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发布时间:2025-07-27 01:33

健康APP普及,健康管理更科学 #生活知识# #生活感悟# #科技生活变迁# #健康科技发展#

夏天来了,

长时间进行户外活动,

来自太阳和其他来源的紫外线

可能会导致皮肤晒伤、眼睛受损和产生皱纹。

医生提醒:防晒工作必不可少

如何科学防晒?

本期健康科普邀请江桥医院皮肤科医生

分享防晒的“硬核”指南

夏日防晒

SUMMER

一、重要的“废话”——避免外出

户外活动最好避开阳光最强烈的时段(10:00~15:00),此时为紫外线最强的时段,因此特别容易使人晒伤和晒黑。

二、选择合适衣物——物理防晒

若必须外出时 ,应做好物理防晒:如戴好遮阳帽或使用遮阳伞;佩戴防紫外线口罩和太阳镜;在天气不是太热的情况下,尽量穿长袖衣服。这些措施 ,至少可以有效阻挡大部分的中波紫外线(UVB),因为UVB的穿透能力较差 ,而布料具有防晒能力,棉质衣服的SPF值大约为15~40;针织浅色衣服的SPF值大约为 4~9。就颜色而言,深色的防晒效果最好,浅颜色的防晒效果较差。

出门前携带吸汗性能较好、质地柔软的纯棉巾,出汗后及时擦干,同时还需要携带干净衣物,在大汗后及时更换,避免汗液刺激皮肤,从而降低皮肤对热及紫外线伤害的抵抗能力。

三、科学使用防晒产品——化学防晒

1、防晒用品的选择,主要是根据个人肤质、季节、日晒时间长短 、所在地区、紫外线强弱等多种因素而定。一般而言,在不同的环境应使用不同SPF值的防晒产品。

2、要选择同时标有SPF和PA+至+++的产品 ,才能同时起到既防UVB,又防长波紫外线(UVA)的作用。

3、注意:防晒效果与SPF值并不成正比递增。另外,SPF值过高的防晒霜通常过油,夏季使用会堵塞毛孔,诱发痤疮的产生。一般而言,SPF为15至30的防晒产品对我们亚洲人来讲 ,防晒作用已经足够。

4、同一SPF值防晒产品的防晒效果的好坏取决于两个因素:

首先,与其实际涂抹量相关。通常防晒产品测定中规定的涂抹量为每平方厘米2毫克,当防晒产品的涂抹量减半时,其SPF值也随之下降50%~60%,其防晒效果也大打折扣。

其次,与防晒产品补涂的频率有关。防晒产品的效力是有一定时间性的,夏天容易流汗,将防晒霜冲掉,应当每2~3小时就要补涂一次;如果是烈日下的连续暴晒,则60~90分钟后就应重新涂抹一次;游泳后更应擦干体表水分重新涂抹;即便是阴天或室内临窗而坐的人也应涂抹防晒霜,因为UVA可以穿透云层到达地面,也可以穿透普通玻璃 。

5、最好在出门前20~30分钟就涂抹好防晒产品,涂后不要立即外出,因为防晒剂形成保护膜需要一个过程。

四、晒伤后的应急处理建议

如发生晒伤,可采取以下措施来减轻症状、促进皮肤修复:

1、受到暴晒的部位如面部、颈后和前胸、上背部等会立刻出现红肿,建议先至阴凉处休息,不要立马冲凉水,让皮肤充分休息半小时后再用冷水冲或用冷藏过的湿毛巾湿敷20~30分钟,每2~3小时重复一次,以缓解灼热感。

2、待红肿消退后,可以使用晒后修复乳,在晒伤的部位均匀涂抹;同时要加强肌肤的补水工作,可使用补水面膜,或用一些富含水分和维生素的果蔬切成片敷在晒伤部位。

3、若皮肤出现脱皮,切记不可以用手撕,也不可用太热的水冲洗,否则会加重皮肤的病情甚至可能会有继发感染的风险。这时,可考虑温凉水洗浴, 并适当地用一些保湿的面膜或舒敏的修复保湿霜等护肤品,以缓解症状。

4、如果晒伤部位热而发痛,说明皮肤已经受到严重损伤,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治疗。

相关文献

1.邹先彪、张献怀,夏季防晒专家支招.健康博览,2009年第8期29-31。

2.李霖,夏季防晒用品的选购方法.中国防伪报道,2016年第6期118-119。

3.刘毅,SPF值与防晒产品奥妙.北京日化,2015年第3期2。

4.张学军、郑捷,皮肤性病学(第9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原标题:《健康科普 | 防晒“硬核”指南》

网址:健康科普 https://klqsh.com/news/view/80614

相关内容

健康科普不能“离谱”
“居家安全,护银龄家”老年人健康知识科普活动
全国老年健康宣传周|科学健身,助力老年健康
别让老人再撞树!科学健身建议助筑健康晚年
前央视主持人赵普呼吁关注韦东奕健康
【永平科普】健康生活,心理平衡心理健康的标准!
关注睡眠健康,助力全民健康生活
【科普】老年人如何健身运动?
科学健身,开启健康生活新篇章
儿童营养与饮食:科学喂养,健康成长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