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枚奥运金牌、26次世界冠军,江苏女孩陈若琳把名字刻进世界跳水圣殿!
7月28日,新加坡金沙会议厅灯光亮起。
陈若琳走上台,从国际游泳名人堂主席手中接过证书。
现场大屏幕打出她的战绩:2006-2016,跳台项目统治级存在。
观众席爆出掌声,持续二十秒。
同一天,郭晶晶也补领2016年的奖杯。
丈夫霍启刚陪她一起上台,两人鞠躬合影。
田亮在微博写下:中国跳水,代代相传。
很多人只记得全红婵的教练叫陈若琳,却忘了她曾是运动员。
12岁离开南通,独自赴京训练。
每天500次陆上跳,脚踝常年贴着黑色胶带。
2008年北京奥运,16岁的她拿下第一块单人金牌。
伦敦、里约,她继续收割双人金牌。
三届奥运,零失误,她把女子十米台变成个人舞台。
退役后,她没进娱乐圈,也没去高校挂名。
直接回国家队当教练,带全红婵。
全红婵东京夺冠那夜,陈若琳在后台哭得比队员还凶。
她说:看到过去的自己,也想把好运传下去。
名人堂名单里,中国跳水已占15席。
周继红、高敏、郭晶晶、吴敏霞……
陈若琳是最年轻的一位,也是第21位中国面孔。
外媒评论:中国跳水队,就是名人堂最大分舵。
现场一位美国老教练感慨:
以前我们研究中国队的动作,现在研究中国队的教练。
陈若琳的笔记本被同行拍照,里面密密麻麻全是角度和心率。
她笑着说:秘密都在脑子里,本子只是备份。
郭晶晶领奖后发微博:
缺席八年,终于把奖杯抱回家。
配图是和陈若琳的合影,两代跳水女王同框。
网友留言:这画面,价值千金。
名人堂晚宴菜单上,有一道江苏蟹粉狮子头。
主办方悄悄问陈若琳要不要换西餐。
她摇头:家乡味,最补力气。
新加坡当地华人把酒店大堂围得水泄不通。
一位白发奶奶递上1992年的旧报纸。
头版写着:南通小将陈若琳出生,未来可期。
奶奶说:我等了三十三年,就为了亲手交给她。
再不做记录,你会错过下一个传奇。
陈若琳的故事,正在全红婵身上续写。
明天就用这三句话:
1.把热爱练成肌肉记忆。
2.把奖牌挂进博物馆,把经验写进下一颗心。
3.站在巅峰时,记得弯腰拉后来人一把。