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需要仪式感,尹建莉推荐圣诞节礼物,给孩子一个童话般的童年
圣诞节装饰圣诞树,给节日增添一份童话般的温馨。 #生活知识# #生活感悟# #居家生活# #家庭节日庆典#
一两周前幼儿园邀请家长参加圣诞节派对,前几天突然取消了,原因是教育局发通知不允许大肆宣扬过洋节,防止崇洋媚外。
至于要不要过洋节,大部分人观点不一。反对派认为过洋节,宣传势头太过,影响力盖过中国的部分传统节日。那我们的孩子到底要不要过圣诞节呢?答案是肯定的。
首先是体验了解西方文化
圣诞节作为西方文化中一重要节日,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孩子启蒙知识教育的阶段里,通过节日来切身的体验感知西方文化,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通过圣诞节日衍生出来的教育启蒙内容,可以有圣诞老人的童话故事、圣诞英语儿歌Jingle bell、西方文化里的小朋友们如何过节的……这样的节日欢乐气氛里,吸收的相关知识必然比枯燥的教条书本上来得轻松愉悦。记得去年圣诞节临近时间里,我家淇淇对Jingle bell特别钟爱,节日欢唱里更习得英语。
其次是生活需要仪式感,把日子过成诗也是一种能力。
不一定需要大餐,但求一份精心准备的礼物,一份意想不到的惊喜,一份难忘的记忆。等到孩子长大成年后,不管是给自己,还是给亲人朋友一份生活仪式感的庆典礼物,给别人带来快乐与惊喜,生活同样也会给他们回报以欢乐与惊喜。之前无意间谈论到礼物时,淇淇就提议到:妈妈把礼物包装起来,这样我就能猜猜是什么礼物,打开的也是惊喜。
圣诞老人为什么会给小朋友们送礼物?因为他喜欢宝贝这样可爱的孩子,他爱这样的孩子,所以要送给他们快乐与惊喜。每个小朋友其实都是从童话世界里走出来的天使,听有爱有温度的故事,拥有魔法般的想象力。
4岁时淇淇收到圣诞节礼物,会问是谁送的?圣诞老人从哪里过来的,怎么进来我们家的?那么多小朋友要送礼物,他怎么送得过来……不停的思考与发问,到最终自己得出答案:这礼物是妈妈送的,谢谢妈妈。一个童话故事在她脑海里编织着,最后又回到现实,一个童话般的童年。
再次是日子里又多了一份欢乐的盼头
就像每年过生日会有蛋糕吃、有礼物收,圣诞节同样有童话故事、有礼物。有盼头的日子更让人期待,更有希望。当代著名教育专家尹建莉老师,著有畅销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里面讲到从其女儿2岁开始,就每年都给她准备圣诞礼物,每样东西用漂亮的包装纸包着,里面全是她孩子喜欢的,有吃的有吃的有玩的有读的。
一直到上了大学后,尹老师问她女儿什么时候不要圣诞礼物了,她女儿说“80岁”。所以随着年龄的增长,圣诞礼物不仅仅在于礼物的本身,而在于惊喜,在于爱的享受。
家长稍花一点心思,就可以给孩子一个难忘的经历,感知世界的奇妙。孩子不是为了“长大”或“成功”"成才“活着,孩子首先是为”童年“而活着,一个童话般的有爱有温度的快乐童年。
关注我,二娃宝妈,关注孩子教育,思考孩子成长。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网址:生活需要仪式感,尹建莉推荐圣诞节礼物,给孩子一个童话般的童年 https://klqsh.com/news/view/88568
相关内容
圣诞节的仪式感与生活的色彩7个生活小细节,为孩子的童年注入仪式感
圣诞仪式感:带娃也能享受节日乐趣
生活最需要仪式感作文800字
儿童阅读的励志图书推荐
生活需要点仪式感
生活需要仪式感,节日不是为了礼物,而是为了提醒我们爱与被爱
别让仪式教育成为缺憾,6件小事构建家庭仪式感,治愈孩子的一生
节日仪式感,孩子的唯美说说来了
生活需要仪式感啥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