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岁以上老年人如何科学锻炼?医生总结出这几点建议
老年人65岁以上: 关注健康老龄化,享受晚年生活 #生活常识# #育儿常识# #成长阶段指南#
很多人年过六十后,总觉得锻炼是年轻人的事,自己年纪大了,怕摔、怕累、怕出问题。其实,科学运动不仅不会伤身,还能延缓衰老、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但前提是,要选对方式、掌握节奏、注意安全。
不少老年人运动后出现关节疼痛、头晕乏力,甚至诱发慢病发作。问题不在运动本身,而在于方式不对。65岁以上人群的运动方式,不能照搬年轻人的节奏,更不能盲目模仿网络健身视频。
作为三甲医院的医生,我想和大家聊聊:老年人该怎么动,才能真正动出健康、动出长寿。
65岁以后,为什么更需要运动?
别以为年纪大了就该“静养”,研究早已证实,久坐不动才是导致衰老加速的“元凶”。肌肉会萎缩,骨密度下降,血液循环变差,慢病风险也会跟着升高。
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老年健康指南明确指出,规律运动能显著降低心脑血管病、糖尿病、骨质疏松、认知障碍、跌倒风险。而且运动还能改善睡眠,缓解焦虑,增强免疫力。
简单说,运动是老年人最划算的“长寿药”,而且是免费的。
先别急着开始,弄明白自己适合什么运动才是关键
每位老年人的身体状态都不同。有些人慢病控制得好,身体灵活;有些人则常年卧床、关节僵硬。运动前,建议做个基础体检,了解心肺功能、血压、骨密度、血糖等指标。
有高血压的,运动时要避免屏气动作;有骨质疏松的,不能做剧烈扭转;有糖尿病的,要控制运动时间和强度,避免低血糖。没有“一刀切”的运动处方,只有量身定制的锻炼方式。
老年人最适合的三类运动,简单、安全、效果好
第一类是低强度有氧运动。比如快走、慢骑、太极、广场舞。这些运动可以提升心肺功能,减少血栓风险,对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尤其友好。建议每周进行3-5次,每次30-60分钟,运动时心率略快,但还能说话,不气喘为佳。
第二类是抗阻训练。很多人误以为“练肌肉”是年轻人的事,事实上,肌肉减少症是老年人跌倒、骨折的重要诱因。可以选择弹力带拉伸、坐姿抬腿、握力训练等方式,每周2次,每次15~30分钟即可。
第三类是柔韧和平衡训练。如瑜伽、八段锦、拉伸练习、单脚站立等。能减少跌倒风险,改善关节活动度。建议每天进行10~15分钟,尤其适合睡前或晨起后进行。
有人说:我天天遛弯,还用专门锻炼吗?
遛弯固然是好习惯,但仅靠日常走动,远达不到运动的标准。走路时间短、步伐慢、频率低,很难对心肺系统形成有效刺激。
想判断自己“动得够不够”,可以试试“说话测试”:运动过程中,如果你还能轻松说话但不能唱歌,说明强度合适;如果还能一边走一边唱,那就说明强度太低了。
这些运动误区,老年人千万别踩雷
有人觉得运动就是“越多越好”,结果刚开始就上强度,膝盖肿了、腰也闪了。还有人选择爬山、跑步、打球等高冲击运动,对关节和心脏都是极大负担。
还有种常见误区是“只在早上运动”。其实冬天清晨气温低、血管收缩,容易诱发心脑血管意外。更推荐选择上午9点以后或下午4点前后,气温稳定,身体状态也相对较好。
老人锻炼时应穿宽松衣物、合脚运动鞋,随身携带水和药物(如速效救心丸),运动前后要做好热身和拉伸,避免冷启动或骤停。
身体有这些信号,说明你运动过量了
运动后如果出现呼吸困难、头晕、恶心、胸闷、关节红肿或疼痛加剧,说明强度过高或方式不当。这时应立即停止运动,必要时就医。
健康运动的原则是“微累不痛、微热不喘”。锻炼带来的疲劳感应在休息后很快缓解,不应影响第二天的生活。
不要为了“坚持”硬撑。年纪大了,目标应是“动得久”,而不是“练得猛”。
慢病患者能运动吗?关键是掌握节奏
糖尿病患者运动时需防低血糖,最好饭后1小时后再运动,并随身携带糖果或葡萄糖片。高血压患者则要避免憋气、负重过大的动作,如深蹲、俯卧撑等。
冠心病患者运动前要做心电图评估,选择平地快走、站立体操等强度低、节奏慢的方式。骨质疏松患者要避免跳跃、扭转动作,选择靠墙静蹲、抬腿练习更安全。
总之,慢病不是运动禁忌,而是不当运动才危险。
想把运动变成习惯?这三招很关键
第一,设立具体目标。比如“每天快走30分钟”,比“多运动”更容易坚持。目标要小、能实现,带来成就感。
第二,固定时间和地点。每天同一时间出门、同一条路线走,能帮助大脑建立“习惯回路”,减少拖延。
第三,找个伴一起动。两人互相监督、相互鼓励,能大大提高坚持率。广场舞、社区健步走、老年健身班,都是不错的选择。
别等到走不动了才想运动,老年人的健康是“走”出来的
70岁还能爬楼梯,80岁还能自理生活,90岁依旧精神矍铄,这些老年人几乎都有一个共同习惯——坚持锻炼。不是他们身体好才锻炼,而是因为锻炼,才一直身体好。
老年人的运动,不求快、不求猛,只求稳、持久、适合自己。从今天开始,每天动一动,为自己的晚年多赚几年健康。
参考资料:
①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规范》[S]. 2020年版.
② 中国营养学会.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M]. 人民卫生出版社.
③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老年高血压患者运动指南[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21, 49(12):1052-1058.
④ 张继春. 老年人运动锻炼的安全性与策略[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2, 42(3):544-546.
⑤ 李志刚. 老年人抗阻训练与肌少症防治研究进展[J]. 运动与健康科学, 2023, 45(6): 77-81.
网址:65岁以上老年人如何科学锻炼?医生总结出这几点建议 https://klqsh.com/news/view/78652
相关内容
70岁以上老人运动指南:如何科学锻炼老年人如何增强体力,养生锻炼中有哪些建议?
老年人四大黄金运动指南:科学锻炼核心要点
老年人科学健身的建议.docx
专家送上科学锻炼方案
65岁后运动有讲究:老医生教你4个习惯,让晚年更健康自在
别让老人再撞树!科学健身建议助筑健康晚年
老年人如何健康地锻炼身体,安度晚年
老年人的健身方式的三点建议
原本退休想锻炼,结果年龄“过了线”?专家这样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