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潮|“三味书屋”主人寿镜吾寿鹏飞父子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5-07-29 13:25

浴室镜子可以采用防潮镜框,延长使用寿命。 #生活技巧# #家居技巧# #浴室装修#

潮新闻客户端 田渭法

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道:

出门向东,不上半时,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的牌位,我们便对着那匾行礼。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是拜先生。

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鲁迅的老师叫寿镜吾,绍兴城内昌都坊人,祖籍为诸暨墨城坞。寿镜吾1849年生,卒于1930年,享年81岁。他有2个儿子,小儿子叫寿鹏飞,也叫寿洙鄰,比鲁迅年长8岁。鲁迅到三味书屋读书时12岁,寿镜吾先生是鲁迅的启蒙老师,也是“三味书屋”的主人。鲁迅就读时,寿鹏飞协助父亲执教鲁迅,后两年,鲁迅的课文几乎全为寿鹏飞所教。

鲁迅在文章中提到,寿镜吾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并且在他的教学中,虽然有戒尺和罚跪的规则,但实际上并不常用,显示出他对待学生既有严格的一面,又有慈祥的一面。其次,寿镜吾先生在教学上有着自己的坚持和方法。他选授课文时注重文采,不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这种做法虽然在当时被一些人视为“离经叛道”,但也说明他愿意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以启发学生的思想和提高他们的文学修养。此外,寿镜吾先生在生活中也是一个有原则的人。他愤于洋人跋扈和清廷丧权辱国,以不买洋货和绝意仕途明志,这种态度反映了他内心的正直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他在鲁迅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对鲁迅的成长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有一次,鲁迅的父亲病了,医生开的药方中要用十年的陈米做药引,寿镜吾先生听说后,身穿打了补丁的长衫,背了一袋陈米到鲁迅家里来,使鲁迅深受感动。鲁迅因为要照顾生病的父亲,有一次上学迟到了。寿镜吾先生严厉地批评了他,鲁迅没有作任何解释,而是在自己的课桌上用小刀刻了一个“早”字警示自己,从此再也没有迟到过。

鲁迅离开三味书屋去南京水师学堂学习、甚至后来去了日本留学后,每次回绍兴都要去拜访寿先生。无论身在何处,鲁迅每年春节都会给寿镜吾先生写拜年信,每次都以“镜吾夫子大人函丈,敬禀者”为开头,以“敬请福安”为结尾,落款总是“受业周豫才顿首百拜”之类。鲁迅与寿镜吾先生的通信一直没有间断,多达数百封。

此外,鲁迅与寿镜吾的儿子寿鹏飞也有很深厚的友谊,二人亲如兄弟。

寿鹏飞(1871-1937),字洙邻,是寿镜吾的次子。寿鹏飞在母亲的支持下,通过攀绳逃离家庭,进京赴考,并在清光绪甲辰朝考中获得一等第一名,被任命为吉林省农安县的知县。然而,寿镜吾对此表示强烈反对,认为儿子走科举之路是不孝行为,因此寿鹏飞回乡省亲时常住在绍兴三江镇上的岳丈家中。

鲁迅在三味书屋的最后两年,几乎完全是跟着寿鹏飞念书,寿鹏飞的教育方法与其父截外相反,前者固执死板;后者生动、活泼。寿鹏飞在回忆录中说,“我既担任助教,我的教法,每日授课,先讲当日所授之书,详细讲学生听,至背书时,又令还讲。他生尚多不能对答,鲁迅早已不必讲解。自然领悟。知堂(周作人)年至九岁,心我亦不讲与他听,反令其先讲与我听,他却已讲得清楚,稍有含混处,令其重讲,即字字明白。”

鲁迅在读书时,喜欢看古籍野史等课外书,镜吾先生是严加禁止,而鹏飞小先生只长鲁迅8岁,兴趣相通,不但亦喜野史,还借与鲁迅阅,使鲁迅获得了丰富的知识,为日后的博学打下坚实基础。鹏飞在怀念文章中记述,“其时我正阅览明季遗老堵书,如亭林,梨州,船山及《明季稗史》《明末记事本末》《林文中全集》《经世文编》等书。鲁迅亦尽阅之。”

以后,鲁迅在北京,鹏飞亦在北京,互相拜访,天南海北时亦常通信,鲁迅在日记中有52处提到沬邻(即寿鹏飞)。1926年,鲁迅因支持北京女师大学潮,被教育总长章士钊免去佥事职务,鲁迅向平政院提出控告,当时寿鹏飞正在那里担任首席书记官,因而全力支持,鲁迅官司打赢,鹏飞功不可没。

寿鹏飞在红学研究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的著作《红楼梦本事辩证》,是红学研究中的重要文献之一。在这本书中,他通过对《红楼梦》的深入分析,探讨了这部古典小说背后的历史事实和人物原型,为红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新的视角。此外,他还对其他红学论著进行了评析,展现了他在红学领域的广泛涉猎和深刻理解。

除了红学研究,寿鹏飞还撰写了一系列其他学术著作。例如《历代长城考》《方志通义》《方志本义管窥》等。这些著作,展示了他在历史地理和地方志研究方面的深厚造诣。

寿鹏飞不仅是一位独立的学者,还积极参与学术交流与合作。他与当时的许多著名学者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如鲁迅、蔡元培等人。这种广泛的学术网络,不仅丰富了他的学术视野,也为他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和支持。

我第一次去参观鲁迅纪念馆是1973年9月,那年刚在绍兴读书,我们3个班级从柯桥阮社走到绍兴城里。1981年我在绍兴地区医院进修内科,也结识了鲁迅纪念馆老馆长裘士雄,还得到了一本他写鲁迅的书。但我的印象中总认为“三味书屋”也属于鲁迅家的房屋。2021年夏我又一次去参观鲁迅纪念馆和“三味书屋”,才知道“三味书屋”的主人属于寿镜吾。

2010年,浙江省鲁迅研究会会长、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院长寿永明和鲁迅纪念馆长裘士雄合作,在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三味书屋与寿氏家族》一书,十分详细地记录和研究鲁迅与寿家的点点滴滴,甚至把寿家的家谱也理了出来。而今天又有从市文旅局退休的石裕堂老先生,他收集了当年寿鹏飞家两块“朝元”匾,启动了一个“朝元”文化的活动,深受感动!

网址:晚潮|“三味书屋”主人寿镜吾寿鹏飞父子的故事 https://klqsh.com/news/view/91663

相关内容

电影中的绝美镜头,生活中的动人故事
民间故事:木匠梦到生母,醒后变老四十岁,道士:阳寿被借走了
老年生活新主张:快乐生活,健康长寿!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金融知识普及:购买家庭保险的注意事项
鹏飞真的好懂事,而且三观很正!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金融知识普及:家庭保险三大原则
“长寿”未必快乐 或许老年生活做到这7点才是人人向往的
鲁迅的童年回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成长之路
春晚最强反差!岳云鹏相声被喷,撒贝宁靠眉毛出圈,谁赢了?
(寻味中华|文博)南宋女画家妙笔生“花”成就“双寿之作”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