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作息方法|如何无痛早起

发布时间:2025-07-27 00:22

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调整作息时间 #生活技巧# #生活小窍门# #心理调适建议# #睡眠调整方法#

作为曾经作息混乱和重度熬夜选手,见过凌晨0-5点每个时刻的月亮,“月亮不睡我不睡”。 然而,随着对熬夜生活的厌倦和对早起的好奇,我决定换种生活方式。假如人生是体验的总和,我想亲身体验一下,早起到底有多好。

在坚持早起的两个月里,我逐渐体会到了早起带来的高效和平静。因此,希望将结合了科学理论的实操方法分享出来,帮助想要改变作息的人实现无痛早起。

让我们开始吧。

任何改变都需要身体和心理的共同合作,如果身体感到不适,纵使心理意愿再强烈,这种改变也很难持续下去。

1.早上起来晒5-10分钟太阳

从熬夜或者混乱的作息过渡到早睡早起,除了早起的意愿,生理上如何调整呢?关键在于调整生理昼夜节律(即生物钟),生理昼夜节律是影响我们睡眠和清醒的重要因素。

而调整生理昼夜节律的简单而高效的方法是:晒太阳。

斯坦福大学的神经生物学家安德鲁·休伯曼博士(Andrew Huberman)指出,清晨的阳光对于调节昼夜节律至关重要。在起床后的一小时内,尽可能多地接触自然光,尤其是在阳光角度较低时,让尽可能多的光能或光子进入你的眼睛,能够激活眼睛中的黑色素感光细胞(Van Drunen & Eckel-Mahan,2021)。这些细胞会向下丘脑发送信号,促使下丘脑释放一种肽类激素,唤醒整个大脑和身体,并设置一个时钟,在16小时后释放褪黑素(褪黑素是让你感到困倦并想入睡的激素)。

因此早上醒来后晒5-10分钟的太阳,就可以有效地调整清醒-睡眠节律,在早上自然醒来,在晚上更容易入睡(Blume,Garbazza& Spitschan,2019)。

早起晒太阳不仅能提高警觉性,还能有效调节体内的皮质醇水平,从而提升一天的生产力。

2. 起床后喝一大杯水

如果你早上醒来感到困倦,这意味着你的体内仍然有腺苷堆积。腺苷是一种在清醒期间逐渐积累的物质,会让我们感到疲倦。通过起床后喝一大杯水,可以帮助身体清除残留的腺苷,从而迅速减轻困倦感,进一步帮助你顺利开启新的一天(Reichert, Deboer & Landolt, 2022)。

行为转变最有力的方法,感受快乐。一旦我们体验到做一件事所享有的乐趣,就很可能愿意重复去做这件事(Elrod, 2024)。

1. 运用操作性条件反射

有些早起方法尝试通过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来培养早起习惯,例如,建立听到闹钟声就立刻起床的条件反射。然而,这种方法往往需要大量的意志力,并且容易让人感觉被动和痛苦。

因此,更推荐使用操作性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由著名的心理学家斯金纳(B.F.Skinner)提出,其中,操作性行为是指机体自身发出的,自发的行为,行为因受到了强化而成为在特定情境中有目的的操作,行为与强化联结形成的反射称为操作性条件反射(Blackman,2017)。这种方法强调的是你主动选择早起,这种自发性增加了行为的掌控感与积极性

根据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原理,如果某种行为受到了强化比如奖励刺激,行为重复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你可以为早起设立不同的奖励,比如享用一杯喜欢的咖啡、读一段有趣的文字、甚至是看几页喜欢的漫画等。这些及时的奖励能够让早起成为一种期待,而非痛苦的任务。

2. 选择合适的奖励

建议选择那些既能诱导多巴胺分泌,又能带来成就感的活动。

例如,选择晨跑、爬山等活动不仅可以强身健体、提高新陈代谢,还能促进多巴胺、内啡肽等化学物质的释放,使人感到愉悦和满足。这种积极体验可以帮助形成正反馈,从而逐渐养成早起习惯。但是,对于尚未习惯运动的人而言,早上就出去跑步可能强度太大,导致白天很疲惫。所以,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活动强度。早上去公园散步也是个不错的选择,看柔和的阳光从树林间洒下,闻闻空气中泥土与草木的清新,感受清晨特有的宁静。

