜蒜是底香,香菜是提香);
热量结构均衡(荤素比例要对)
经验技巧:配菜不是凑数,是主角的“气场放大器”。
06 善用“碎时间”,做饭才轻松
经验老手做饭,总让你觉得“怎么他做饭这么快?”
秘诀其实不是速度快,而是会在空档做事。
例如:
烧水时就把配菜都切好;
炖汤的空档可以洗锅洗碗;
等炒菜前可以把餐具摆好、米饭装碗。
他们的厨房节奏像一支编排好的舞,每一步都踩得刚刚好,不浪费一秒。
新手为什么做饭慢?不是动作慢,而是等着“下一步”,没有把“空闲时间用起来”。
这也是为什么“做饭越做越轻松”,经验是时间堆出来的,但也得靠“刻意训练”。
经验技巧:不是你手慢,是你“节奏没找对”。
07 厨房永远有“懒人工具”,别死磕手艺
有人总觉得用厨房工具是偷懒,其实这是最大误解。
真正的老手,最不怕“借助工具”:
洗菜用漏篮,一次冲干净不湿手;
剥蒜用摇蒜器,30秒剥十颗;
菜刀切丝切烦了?直接用刨丝器,又快又整齐。
不是每道菜都要“硬刚刀工”,厨艺靠练,但效率靠工具。
还有电饭煲、空气炸锅、蒸烤箱……很多厨房工具并不是“懒人专属”,而是节省精力、解放操作的好帮手。
别被“传统手艺”的束缚困住,经验丰富的人,永远知道哪里该用力,哪里可以放手。
经验技巧:能省就省,把精力留给更重要的细节。
写在最后
很多人以为厨艺好是因为天赋,其实不是。
真正的厨艺,是把每顿饭都当作练习,把每一个失败都当作进步的养料。
经验丰富的厨师,不是因为做了100道拿手菜,而是在每一道普通的菜里,认真钻研、反复练习、不断总结。
这些“笨技巧”,你现在看着觉得普通,但用上几次,你会发现——它们才是真正的制胜法宝。
希望你在厨房的每一次翻炒中,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和乐趣。
网址:做饭多年才悟出的一些“笨技巧”,厨房老手从不说,但天天用 https://klqsh.com/news/view/76495
相关内容
这届年轻人,一边炸厨房,一边沉迷做饭厨房的乐趣与传承:从童年到家庭的烹饪感悟
这届年轻人沉迷做饭,也擅长炸厨房
享受做饭的过程说说 做饭是一种生活态度优美句子
厨房里的乐趣与感悟
厨房中的幸福生活:从烹饪到感悟
丹丹:#生活中你爱做饭吗# 生活中你爱做饭吗?让我们聊聊厨房的乐趣! 描述:你是否也曾在忙碌一天后,回到家中,期待着打开厨房的那扇门,和炊烟袅袅的美好时光相遇?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生活中做饭的乐趣和意义。无论你是厨房里的新手,还是已经是一位老练的大厨,这篇文章都希望能引发你对做饭的热情。
做饭使我快乐,清洁的厨房,使我更快乐!
️厨房生活小感悟,让烹饪更有趣
方太《重构厨房想象》,一个不一样的未来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