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uyễn Quý Tâm | 越南
01
不出门的日子,我能想到的最丰盛的日子,就是读书、观影与写作。仿佛有这三样东西在手,再简单漫长的日子,都有了颜色。
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三样东西,相辅相成。
读书为我们提供看问题新的视角、新的思考方式;
电影为我们提供或美好、或戏谑、或犀利的故事,让生命丰厚;
而写作则把看到的、读到的、听到的故事与思考都诉诸笔端,化作自己新的生命感悟。
所以,这一次,若杉心理写作进阶班,我们为你提供了“三合一”的盛宴,在五周的时间里,我们会与你一起看四部电影,一起聊聊观影感受,然后从电影中寻找灵感,让它成为笔下的文字。
我们还会一起读两本书,一起讨论关于心理、关于生活、关于孤独等问题。
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挑选的书单和观影清单。
书单
《自卑与超越》 作者: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孤独:回归自我》 作者:安东尼·斯托尔
影单
《黑天鹅》、《绿皮书》
《小妇人》、《心灵捕手》
选这些书和电影是因为它们足够经典,它们有的能为日后的心理学写作,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有的能让我们从故事中读懂人性、获得治愈的力量。
02
关于写作。
很多人想到的第一个问题, 是写不出来怎么办?
其实,写不出来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文字的基础差强人意,另一个则是输入不够。
对于第一个问题,我们需要一些基础的文字训练;
而关于第二个问题,则需要踏踏实实地积累,这个往往需要更长的时间,投入更多的心力。
如果把写作的过程划成三个步骤,便是:输入、思考、输出。
我们总是过分在意最后一环,总想着写什么,怎么写,该写怎样的主题,该如何谋篇布局。
但其实,前面的两个环节,更加紧要。
有足够的输入,有深入的思考,写下来,往往是最自然不过的事情。
文字是思考的呈现,没有思考的文字,总是难免空洞。
所以,我在设置课程的时候,特意把写作与读书、观影结合在一起。
我希望,在写作营里, 我们学到的不仅仅是如何写好一篇文章,而是把写作融进生活,培养系统的输入与思考的习惯。
03
这次的写作营,是我们500字写作营的进阶班。
在初级班里,我们带大家表达自我,夯实文字基础。
在进阶班里,我们要开始写一篇篇完整的、有价值、有思考的文章。
客观来说,进阶班的设置,难度不小,所花费的时间和心思也需要更多。
但我们初级班的学员们,都已跃跃欲试。因为经历了30天500字的写作基础训练,他们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写作的好处,也愿意在这件事情上投入更多。
当然,如果你有一定的文字基础,想要写出能在公众号、头条号发表的文章,可以直接报名参加进阶营。
我相信,我们看起来并不轻松的写作课,是有趣的,丰富的,成就感十足的。
所以,今天,我想约你来挑战。
35天,两本书,四部电影,8篇文章。
你会收获一个能写出完整文章的自己,也会收获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为了保证大家在进阶营里有足够的收获, 我会为大家一对一修改每一篇文章。
我一直认为,文无定法,希望我们可以在学习、修改、讨论中一同进步。
未来的写作之路,希望我们可以一起走。
导师介绍
「若杉」
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网络新闻专业硕士
原中国新闻社记者
张德芬空间独家签约作者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累计咨询时长2000小时。
已出版作品:
《阅己:做自己的心理顾问》。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