除此之外,阅读、写作、冥想、或与个人目标有关的活动皆可以成为有效的强化,为新一天的开始注入活力。

习惯的形成是通过简单行为的重复来实现,要花最小的力气去做具有长期回报的事(Clear, 2018)。

1. 循序渐进:每次早起15-20分钟

作息时间的调整应循序渐进,而不是突然将起床时间提前一小时或更多。每天或每几天将起床时间提前一定时间,让身体逐步适应新的作息时间。在适应新时间后,再进一步提前,直至达到理想的起床时间。比如,如果你平时在8点起床,希望调整到6点起床,首先可以将起床时间调整到7点45,等到可以自然醒了之后,再往前调整到7点30起床,直到达到目标时间。

这种渐进式的调整可以有效减轻身体的适应压力,降低早起的难度。如果中途出现反复,也是很正常的,不必焦虑,给自己一些容错空间,然后继续推进。

2. 减小阻力:制定计划

早晨拖延起床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对即将开始的一天感到不安或茫然。为了应对这些问题,你可以在前一天晚上就计划好早晨要做的事情,尽可能减少在清晨作出任何一个动作的心理成本,降低执行门槛

3. 白天小睡20分钟

调整作息的过程中,白天犯困很正常。累了就休息一会,可以打个20分钟的小盹,但切记时间不要过长,以免进入深度睡眠状态干扰作息(Kang et al.,2017)。

过去两个多月,迎着清晨的阳光,慢慢让生理作息和自然同步,找到了合适的强化方法让早起这段时光变得快乐,加上尽可能降低阻碍,良好的早起习惯就“无痛”建立好了。我发现确实整个人能量提升了,心态也变得更加积极,情绪更加稳定,每天可支配时间变长,获得了主动开启一天的掌控感。我开始意识到,原来我更喜欢早起,早起不仅仅是一个习惯,更是一种对生活的深切体验。

但早起是需要早睡来支撑的,只有睡眠时间充足了,才能真正体验到早起带来的积极变化。

那么,晚上躺在床上,如何控制自己不刷手机,打破“不熬觉得亏了”的想法?从享受熬夜到不想熬夜,如何改变认知,打破过去多年熬夜的旧习惯?我们后续再聊。

你有没有独特的早起方法?早起带给了你哪些好处?来评论区分享吧~

参考文献:

Van Drunen, R., & Eckel-Mahan, K. (2021). Circadian rhythms of the hypothalamus: from function to physiology. Clocks & sleep, 3(1), 189-226.

Blume, C., Garbazza, C., & Spitschan, M. (2019). Effects of light on human circadian rhythms, sleep and mood. Somnologie, 23(3), 147.

Reichert, C. F., Deboer, T., & Landolt, H. P. (2022).

Adenosine, caffeine, and sleep–wake regulation: state of the science and perspectives. Journal of sleep research, 31(4), e13597.

Blackman, D. E. (2017). Operant conditioning: an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behaviour. Routledge.

Kang, K., Choi, J., Hwang, H. J., Koo, D. L., Kim, J. S., & Oh, B. (2017). A Twenty-minute nap boosts the planning domain of executive function in sleep deprived late adolescents. Journal of sleep medicine, 14(1), 18-22.

Elrod, H. (2024). The Miracle Morning (Updated and Expanded Edition): The Not-So-Obvious Secret Guaranteed to Transform Your Life (Before 8 AM). Simon and Schuster.

Clear, J. (2018). Atomic habits: An easy & proven way to build good habits & break bad ones. Penguin.

撰稿:Sonja

编辑:王小青

网址:调整作息方法|如何无痛早起 https://klqsh.com/news/view/79841

相关内容

无痛早起秘诀,轻松告别赖床
如何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
如何调整心态让自己乐观起来
人生低谷如何调整心态
如何快速整理衣柜 快速整理衣柜方法介绍
如何做到早睡早起?实用小技巧分享
想早睡早起却总是做不到?试试这5个方法,很管用
如何调整情绪?及时清理你的生活
如何在家保持自律?附:15条自律清单 1、早睡早起
如何做到自律和自控的方法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