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到中年,很容易得一种病:没兴趣病

发布时间:2025-07-29 03:22

[健康] 老年人容易得什么病? #生活常识# #常见疾病防治#


作者 | 妙黛有言

来源 | 妙黛有言

ID | miaodaiyouyan

今天跟大家聊聊,“没兴趣病”。

我没有不快乐,但也没有什么让我觉得高兴。

“我不是抑郁,我也没烦恼,我就是……什么都不想做。”

前几天,一个来访者在咨询时说了这样一句话。

她没有焦虑、没有情绪崩溃,也没有遭遇突如其来的变故。

但她说自己每天都像一块湿哒哒的抹布

醒来睁眼第一件事不是思考“我今天想干嘛”,而是机械性地刷手机、做饭、收拾、看孩子功课……一整天像在履行任务。

“我没有不快乐,但也没有什么让我觉得高兴。”

她感叹,人生像进了冷藏室,不再滚烫,不再好奇,不再期待。

不是没有时间,而是没有心情。

不是没得选,而是根本提不起劲。

她说得特别轻描淡写,但我听完却想掉眼泪。

因为太多中年女人,都活成了“没有兴趣的人”

不是不想生活,而是早被生活消耗到没了心跳感。

最可怕的是,这种“兴趣死掉”不是瞬间发生的。

它是一天、两天、三年、五年,你为了家庭、为了孩子,把自己拆碎了去成全所有人,却从没停下来问一句:

我,还喜欢什么?

当一个女人的热情不再为自己燃烧时,她就只剩功能了。


01

你以为是懒,其实是“情绪资源枯竭”

我们都太擅长责备自己了。

明明是累到一坐下就不想动,却说自己懒;

明明是一整天光是撑着就用了全部力气,却还在自责“怎么连本书都看不进去”。

我有个来访者说过一句话特别打动我:

“我不是没兴趣,我是连想‘我有什么兴趣’的精力都没有了。”

她说自己像一台从不关机的老式洗衣机,“咣当咣当”地转,不坏,却也早就没了灵气。

这不是什么“时间管理不行”,这叫情绪资源耗尽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功能性生存”,说的是:

人在长期高压+高责任的状态下,会为了维持表面的生活秩序,把情绪和欲望都关掉,变成一台只执行任务、不再表达内在的机器。

而很多中年女性,正是活成了这种“全功能无感应”的状态。

她们不是不想追剧、读书、画画、运动,是她们根本连“开始”都没有力气了。

她们不是不爱生活,是她们太久没有被生活爱了。

她不是不想生活,而是已经不会生活了。

这就是“没兴趣病”的真相。

不是堕落,是过度负责。

不是懒惰,是被耗尽。

你发现了吗?

我们这一代太多女人,是从小就被“剥夺自我”的。

你不能太张扬、不能太有个性、不能太挑剔、更不能太有主见。

于是我们学会了把自己收起来。

收到最后,连“我想干嘛”都不知道了。

这不是你的错,而是一种系统性的压抑。

在一个处处都在教育你“牺牲是美德”的环境里,你怎么会还记得怎么“喜欢自己”?

不是你真的对生活没兴趣,而是你从没被鼓励为自己活过。


02

不是生活无趣,是你没被允许成为有趣的人

有个来访者跟我说:

“我以前以为我是真的‘没兴趣’,直到有一天,我开始一个人去旅行,开始每天画画,才发现——我不是没兴趣,我是从没被允许拥有兴趣。”

她的老公以前总说她“净整些没用的事”,她的父母也说:

“你都多大人了,还在玩这些小姑娘玩的东西。” “不务正业,看你那副没正形的样子。”

可当她真正开始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她发现:原来内心那个“会笑、会闹、会期待的自己”还在。

只是,她被压在了太多年的“该做”“该忍”“该负责任”的重担下面。

我们很多人以为,兴趣是天赋。

其实,兴趣不是天赋,是被允许。

你必须先拥有一点点喘息的空间,一点点被尊重的自由,一点点“我做这件事只是因为我喜欢”的松弛感,兴趣才会重新发芽。

可惜的是,我们太早就被剥夺了那个自由。

你的人生,不该只有别人的满意,还有你自己的欢喜。

不要等所有人满意了,才敢爱好点什么。

你值得,不靠任何人的许可,就喜欢点什么。

03

把兴趣找回来,就是把自己找回来

我曾采访过一个52岁的女性,她年轻时做过化妆师,后来为了孩子、老公,转行做财务,一做就是二十多年。

她说自己从来没抱怨过什么,生活该过就过,但每天都像是“魂不守舍的行尸走肉”。

直到有一年,她突然报了一个手工花艺课,后来又和朋友合伙开了一个小花铺。

她说:

“我不是要多成功,而是每天和这些有生命、有香气的花在一起,我才觉得:我又活过来了。”

她不是一夜之间变得更年轻了,也不是生活没了压力,而是:

她终于找回了一个愿意为自己花时间、对自己微笑、敢说‘我喜欢’的自己

中年不是结束,是重启的开始。

兴趣,不是逃避生活,而是点亮生活

你不是非要重启人生,你只是太久没好好见自己一面。

别再等孩子懂事、工作稳定、老公体贴、别人认可才开始。

你有资格现在就拥有一点“只属于自己”的快乐。

哪怕只是去跳一支舞、画一张画、看一场展、写一段字——

那都不只是“有趣的事”,那是你生命的体温。

我们不是没兴趣,我们只是太久没有被允许“只为自己而活”。

但真正的活着,从来不靠别人的理解开始。

现在,请问你自己一句:

“我想做什么?”

哪怕这件事毫无用处,只要它能让你微笑,那就值得你去靠近。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妙黛有言(ID:miaodaiyouyan),如需二次转载请联系原作者。作者:妙黛,中科院心理学研究生,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90后辣妈,曾奇峰心理工作室主笔。

娃哈哈340亿豪门恩怨,模糊的爱,没说清的话 | 周梵

敢在睡前一起做这件事,无论夫妻还是情侣,感情都会很好


太整洁的家,很难养出聪明的孩子

☜♡☞

咨询电话:186-1257-6320 / 138-1124-8084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网址:女到中年,很容易得一种病:没兴趣病 https://klqsh.com/news/view/90808

相关内容

小心!这种病毒容易传染给孩子
压力只会转化病历,人动力源于内心对快乐和兴趣的追求
老年人越瘦,越不容易得心脑血管疾病?
几种常见妇科病的应对方法.pdf
明星扎堆生病?大S癫痫李易峰眼受伤,还有一位有生命危险?
治疗小宝宝常见的八种小毛病 孩子小病不能大意
知名女演员回应整容质疑,罕见病致眼睛肿胀,真相令人意外
张嘉译、周杰伦也没能逃过这种“明星病”,每400人中就可能有1人中招!
林黛玉到底得了什么病
儿童常见疾病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